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作者:佚名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圣人,是百世人民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因此,听到伯夷高风亮节的人,贪婪者都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也会长志气。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刻薄者也会变得敦厚,见识浅薄者也会变得宽宏大量。百世以前奋发进取,百世以后,听说这些的人无不感动振作。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有如此的作为?何况是那些亲自受到圣人熏陶的人呢?”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田丰被逢纪所谮,自刎于狱中,七绝一首:
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 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病势转重,身死,七律一首: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审配誓死不降曹操,面北受刑,叹审配五律一首:
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 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
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 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郭嘉随曹操北征乌桓,行军途中染病而逝,赞郭嘉五律一首: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玄德与刘表对饮,因酒后失言而去,赞玄德七绝一首: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宇不三分?
蔡瑁欲诬玄德谋反,以玄德之名于墙壁上作五绝一首: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刘玄德跃马过檀溪,苏轼有古风一首: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 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
单福(徐庶)欲投玄德,于道上作歌一首: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 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 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徐庶走马荐诸葛,赞徐庶七绝一首:
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 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徐母高义,因徐庶弃明投暗而自尽,后人作徐母赞歌一首: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守节无亏,于家有补; 教子多方,处身自苦;
气若秋山,义出肺腑; 赞美豫州,毁触魏武; 不畏鼎镬,不惧刀斧;
唯恐后嗣,玷辱先祖。 伏剑同流,断机堪伍;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玄德前往隆中,田间农夫吟唱孔明所教诗歌,乃是五律一首: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古风一首,赞南阳隆中风景: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 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优雅,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玄德二顾草庐,闻得酒肆中有人作歌,乃石广元、孟公威也,其歌曰: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 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芒砀“隆准公”; 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 二人功绩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二人又作一歌曰: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 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 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
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玄德来到草庐,见一少年抱膝而歌,乃孔明之弟诸葛均也,其歌曰: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玄德方欲离开,只见一人骑驴前来,乃孔明岳父黄承彦也,吟梁父吟一首: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玄德雪天访孔明未果,七律一首: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孔明卧于草庐之中,良久方醒,吟五绝一首: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隆中对策,玄德豁然开朗,赞孔明七绝一首: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孔明言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山林,叹孔明七绝一首: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古风一首: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 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 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 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 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 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 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徐氏为夫孙翊报仇,杀了仇人,赞徐氏七绝一首:
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 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孔明火烧博望,败走夏侯敦,七绝: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融为曹操所杀,赞孔融五律一首: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 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刘表亡,叹刘表七绝一首:
昔闻袁氏居河朔,又见刘君霸汉阳。 总为牝晨致家累,可怜不久尽销亡!
诸葛火烧新野,曹军大乱,七绝一首: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 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玄德败走而不忍弃百姓,赞玄德七绝一首: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糜夫人不愿拖累赵云,投井而死,赞糜夫人七绝一首:
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 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赵云跌入土坑中,因红光罩体又跃出坑外,七绝一首: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 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赵云在长坂坡砍旗两面,夺槊三条,斩曹将五十余员,七绝一首: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玄德感赵云忠勇,掷阿斗于地,七绝一首: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张飞立马长坂桥头,连喝三声,曹军退走,七绝一首: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智激周瑜,吟曹植铜雀台赋曰: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群英会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曹操中计,斩杀蔡、张二人,叹曹操七绝一首:
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孔明草船借箭,江上大雾,后人作“大雾垂江赋”:
大哉长江!西接岷峨, 南控三吴,北带九河。 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 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 鬼怪异类,咸集而有。 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 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 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 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 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 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 渺乎苍茫,浩乎无际。 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 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 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 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 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 甚则穹昊无光,朝阳失色; 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 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 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 鱼鳖遁迹,鸟兽潜踪。 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 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 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 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 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 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 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
草船借箭归来,周瑜自叹不如,诗赞孔明七绝一首: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
庞士元献连环之计,曹操下令钉船,七绝一首: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
徐庶为逃赤壁之劫,假称西州犯境,前往守边,七绝一首:
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 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曹操扬言欲取二乔,以娱暮年,杜牧作七绝一首,即赤壁诗也: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起,横槊赋诗,歌短歌行,其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孔明借风,周瑜遣徐、丁往杀孔明,途中东南风起,七绝一首: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军赤壁大败,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又七绝一首: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 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关云义释曹操,七绝一首: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黄忠不忘故主,请玄德葬韩玄,诗赞黄忠七律一首: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 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 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太史慈征合淝中箭,壮志未酬身先死,赞太史慈五律一首: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 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孙权、玄德暗自祷告,剑砍园中石,至今此石尚存,赞此石七绝一首: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 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玄德见江山胜景,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赞此江山七绝一首:
江山雨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 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
玄德、孙权立马于山坡之上,纵马驰骋,后人名之曰驻马坡,七绝一首:
驰骤龙驹气概多,二人并辔望山河。 东吴西蜀成王霸,千古犹存驻马坡。
第五十五回 ? 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
玄德全仗孔明妙计及赵云保护,逃离东吴,心怀哀伤,叹玄德七绝一首: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曹操大宴铜雀台,自陈功绩,群臣拜贺,七绝一首: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孔明设计赚周瑜,叹周瑜七绝一首: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
周瑜被孔明气死,时年三十六,叹周瑜五律一首: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孔明哭周瑜祭文曰: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 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
君其有灵,享我烝尝!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 仗义疏财,让舍以居。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 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
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 汉臣之婿,不愧当朝。
吊君气概,谏阻纳质;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
挥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 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 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
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肠千结; 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 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
助吴拒曹,辅汉安刘; 掎角之援,首尾相俦; 若存若亡,何虑何忧?
呜呼公瑾!生死永别! 朴守其贞,冥冥灭灭。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
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鲁肃诸人叹周瑜气量狭窄七绝一首: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马腾被曹操所杀,叹马腾五律一首:
父子齐芳烈,忠贞著一门。 捐生图国难,誓死答君恩。
嚼血盟言在,诛奸义状存。 西凉推世胄,不愧伏波孙!
苗泽害姐夫黄奎,亦被斩,叹苗泽七绝一首:
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 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而走,七绝一首: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 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
张松在杨修面前背诵孟德新书,杨修叹服,赞张松五律一首:
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 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
王累死谏刘璋,叹王累七绝一首:
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死报刘璋。 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截江夺阿斗,赞赵云七绝一首: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 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又赞张飞七绝一首:
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 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荀彧谏曹操不可封魏公,曹操大怒,荀彧乃服毒自尽,叹荀彧七绝一首:
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 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
张松通敌事泄,满门抄斩,叹张松七绝一首:
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 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
刘璝、张任等人前往锦屏山紫虚上人处问卜,紫虚说八句偈语曰:
左龙右凤,飞入西川。 雏凤坠地,卧龙升天。
一得一失,天数当然。 见机而作,勿丧九泉。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落凤坡庞统被张任伏兵射杀,时年三十六,叹庞统七律一首: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东南童谣:
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
风送雨雨随风, 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张飞擒严颜,严颜誓死不降,赞严颜五律一首:
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 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
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 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张飞义释严颜,严颜感其德而降,赞张飞七绝一首:
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 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
张任被擒以后,誓死不降,孔明命斩之,诗赞张任七绝一首:
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 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关公单刀赴会,赞关公七绝一首: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华歆助操为虐,收捕伏皇后,叹华歆七绝一首:
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 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管宁不肯仕魏,鄙华歆之为人,赞管宁七绝一首:
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 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曹操下令处斩伏氏全家,汉献帝无可奈何,叹汉室七绝一首:
曹瞒凶残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 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杨松卖主求荣,献城投降,被曹操处斩,叹杨松七绝一首:
妨贤卖主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 家未荣华身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
孙权兵败逍遥津,桥被拆断,谷利劝孙权跃马过河,权一跃而过,七绝一首:
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 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
甘宁百骑劫魏营,赞甘宁七绝一首:
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 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
崔琰反对曹操称王,被囚于狱中杖杀,赞崔琰辞曰:
清河崔琰:天性坚刚; 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奸邪辟易,声节显昂; 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
左慈临走前留下两句言语,赞左慈七绝一首:
飞步凌云遍九州,独凭遁甲自遨游。 等闲施设神仙术,点悟曹瞒不转头。
管辂应曹操之召而卜卦,不肯泄露天机,赞管辂七律一首:
平原神卜管公明,能算南辰北斗星。 八卦幽微通鬼窍,六爻玄奥究天庭。
预知相法应无寿,自觉心源极有灵。 可惜当年奇异术,后人无复授遗经。
耿纪、韦晃欲诛曹操,事败遭刑,赞二人七绝一首:
耿纪精忠韦晃贤,各持空手欲扶天。 谁知汉祚相将尽,恨满心胸丧九泉。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6、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7、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0、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11、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4、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5、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16、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1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8、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20、学无止境。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2、酒乱其神也。
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5、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2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
2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1、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32、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3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37、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3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0、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41、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4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43、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44、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www.fwsIr.com)
4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4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8、公生明,偏生暗。
4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3、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5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58、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59、笃志而体,君子也。
60、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4、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6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66、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67、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6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69、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0、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71、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72、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7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7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75、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7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7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80、思索以通之。
81、公生明,偏生暗。
8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83、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8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85、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8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8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