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有关中国民间故事格言 正文

有关中国民间故事格言

时间:2025-05-18 12:43:14

1、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2、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3、不要仗着我对你的好向我使坏。

4、做一个快乐的女子,一定要快乐,不快乐也要制造快乐,笑容不一定能使世界绽放,却可放松紧绷的胸膛,开心,就笑,让大家都感染到,悲伤,就哭,美容,倾诉,然后一切归零,爽朗,对内心卑微的自己笑笑,汲取安慰和力量,信赖,神清气爽,然后可以轻舞飞扬,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5、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6、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7、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8、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9、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10、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11、不是不死心,是死不了心。

12、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3、在原谅与绝望之间游荡,唯一的感觉是伤!伤!伤!

14、怕被伤害的人,永远抓不到真正的幸福;怕伤害别人的人,永远都会被别人有意无意的伤害。

15、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16、有时候,我们感觉走到了尽头,其实只是心走到了尽头。再深的绝望,都是一个过程,总有结束的时候,回避始终不是办法。鼓起勇气昂然向前,或许机遇就在下一秒。几米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17、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18、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19、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20、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為错爱而寂寞一生。

21、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

22、不幸的人才要更坚强。

23、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24、谁把谁真的当真,谁为谁心疼。

25、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26、不要依赖别人,是你还有人可以依赖的时候才说的出来的'。

27、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28、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9、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30、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31、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32、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33、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34、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

35、这个冬天没有给我惊喜……

36、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37、真心离伤心最近。

3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39、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40、能够慢慢培养的不是爱情,而是习惯。能够随着时间得到的,(www..com)不是感情而是感动。所以爱是一瞬间的礼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反过来说,爱和婚姻实际并不是一回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结婚的,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有爱情的。

41、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42、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43、上一次微笑着入睡是什么时候?

44、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45、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

46、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47、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48、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49、谁的寂幸福对我说,你还太小。

50、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拓展莫言相关资料】: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译本中短篇小说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国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

1993年,由葛浩文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

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

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当时获奖的呼声很高,最后却意外地以一票之差落选,无缘奖项。《檀香刑》的落选也再次引发了文学界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同年,莫言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赞扬他的作品“语言激情澎湃,具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2007年,莫言从《检察日报》调到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4年10月9日,莫言雕塑亮相上海南京西路雕塑邀请展,这尊雕塑上的莫言神情憨厚可掬,吸引路人目光,被赞“萌萌哒”。

2014年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中华传统作文 篇1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积淀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敬老爱幼便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精华,自古以来,这种美德一直为人们所弘扬。《三字经》上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便是“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自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寒冷的冬天,父亲在外干活,黄香便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炎热的夏天,父亲在庭院里乘凉,黄香便拿着蒲扇扇跑蚊蝇,扇凉父亲的席子和枕头……后来,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人们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九岁便知道孝敬父亲,足以证明敬老爱幼的思想从古代便已开始。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叱咤风云的外交家、才情勃发的诗人陈毅元帅,不仅在国家大事上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平常的生活中,更是一个敬老爱幼的好儿子、好父亲。

1962年,陈毅元帅的母亲重病,陈毅元帅回到家时,看见母亲把失禁弄脏的内裤藏起来了,便拿起尿裤,说:“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的裤子,今天,也该我给您洗洗了。”1959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回韶山,请亲人吃饭,席间,主席向老人敬酒,老人连忙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尊老敬贤,应当应当。”连两位最高领导层的大人物都遵守着敬老爱幼的思想,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的一枝独秀。不仅是是在古代、民国,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弘扬中华美德。还记得那个夏天的“最美妈妈”吗?20xx年,“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她的左臂接住了一个从十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孩,有人计算过她相当于用左臂承受了335。4公斤的重量!这是一个何等大的数字,但是在一个母亲的眼中,没有什么是比一个孩子还重要的,也许这就是一个作为母亲的本能和伟大……从古至今,这些人都用自己对“爱”的理解诠释了“敬老爱幼”的思想和意义。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弘扬中华美德,敬老爱幼,为美好的世界增上一笔绚丽中华的印记吧!

中华传统作文 篇2

春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

今年正月初二,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玩手机,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们这栋楼里的哥哥姐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炮,正在楼下的广场上放着。我羡慕极了,因为平时爸爸妈妈都不让我放,说会炸到自己。这下好了,过春节了,我想我终于可以放鞭炮了。我立马没了玩手机的心情,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冲到了爸爸妈妈面前,对他们说:“我也想放鞭炮。”没想到爸爸妈妈不假思索地同意了。我兴奋地拿着爸爸妈妈给我的钱,来到了小卖部,买了好多刚才哥哥姐姐们放的炮。

可当我正要放的时候,又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放炮呀。我拿起一个划炮,飞快地往盒子上一划,然后往外扔了出去,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躲到了一棵树后。可是过了好久,我的划炮还是没有爆炸。哥哥姐姐们告诉我,我根本没有划好。后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放炮。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一连放了好几个呢!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自从学会了放炮,从此我更爱春节了!

中华传统作文 篇3

春节在中国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也是一最重要的节日,即使在很远的外地工作,也会抽出时间回家过年。

在除夕,大家通常吃饺子。传说,饺子有这么一段来历:很久以前,有一村子的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把耳朵冻坏了。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听后,仿照耳朵的形状做出了饺子。饺子吃起来热乎乎的,那村子人的人吃后感觉没那么冷了。于是,饺子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春节时,还要贴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刚开始的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为写在纸上了。它们的颜色是红色的,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多数都是用红纸书写的。每到除夕,人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大人会给孩子准备压岁钱,用红包装好,交给孩子。压岁钱意义压住邪祟,蕴含着长辈对小辈的爱与希望,也是长辈富足的象征。春节还有一些禁忌,如:不说不吉利话,不文明的话,不要给没起床的人拜年,不要去讨债等等等等。

在不同的地方,春节还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探索噢。

中华传统作文 篇4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但我对春节情有独钟,因为春节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万象更新。春节和其他节日一样,有很多习俗,比如放烟花、放鞭炮、贴春联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也很特别,这是我第一次在梅州外婆家过春节,而且我还学会了贴春联。

除夕当天,我们都起得很早,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我和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玩。舅舅招呼我帮忙贴春联,我和表弟赶忙跑过去。舅舅问我,知不知道春联上下联怎么贴。我仔细一看,两张红纸上分别写着和顺满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门的左右两边怎么贴呢?从左往右念?还是从右往左念?我被难倒了。

你再看看这个!舅舅从旁边抽出一张要短很多的红纸,上面的字不是竖着写的,是横着写的。新更象万?舅舅,这个什么意思啊?我疑惑地问舅舅。哈哈,这叫横联,你从右边往左边念念看。万象更新!我懂了,要从右边往左边念!我抢着回答。大表弟还是没听明白,在一旁不停地摸脑袋。舅舅接着说,古人写字时习惯从右边往左边写,现在很多人写春联也还是保留这习惯。我们面对大门,这横幅是从右边念起的,所以我们要把这副春联的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我和表弟都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还有这么多学问呢!

我和表弟合作把对联翻过来平整的放在地上,用刷子蘸上浆糊均匀地刷在对联的四个角,舅舅把春联工工整整地贴在大门上。上联:和顺满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联:万象更新!我和表弟把贴好的春联大声读了一遍。这时,外婆和舅妈都围过来了,夸我们春联贴得好。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新的一年里努力进步,有新的收货。我希望自己能好好练字,来年春节,我要贴上自己写的春联!

中华传统作文 篇5

在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的了春天的阳光呢?

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的爱既温暖,又伟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们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爱是那春天的阳光,不让我们受到刺骨的寒风给我们带来的寒冷;父母的爱是一把伞,这把伞不让倾盆大雨淋湿我们;爸爸是船,妈妈是帆,他们让我们游遍大江南北。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逐渐长大,母爱是一滴清水,滋润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受一点污染。

长大后,我们应该好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前途。这时,你们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世界上就不会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妈好,有爸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爸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却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兴时,对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从未有一丝放弃我们的念头,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导我们。他们一心只想着:我要让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们中国,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不能让祖国失望,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就要从生活中的种种孝顺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我们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吗?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可亲可爱的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传统作文 篇6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一遍遍诵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谆谆教诲,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妈妈,你给我洗洗衣服,妈妈你给我倒杯水……我一直有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并且对此习以为常。而且对父母的关心爱护还视为无休止的唠叨,有时不耐烦甚至会顶几句嘴,让父母感到心寒。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感到有些惭愧,自己的做法实在是不应该,我们应该知道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我们的倍加呵护,我们应该想到每天为父母做些什么,而不是要求父母必须为我们做些什么,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做人还应该讲究诚信,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就失去了信任。也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喊狼来了的孩子,最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就失去了他心爱的羊。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受到大家的欢迎。也为自己今后的健康成长铺下了坚固的基石。

我曾记得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这是新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做人还应该有爱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应该有爱,大爱无疆,让我们的爱得以延续。拾一片白色垃圾,不会脏了我们的小手,反而使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美好;栽一棵小树,我们累不着,反而会使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学,我们不会迟到,反而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别人摔倒时,我们去扶一下,我们不会失去什么,反而我们变得会更快乐……

作为小学生——生活在幸福今天的小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人以最大的帮助,才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才能更好地践行《弟子规》,才能使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今天,我在家里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

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我把《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的“重亲情,礼为先。”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它教育我们学会感激,从小要心存一份真与善,爱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为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感激他们。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师的手》最后一句话所说的: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我会珍惜你们给我这美好的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校园诗教读本》这本书后,使我收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 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 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

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母亲,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的责任。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祖国的期望。

读诗诵经。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学校举办的“八荣八耻”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

只要我们人人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会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