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0、书患不能观耳,观则万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吴应萁
11、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凡读书需识货,方不错用功夫 ——清 陆世仪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21、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
2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30、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清 颜元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书要读懂,先要不懂 ——现代 闻一多
33、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3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7、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