第一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我的家乡是海西的一个美丽小县——安溪。
安溪素有“龙凤名区”之称,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注: 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文风鼎盛,留下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和儒商的足迹,如朱熹、李光地、林嗣环、释普足等,古谚“水流北部湾、安溪出状元”是其真实写照,这些名人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茶的诗词、书画、传闻典故等。如五代时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所说的“波扎浮花满金倾。余香绳齿友人清”。
改革开放以来,安溪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可人们的素质却没有随着经济的提高而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安溪的水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注: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的变化。
家乡的最典型例子便是种茶,许多人都知道,安溪以茶出名。近年来,许多种植茶叶的农民都开始富裕起来,一时的利益让大家冲昏了头脑,农民们不顾一切,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种植茶叶,因此,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之前在假日时,因外出游玩曾经过官桥镇,经过一座山时,曾很稀奇的发现,那是一座光秃秃的山,一眼看去,只见到黄黄的一片,再没有其他颜色。向父母问起缘由,原以为会听见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颜色,却见母亲面带可惜地说:“这座山叫铁峰山,原本是
山清水秀[注: 形容风景优美。],还是安溪的一大美景呢!可是商人们为了他们的利益,过度采石,才让这座山变成今天的样子!”我被惊倒了,曾看过很多因为过度开采而造成危害的报道,总觉得那些事离我们这种山水之乡很远,却不想,自己身边就存在着这么一个典型例子。
还记得小时候,喜欢在家对岸的兰溪边玩耍,那时的兰溪清澈透亮,是不是能见到小鱼在游动,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曾为那兰溪的美景倾心。可是长大后,懂事了,兰溪周围已围起了栏杆,兰溪却不见昔日的风景,兰溪让人避而不及,兰溪的水不再清澈透亮,而是散发着一股臭味,偶尔有鱼出现,却是翻白漂浮在水面。由此可见,如今的水污染是多么的严重。
但有一件事使我感到开心:在政府的努力下,有些人开始对卫生,环保的态度开始改变,并开始学会改去过去的坏习惯。可是仅仅只有一些人是不够的,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保护环境,保护水土的意识,那么我们的安溪,便会美上加美。要知道,我们中国不仅缺水,而且绿地也不算多。每个人都应该扛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创造一个美好家园,创造一个美好的海西!
河水一天天地变浑浊,天空一天天地变灰暗,森林一天天地变少。幸福生活不仅在于丰衣足食[注: 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也在于碧水蓝天。保护水土,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第二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我的家乡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那青山绿水,那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脚步去原野上散步,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凉爽而宽阔的草地,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声,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
春天,我坐在草地上,跟朋友们玩耍。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看这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
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可这好景象却不长久,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好好珍惜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啊,挽起自己的衣袖,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绿化环境,让地球母亲的寿命更长,更加强壮,让地球母亲青春永驻!
第三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小时候,奶奶总是抱着我到院子门口享受清新的空气,每当这时候,奶奶总是抚摸着我的头说:“看这空气多清新。”
稍大一些,妈妈会牵着我的手到海边看海,吹海风,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搂着我的肩膀轻轻地说:“乖乖,看啊,海是多么清澈。”
现在,奶奶不再带我出去享受清新的空气,妈妈也不再带我去看海,因为他们说——空气已经被污染,海水也变得肮脏。
一天我要证实奶奶和妈妈的话。我独自一人站在门口,努力吹着鼻我—子,希望
吸进去的是清新的味道,但却有一股腐臭味冲进了我的鼻子,“看来奶奶说的没错,空气已经被污染了。”我一边捂着鼻子向海边跑一边想。
当跑到海边时,我惊呆了,怎么会这样呢?海面上布满了垃圾、死鱼,空中升起一股烟气春这着方向看去,是屹立在海边的一家工厂,我走近一看,才发现在工厂墙边还接了一根粗粗的管子,而管子的尽头却是同享乐——海水里!我抑制住心中的气氛走到海边,原本清澈见底的海水现在只是一堆黑水,原本自由自在的小鱼只剩下尸体。我愣愣地站在那,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我吸着鼻子,是一股熏人的臭味,我看着海面,是一片荒凉的景色。原本蔚蓝的天空也变得灰黑灰黑。看着这种环境,我不禁想:“现在的人的公德心去哪里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我皱着眉头飞快地离开了这里。
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里都是在想该怎么解决今天的事,可我只是一个孩子,能做些什么?保护环境,保护家园还是需要大人们的自觉……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梦里是一片美好的景象,被污染的海水恢复了原本的面貌,空气也变得清新。马路上不见了排废气的汽车,道路两旁种上了绿树…··但这不止是梦,还是我们千千万万爱护环境的人的心愿。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场面搬到现实生活中。
“同护一方水土,共建美丽家园。”这就是我们的口号,这就是我们的心愿。
第一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说,凭借那一方水土,那里的人民才得以生存繁衍,那里的花草树木才生机勃勃、蓊郁葱浓,那里的社会才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也才有了那里的人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别致的乡风,醇厚的民俗。
而这一方水土是自古就有的吗?不是的。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和地还笼然一统,不能截然分开。整个宇宙被一只象鸡蛋一样的东西包裹着,里面一片混沌,一团漆黑,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有一个叫盘古的在这里孕育成人以后,决心捅破这个大蛋壳。于是,他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就将大蛋壳被撑碎了。他又三晃两晃,终于将天地慢慢地分了开来。
天地虽然分开了,可天地间什么也没有。于是,盘古吐气变成风和云,化声变为雷霆;将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变成月亮;将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将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土;将头发变成星星和月亮,汗毛变成花草树木;将牙齿、骨头、骨髓等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将浑身渗出的汗液变成雨露和甘霖。
后来,有一个叫女娲的神仙,她总觉得天地间缺乏生气,于是,她潜心造人。从此,人类开始在大地上耕种劳作,捕猎放牧,繁衍生息,使得整个宇宙不断地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卷七?麻姑》载,传说古代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姓王的仙人,王仙人惊奇地对她说:"我已经三次看见东海变成桑田了。这次来蓬莱,又看见那里的海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难道沧海又要变成陆地吗?",天地宇宙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自从有了人类,我们脚下的土地就就一天天变得神奇,变得精彩,也变得血腥。为了概括记录这些史实,人们创造了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熟语,信手拈来,就有:不食之地 、拔了萝卜地皮宽、遍地开花、旦暮入地、弹丸之地、必争之地、不毛之地、不习地土、不知天高地厚、顶天立地、号天触地、春回大地、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棘天荆、地老天荒、天罗地网、卷土重来等等。
别的不说,单说那卷土重来,它还有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呢!据说,项羽统率诸侯联军灭秦以后,楚汉开始相争,历时五年。楚霸王项羽自恃勇武,居功自傲,残暴不仁,丧失民心,结果垓下一战,全军覆没。项羽舍命拼杀,才冲出重围,逃到乌江边上,只剩下了二十多名骑兵了。项羽仰天长叹,拔剑自刎。后人在项羽自刎处修建一亭,名曰"乌江亭"。到了唐朝,诗人杜牧到此游览,感慨不已,作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不假;关于水土的传说故事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成语、熟语、谚语,也可是车载斗量啊!
第二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小时候常常做一个梦,在一大串彩色的气球下有一只方形的篮子,我和我的猫就那只篮子里,随风飘荡,海角天涯。
梦醒的时候,总发现自己还稳稳当当的地躺在柔软的`被窝里,而我的猫在床前“喵喵”地朝我叫,似乎是心电感应。
门前有一颗小树苗,是我出生的月份爸爸栽下的,说是比着长的孩子会健康一些。可是我总是不明白,我每天也有乖乖的吃饭可为什么总没它长的快,小树苗汲取着大地的营养茁壮成长起来,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它已经有了一片浓郁的树荫,那是我的乐园。
童年比较独立。爸爸长年在外函授,妈妈独自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哥哥每天很早起床步行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通常,妈妈会把我放在门口的一个大盆子里,然后丢一堆玩具在里面,陪伴我一天又一天。没有被大人常常抱在怀里的待遇,不能感受到俯瞰大地的滋味,我坐在我的大盆子里面翘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喜欢每一张经过的笑脸,他们也是跟我一样脚踏大地的人,享受不到俯瞰大地的待遇。
乘气球飞入云霄的梦从来都没有停过,我在我的大篮子里时常幻想着。扭头看见那棵小树苗正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岑岑”地成长起来,我挥挥圆鼓鼓的小胳膊,笑嘻嘻地重复着我的白日梦。
蹒跚学步的时候正值冬天,家里生意很火,妈妈给我里三件外三件地穿得象一台笨重机械,我欣喜地在雪地里撇着小脚歪歪扭扭地前进,摔倒后再慢慢爬起,不哭也不闹,如果看见有微笑的姐姐走过便睁大眼睛向她笑,姐姐自然会抱我起来。也是在这样不断地跌倒中,在与大地的零距离接触中,能够稳妥的走路。
9岁,看着门外的那辆自行车心里直痒痒,于是我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大门口的小滑坡上一遍一遍地往下冲,看着亲切的水泥地我从不害怕,因此也没怎么摔过跤。一天梦里突然发现自己会骑车了,第二天早晨慌忙去操练,轮子“唧唧”地转动着,如同我的梦缤纷闪耀。
成长中已搬过好几次家,童年的大盆子,小树苗早已不知去向,膝盖和胳膊上的伤痕也早已淡去。不久前看岩井俊二的电影,女主角向着大山高喊“你好吗?”然后轻轻地倒在雪地里,一片白色,一片凄迷,那一刻我的梦似乎又开始灼放起来,像满天的焰火,明亮而耀眼。
俯下身去闻见一阵泥土的芬芳,疼会继续,伤也不会停止,只是在与大地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已慢慢学会淡然与微笑。
脚踏一方大地,我会努力撑起一方蓝天。
第三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我们生活在一片美丽祥和、可爱迷人的一片乐土上,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大山,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发扬了历史文明,得到了地球上的资源。我们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要靠土地获取。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土地资源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在人类寻找文明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沧桑,而沉重的代价是以牺牲土地,过分地开发利用土地的结果。上游工厂乱排放污水到河水污染了庄稼,高楼大厦占据了良好的耕地。甚至还乱挖土地,生产100万块红砖,要挖土一米深的耕地1100平方米。而这些砖建造一栋1。5万平方米18层建筑物的一半都不够。要是造这样的一栋楼,得用多少耕地土来换啊!所以,现在国家规定,不能使用耕地土造的砖,只能用空心的水泥砖。这样一年就可以减少使用6000亿块红砖,得有多少耕地节约啊!在我的家乡,好多土地都是空在那里,她本来可以长出绿油油的麦子,沉甸甸的谷穗,但人们把她给遗忘了,到城里去打工。这样我们国家到国外进口好多的粮食,如果我们把耕地都好好地利用,就不依赖进口的了。
另外我国的很多耕地受到水土流失、耕地质量退化影响。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刻不容缓。如果人类还要长久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就应该保护这土地!不要再建设什么工厂,也莫提什么豪华别墅。可以节约的土地就不要再浪费了,可以重复开发的就不要去建别的建筑,可以停止的污染就不要持续下去,因为伤害土地就是伤害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认真地保护好、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斩断污水伸向农田的魔爪,回收废旧电池、清除白色污染。让那些讨厌的山体滑坡、泥石流远离我们,让地震、海啸成为遥远的记忆……
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对耕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我们还要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通过法律的形式把耕地好好地保护起来,进行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第一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苍穹如洗,碧水似带。今年四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刻,众多期许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三江源地区,聚集到这方神奇、壮美的土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达600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的原始生态系统,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湿地面积、野生动物数量等显著增加,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摆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面前的问题仍然十分棘手。三江源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公共服务滞后、农牧民经济来源单一,如果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的共赢,打赢脱贫攻坚战无异于“纸上谈兵”。此外,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如果管理体制不顺,势必陷入“九龙治水”困境。因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
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从政府层面上,应当按照“山水林草湖”系统治理的要求,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从公民层面上,应当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一步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有人说,三江源地区生态“打喷嚏”,全国生态系统都会“感冒”。愿我们共同行动起来,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带动全社会的环保热情,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美丽青海在每个人的努力中孕育、亮丽。
第二篇: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
我的家乡是启东,那里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地方,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有我熟悉的味道,那是青草的芳香,是渔港的咸湿,是雨后土地的甘香。
我爱家乡的风景点。
最北边的是吕四渔港,知道这名字的由来么?呵呵,据说,吕洞宾曾来过这里四次,因此当地人取名为吕四。吕四最为出名的当然是新鲜的海鲜啦!吕四有最著名的各类海虾,你不来尝试真是太可惜了。吕四的海很美丽,如果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心情会很放松,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温和的海风,潮湿,感觉像是在海里行走。退潮后的海滩是我们欢乐的地方,我们踩在软软的海滩上,感受着凸起的贝壳,兴奋的到处寻找那些罕见的小水母在贝壳与贝壳间躲藏,那也许是退潮时没有跟上大队伍的小家伙吧!嬉戏过后,坐在岸边的礁石上,看看那低翔的海鸥,那是大海的信使。
最东边的是圆陀角,它是我们启东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清早,便见到很多旅客已经选好地方静静地等待朝阳的光辉。我们在圆陀角的黄金海滩选了一块宝地,坐在礁石上,感受着脚底鱼儿的轻吻,抬头,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经露出了他的光芒,在那金灿灿的海峡上,我似乎看到了希望之神的带来的光芒,那么耀眼,那么绚丽,那么璀璨。
我也爱家乡的四季。
启东的春天温和美丽,看那树枝上桃花,杏花,梨花,正在争相斗艳,绵绵细雨悄悄降临,乌黛的瓦砖上轻轻滑过的,那是春天的雨,河边的柳树在那扭动着那柔软的腰枝,像仙女一般在那跳着优雅的舞蹈,时不时的挥下那细长的柳条,不经意间撒过河面,留下的是那一层层泛起的涟漪。这是我记忆中的春天。
启东的夏天像是会变脸的戏曲家,明明前一秒还是骄阳似火,后一秒便是乌云密布。夏天的我们总是汗流浃背,擦着脸上的汗,我们吃着美味的冰淇淋。我们在教室里默默地听课,觉得室外的知了特别烦恼,总是会埋怨几声。记得小时候,夏天的炎日下总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在池塘里洗澡,下一刻,便是乌云密布,胆小的我躲在妈妈的`怀抱里,小心的看着外面那一道道的闪电,随后而来的是轰隆隆的雷声。10分钟后,又回归平静,接着来临的是青蛙的呱呱叫,带给我的是喧闹。我离开妈妈的怀抱,向外走去,我又忘记了刚刚的害怕,开心的在湿湿的土地上感受那夏天给我带来的欢乐。
启东的秋天有着丰收的香味,空气里有的是丰物的香味,我想到了那么一句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爱秋天的瓜果,沉甸甸的石榴让我感觉丰收的美好,那裸露的果实让我垂涎三尺,我似乎看到了似火的热情,秋天带来的全是金色,那似是金子,带给我们的是财富。
启东的冬天很冷,对我来说是刀剑,那是关羽刮骨疗伤时的钻心,冬天的学习很是煎熬,我们在寥寥无几的小路上慢慢前行,我们在努力,虽说比不上程门立雪的坚信,可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样的冬天无疑是一种折磨。冬天的雪很美,我们在雪天里漫漫旋舞,感受雪带来的纯洁的感受,我们在享受,而我认为,雪是冬天的使者,是世界上最纯洁的天使。
启东的人文是全中国有名的,出了很多名人,盛东源,陈少春,等等,而我们的大江中学也是全中国有名的,这是最令我自豪的!!
我爱我的家乡,那是我的家,我一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