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3、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7、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6、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6、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7、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头衔越多,礼仪越繁。英国诗人 丁尼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 阿奥斯汀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小说家 海登斯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礼仪对于人来说,就象酿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礼仪,小人轻视礼仪。蘖:酒曲,类似酿酒用的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作家 爱默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清代医家 史典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哲学家 洛克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会说很得体的话,却不会说有真情实感的话。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时候,只把几个冰冷的手指伸过去,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礼仪,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传达出热情。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英国哲学家 洛克
1、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2、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3、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5、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6、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7、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彼得·阿柏拉德
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9、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
10、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11、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12、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13、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14、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1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6、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17、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1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19、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0、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21、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22、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2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24、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25、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26、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27、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2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2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30、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1、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2、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3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35、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36、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37、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38、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39、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4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41、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42、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43、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44、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洛克
45、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4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4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