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
2、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魏征
3、众人以亏形为辱,君子以亏义为辱。——尸子
4、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左拉
5、只因忘宠辱,到此不伤神。——惠严
6、荣誉就像萤火虫,远看闪闪发光,近看既不发热,也不怎么亮。——约翰·韦伯斯特
7、爱好虚荣的人,把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莎士比亚
8、虚荣之于我们不啻是劳动的激素,休息的油膏;它紧紧依附在生命之泉上。——拉斯金
9、虚荣如杀手,有朝一日会败露行迹。——韩拿·柯里
10、一个放弃了名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阿雷蒂诺
11、宁可死上千百次,也不能损害自己的荣誉。——爱迪生
1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13、要是我失去了我的荣誉,就是失去了我自己。——莎士比亚
14、说一个人爱虚荣,那意思只是指他对自己在别人身上产生的影响感到高兴。而一个自高自大的人则以他在自己身上产生的影响为满足。——比尔博姆
15、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惠蒂尔
16、倘若我们要计算报酬,那么高尚德操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就是荣耀。——西塞罗
17、我不能把利益放在荣誉的前面,我的荣誉是比利益更重要的。——莎士比亚
18、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19、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20、凡真心希冀起初而永久的光荣者,不介意暂时的光荣。——纪德
21、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戴德
22、真正的名声,是在虚荣之外。——莱昂
23、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就一事无成。——居里夫人
24、对于高贵的人,荣誉是一种醇酒。——罗丹
25、荣誉的产生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品行好,荣誉也就存乎其中了。——簿柏
26、荣誉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得之不易。——华兹华斯
27、不管我们受到什么样的耻辱,我们几乎总是有能力恢复我们自己的名誉。——拉罗什富科
28、荣誉这东西,不会给一个偷盗它,但配不上它的人带来愉快,它只有在一个配得上它的人的心里才会引起不断的颤动。——果戈里
29、穿戴朴素而有声誉,胜于自诩富有而默默无闻。——伊索
30、社会荣誉源自物质占有,而有时它又更像是获得这种占有的跳板。——弗兰克·帕金
31、荣誉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普利尼
32、虚荣以嘲弄别人为能事;自傲使人卑贱,野心使人穷凶恶极。——斯达尔夫人
33、每一个人的虚荣是和他的愚蠢程度相等的。——波普
34、荣誉要靠我们用行动去争取。——马洛
35、虚荣心和好奇心是我们灵魂的两条鞭子。后者驱赶我们把鼻子放在一切东西上面,前者禁止我们犯游移不决的毛病。——蒙田
36、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
37、言行,君子之框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周易》
38、荣誉比生命更宝贵。——罗曼·罗兰
39、好人的荣誉深藏在人们的思想里,而不是挂在众人的`嘴上。——托马斯
40、该得到的荣誉却未得到,比不该得到荣誉而得到要好得多。——马克·吐温
41、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42、人生的荣辱,不过是风雨中的灯盏,明灭无常。——苏学云
43、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克雷洛夫
44、那些已经过去的美绩,一转眼间就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只有继续不断的前进,才可以使荣名永垂不朽。——莎士比亚
45、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冯梦龙
46、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贺兰进明
47、世界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编织而成。——贾赖
48、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动。——西塞罗
49、荣誉如同生命一样,一旦失去,就不可复得。——赛勒斯
50、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莎士比亚
51、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孔子
52、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许浑
53、我们难以忍受别人的虚荣,因为它伤害了我们的虚荣。——拉罗什夫科
54、好胜者必争,贪勇者必辱。——林逋
55、虚荣心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丑恶和讨厌的,因为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具有它,而且两种虚荣心永远不会互相喜欢。——佚名
56、遇到的困难越多,得到的荣誉也越大。——西塞罗
57、荣辱两忘,大变不惊!——何良俊
58、荣誉并没有绝对的目的,并不能超过生命的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叔本华
59、虚荣的最高形式是爱名望。——桑塔亚那
60、荣誉称号不会抬高人的身价,人的荣誉称号全在于他自己。——约·福特
61、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荣誉,我就相当富足了。——普拉图斯
62、荣誉是一种偏见,它来自人们不善于珍重自己。——高尔基
63、名誉是人生的第二生命。——格拉蒂
时间:XX年9月12日星期五
地点:xx中学阶级教室
与会人员:全体教师
提问组长:黄xx 李xx 主持人:李xx
开场白: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xx中学全体教师举行本学期第一次改版升级后的公开研训活动——教育教学论坛。在校长和秀娟主任的精心谋划下,我们本学期的教师专业成长,在以往研训开放日及暑期北戴河研训的基础上,又以全新的姿态整装待发。相信,这一轮的活动,不仅是研训形式的华丽转身,也会成为我们积累经验、提升内涵的全新空间,不仅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智慧共享的平台,还会为我们提供理性思考的切入点,以达成教育文化价值的形成与认同,提升整体的专业素养。在第一轮活动之前,我们的教研组长和主抓领导为大家进行示范引领,以期在规范的基础上抛砖引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教育教学论坛(教研组长与骨干教师示范篇)。
1、教育名言推介
教育名言和警句是教育家们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对旁人和后代的警示,它经过了时间的筛选,精彩而凝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警句如蜂,形体短小而又有蜜有刺”。今天有两位教研组长选择的是与各位同仁分享教育名言。下面,请张xx老师,看看她选择的名言如何“刺痛”我们的心灵。
孙xx老师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典型,她的沉着淡定常常会深深地打动我们。下面,请欣赏xx老师带给我们名言。
感谢张xx老师和孙xx老师的精彩分享。
2、教育故事与案例分享
我们生活充满了故事,充满了感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常常籍由一个小小的故事而引发深深的感动,那种感动,尤其是作为教育战线的一个有心人,那些充满着爱与智慧的色彩的教育故事,也常常会激起我们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们眼眶潮热。
今天有两位老师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教育名家的小故事。
先来听听思维敏捷、博学多识的杨喜凤老师带给大家的故事。
下面来听听理综组的组长韩冬梅带给大家的故事。
《劝学》中有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君子如此博学,还要每天进行自我反省,才能让自己变得明智并且行为没有过错。更何况我们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吕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且行且思且思且行——论教育中的行与思。
点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智者的话总能引起我们深思。只思不行,无异于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只行不思,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即便走得再多终究只是原地踏步。好行者无疆,好思者不止,让我们都能成为一个行者,步履轻松,走在教育的.路上,让我们都能做一个思者,带着我们失败的经验,成功的感悟一路前行。且行且思,你做到了吗?
3、课例分享
“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薄春霞老师和肖静老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稳扎稳打又富于特色的教学风格。下面,我们共同来分享他们对于新型课堂的探索。
薄xx《初识微课》。
肖xx《有效设计》。
薄xx老师和肖xx老师都站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为我们带来了最新鲜的讯息与理念,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有效教学的一些特点:1.激发学生内在需求是实现有效操作提升智慧的前提。2.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实现有效操作提升智慧的保证。3.引导学生内在反思是实现有效操提升智慧的关键。
4、教育图书推介
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考察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所以我们教师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下面几位就是我们嗜书如命的典型。先来听听王xx老师向我们推介的好书。
王xx《我从你的全世界走过》。
再来听听秀娟主任带给我们的诗意汪xx。
小结:我们常常感叹智慧胜于美貌。刚才的两位图书推介者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因为一个人拥有智慧,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智慧的源泉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能够拥有一颗易感而善思的心,去感受、去思考。感谢王xx老师和xx主任。
结束语:
精彩的时刻总是转瞬即逝,今天走上论坛的都是我们教研教改的精英,精彩的论坛让我们感受到了思想者的魅力,实践者的执着。对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美味的精神大餐。教育教学论坛是思想驰骋的牧场,也是自由畅谈的天堂。在名师们的发言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爱与责任,对于教育教学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再次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享。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路走来,有欣喜,有感悟,也有困惑,有疲惫,但这一切并没有消减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今天的论坛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更期待着下一次走进论坛,亮出我们的思想,亮出我们的精彩!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一名公民都更应该学习的,下面是本次学习的总结:
按照胡锦涛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这次教育活动绝对是一次深刻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的水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积累,但先进性的学习更是一种积累,那是一种人生的积累,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认真去体会,去对照,去改进,我们的思想境界将会得到更大提高。毛泽东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共产党员更要有不怕困难,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与时俱进的精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身作则,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我们党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已有6500多万名党员,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工人阶级的执政党。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始终保持应有的先进性。只有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整个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而又极其复杂的时代环境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只要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与时俱进,努力体现时代要求,就能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贵在持久,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与时俱进、长期培养、永远保持。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通过近段时间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使许多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明显增强,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但要长久保持,还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巩固,还有赖于经常不断地同各种落后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特别是对党内腐败行为,要充分认识到反腐败问题的重要性这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只要保持自身的纯洁性,要经常给自己洗洗热水澡,打打预防针,做到警钟常鸣,这样才能不变党员本色,才能保持先进性。在当前某些地方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加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监督,必须要有好的机制,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中去,在决策上科学一些,风气上就会正一些,群众也会满意一些,特别是在敏感的问题上,多一些公开性,少一些隐蔽性,在制度上保证广大党员和群众又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制度建设落实,使得党员干部在利诱面前,讲党性而不去为,为法度而不敢为,守规章而不能为,察民意而不忍为。这样,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考验,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追求,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要牢记党的'教导和宗旨,党安排在哪里,就应该接近全力做好党交给的工作和本职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管东西南北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偏离,工作变,党员本色不变;环境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情况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不变。共产党员要有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一种高昂饱满的革命热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各种锻炼,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教诲,坚持“人民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标准。要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要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模范。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立场,经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事做起。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对于较高的道德标准一时达不到并非坏事,而是要从言行一致开始,通过坚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