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农业格言与谚语的区别 正文

农业格言与谚语的区别

时间:2025-07-10 20:04:48

农业格言:

1、农业是地域性特别强的产业,也是季节性特别强的产业。—— 林雄二郎

2、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

3、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况(战国)

4、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 色诺芬

5、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

6、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宋)

7、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苏轼(宋)

8、农业的要素也就是构成宇宙的要素:水、土、空气和阳光。—— 瓦罗

9、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陆游(宋)

10、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 色诺芬

11、劝农之要如何?曰讲化学。——张之洞(清)

12、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也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手段。—— 色诺芬

13、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 色诺芬

14、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战国)

15、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管子(战国)

16、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17、水旱,天时也;肥瘠,地利也;修治垦壁,人和也。——陆世仪(清)

农业谚语:

1、冬备夏,夏备冬。

2、一冬早,三季好。

3、三月雨,贵似油;

4、四月雨,好动锄。

5、头秋旱,减一半

6、处暑雨,贵如金。

7、春天的雨,秋天的宝。

8、莫换田地,要换种子。

9、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10、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11、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12、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13、四季务农,关键在春季。

14、春天种的多,秋天收的多。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17、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18、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

19、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20、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21、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22、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23、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24、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25、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2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7、种地不用粪,等于瞎胡混

28、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29、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30、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农业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产业,长期的农事生产过程中,发展和产生了很多农业谚语。以下是农业有关的谚语,欢迎阅读。

1、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2、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3、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5、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6、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7、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8、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9、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10、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11、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12、麦怕清明连夜雨。

13、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4、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15、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16、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17、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18、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19、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20、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1、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22、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23、春雨贵如油。

24、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25、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26、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27、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28、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29、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30、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31、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32、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33、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34、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35、麦润苗,桑润条。

36、处暑下雨烂谷箩。

37、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38、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9、“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40、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1、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4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43、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44、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45、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46、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47、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48、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9、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50、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51、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52、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53、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54、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55、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56、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57、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58、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59、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60、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61、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62、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63、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64、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65、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66、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67、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68、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69、春雷响,万物长。

70、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农业谚语解读:

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要种四季豆,不在清明后。

这句农谚估计知道的人最多,说的就是清明前后是瓜类蔬菜(露地上常种的是黄瓜、菜瓜、南北瓜等)豆类蔬菜露地播种的最宜时段。太早了不保险,太晚了又耽误农时,恰到好处才是正解。这个农谚除了南岭以南的地域和太靠北的地域以及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区都能套用。

二、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今年的小大暑在阳历的7、8月,需要授粉的蔬菜一般是我们常见的果菜类,果菜类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5℃,这个时候果菜类长得正好,处于开花结果或者盛果期。想种菜的话赶紧种,不晚啊。

三、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这个比较好理解,小暑的时候不种红薯、山药、马铃薯等,进入伏天不种豆类。薯类是喜冷凉喜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四、头伏萝卜二伏芥,避开三伏种菠菜。

农村的'人现在还是很注重种植萝卜、芥菜、白菜,这句谚语听老人们说的也很多。萝卜芥菜为半耐寒的蔬菜,种子在2℃-3℃便能发芽,适温为20℃-25℃,肉质根生长的温度为6℃-20℃,所以伏天种了之后天气越来越凉爽,肉质根会长得比较好。

五、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村里人种白菜一般都是撒一小片籽,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时就可以移栽了,白菜移栽特别容易成活,但是白萝卜是不可以移栽的,否则肉质根长不好。

六、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葱蒜类蔬菜都是百合科葱属的植物,这类蔬菜生长要求凉爽的气候,中等强度的光照,较高的土壤湿度,较低的空气湿度,不耐高温和强光,所以要在白露之后种植大葱,寒露之后种植大蒜。

现在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希望我们既能用科学知识指导种菜,也能参考这些农谚把蔬菜种得更好。

农业谚语及其含义

1、播种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寒露两旁看早麦。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三月八,去种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枣发芽,种棉花。

2、农作物成长类

二月二,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楝子开花吃燎麦(接近成熟)。

六月六,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3、农作物收获类

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成熟)。

忙种收大麦。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七、八、九月分别是核桃、梨、柿子的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