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4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4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8.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4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3、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唐·杜甫
4、在平静的水里,上帝会保佑我:在惊涛骇浪里,我只能保护自己。——乔·赫伯特
5、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6、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7、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
8、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9、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0、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11、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12、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3、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欧洲
14、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唐·李商隐
15、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16、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宋·王
17、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宋·曾公亮
18、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后汉书·董卓传》
19、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20、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2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2、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唐·白居易
23、污水也能灭火。——英国
24、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洵《辩奸论》
25、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慎热》
26、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礼记·乐记》
27、死水滋生毒素。——威·布来克
28、水是万物之首。——布来基)
29、水可以洗涤万物。——葡萄牙
30、水激则悍,夭激则远。——宋·李昉《太平御览》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32、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33、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34、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35、山无静树,川无停流。——《世说新语·文学》
36、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37、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黎里
3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9、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4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2、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3、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4、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5、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礼记·乐记》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7、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慎热》
8、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9、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1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2、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向《新序·节士》
13、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4、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5、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16、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7、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18、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19、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2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2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呤》
2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7、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28、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2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30、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1、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32、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3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34、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35、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3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37、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38、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3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4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4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4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4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4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7、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管仲
4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5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1、水是万物之首(布来基)
52、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黎里)
53、水可以洗涤万物(葡萄牙)
54、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宋·王杲)
55、井涸方知方珍贵(托·富勒)
56、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57、洪水可以从涓滴的细流中发生(莎士比亚)
58、污水也能灭火(英国)
59、在平静的`水里、上帝会保佑我:在惊涛骇浪里、我只能保护自己。(乔·赫伯特)
6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南北朝·吴均)
6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
62、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63、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6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5、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欧洲)
66、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唐·李商隐)
67、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亚里士多德)
68、死水滋生毒素(威·布来克)
69、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宋·曾公亮)
70、滴水穿石并非由于水滴有巨大的力量、而是由于水一滴接着一滴(伽里俄蓬图斯)
71、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72、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73、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平达)
74、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银山成雪片(宋·杨万里)
75、水是万物之首(布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