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穷,多因放荡不经营——逐渐穷;
第二穷,不惜钱财手头松——容易穷;
第三穷,朝朝睡到日头红——邋遢穷;
第四穷,家有田地不务农——懒惰穷;
第五穷,结识豪翁为亲翁——攀空穷
第六穷,好打官司逞英雄——斗气穷;
第七穷,借债纳利装门风——自寻穷;
第八穷,妻奴馋懒子飘零——命当穷;
第九穷,子孙相与无良朋——浪荡穷;
第十穷,嫖赌吸食恋酒盅——彻底穷。
【十富】
一可富,不辞辛苦走道路——勤俭富;
二可富,买卖公平多主顾——忠厚富;
三可富,听到鸡叫离床铺——当心富;
四可富,手脚不停理家务——终究富;
五可富,常防火盗管门户——谨慎富;
六可富,不作非礼犯法度——守分富;
七可富,妻子贤惠无欺妒——帮家富;
八可富,教训子孙走正路——后代富;
九可富,阖家大小相帮助——同心富;
十可富,存心积德天加护——为善富。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黄帝内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北宋·范仲淹《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枪,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不得不为之难也——宋·史堪《史载之方》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清·年希尧《本草类方》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宋·张杲《医说》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
医以苏人之困,拯人之危,性命为重,功利为轻,而可稍存嫉妒哉?奈何今之医者,气量狭窄,道不求精,见有一神其技者则妒之。妒心一起,害不胜言,或谣言百出,或背地道破道,或前用凉药,不分寒热而改热,前用热药,不别寒热而改凉,不顾他人之性命,惟逞自己之私心,总欲使有道者道晦,道行者不行,以遂其嫉妒之意。——清·雷丰《时病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凡病家请看,当以病势缓急,为赴诊之先后。病势急者,先赴诊之;病势缓者,后赴诊之。勿以富贵贫贱,而诊视便有先后之分。——清·冯兆张《冯氏娜囊秘录》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说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余曰病易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育也。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医者诊脉,不识寸关,放手妄言虚实。不问得病之由,今经几日,是表是里,曾无传染,只据所见,便言某证。证且未的,不顾汗下次第,或病人劳复,便毁前医为误,甚至子谈父过者有之,弟掩兄长者有之。及其治疗,本无所长,原其所以,则志在于利。医人乘急取财者,甚于盗贼。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故世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之厚薄?告我同志者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亦是阴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医为人命所关。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圣贤豪杰,可以旋转乾坤,而不能保无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听之医者,而生杀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
系之人,其命又悬于医者,下而一国一家所系之人更无论矣,其任不亦重乎。——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序》
“医道微也,非绝欲无私,通神于微妙之乡,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者,不足以传也。”——清·王士雄《潜斋医话·医鉴》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明·裴一中《言医·序》 “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
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行医之要,惟存心救人,小心敬慎 … 若欺世询人,止知求利,乱投重剂,一或有误,无从挽回。病者纵不知,我心何忍?——清·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
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
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经典篇】
1.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 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
4. 小窗莫听黄鹂语,踏破荆花满院飞。
5. 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6.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7.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8.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9. 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
10. 养心莫善于寡欲,无恒不可做巫医。
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精选篇】
1.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6.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9.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10.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1.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2.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5.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7.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9.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古训人生至理名言格言【热门篇】
1.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爱子女之心敬父母。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 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5.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6.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8.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19.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21.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2.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2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6.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7.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8.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29.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0.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