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 正文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

时间:2025-05-06 19:21:00

文化的名言1

1、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就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2、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约翰·赫尔达

3、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马大·安诺德

4、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5、文化是,或者说应该就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6、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森谷正规

7、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8、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9、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10、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就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11、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就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

12、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泽东

13、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马洛利

14、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就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15、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就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16、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世俗智慧的艺术》

17、克服民族性就是文化的胜利。——爱献生

18、道德文化有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思想。——CharlesDarwin

19、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

20、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文化的名言2

1、塘中偏有自洁莲出淤泥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后行。

2、牺牲我个人,只要能为人民带来幸福,就是我个人的幸福。

3、面对不正之风,要勇于站出来制止,不要怕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不要怕招到流言诽谤,因为正义永远是站在正义的一边的。

4、贿赂好比高压线,一旦接受就触电。

5、律己如同走钢丝,一步一步须慎行。

6、“有种防护叫自律,有种关爱叫监督,有种幸福叫平安,有种知足叫惜福”。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7、敬业奉献,用行动说话;精研业务,用作品说话;干净办事,用人格说话;立党为公,为人民说话。

8、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做到"五个不":理想信念不动摇;手中权利不滥用;亲朋好友不放纵;社会监督不抵触;警示教育不放松。

9、执政当思以廉为本,为官当念以勤为先。

10、为师一日,泽及一班,无私奉献,不愧人师。

11、蚁穴鼠洞可毁千里之堤,贪贿污行能葬一生前程。

12、管好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13、上工之术,先治未病;上工之心,先治其身。

14、为政清廉从古至今人称颂公仆亮节继往开来胜前贤,草骑墙头因风势而倒官无正气因德殇而亡。

15、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16、做人做官做事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勤勤恳恳。

17、私欲不能有,否则必献丑;私欲若太大,早晚被拿下;当官不为公,早晚现原形;生活不检点,丢人又现眼。

18、不准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

19、勤奋成就事业,廉政凝聚人心。

20、钱财看得轻一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看得淡一点,官从民来还回民去。

21、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

22、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23、常思贪婪之害,常怀廉洁之心。

24、不准擅自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

25、钱财不贪,廉政不忘;对上不瞒,对下不欺;人才不压,庸才不用。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端正党风,人人有责。

27、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北辰平安。

28、把关严把情,监管严管亲;收税不收礼,通关不通利。

29、诚实是做人的行为支撑,廉洁是从业的行为准绳。

30、廉洁奉公心坦荡,爱党爱国爱东糖。

31、廉洁如琴,演绎优美之声;廉如如茶,品味淡雅清香;廉洁如笔,写出灵魂倾述;廉洁如画,描绘安康美景;廉洁如笛,吹出幸福响亮。

32、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

33、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为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

34、严肃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

35、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身为民乐在其中。

36、家事国事天下事,两袖清风,为民谋利办实事;大官小官父母官,一身正气,为政清廉做好官。

37、今天你不廉洁,明天你就失自由;良言不听祸当头,一世英明抛九洲。

38、立公心树公德做公仆廉洁奉公,察民情解民忧满民意勤政为民。

39、严禁接受下属单位、个人的钱物和在社直单位非亲属中乱发请帖。

40、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41、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42、党心、民心、事业心,应常铭记于心。钱网、情网、关系网,不可超越法网。

43、已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忧,不如预谋。

44、立足教育,廉洁思想有保证;加强监督,规范经营筑坦途。

45、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46、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47、营造反腐倡廉氛围,树立廉洁企业形象。

48、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49、不义之财不可取,一念之差蹲牢狱,身败名裂才知怨自己。

50、人人是发展环境,人人是学院形象。

51、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

52、为人要勤奋,为群众要服务,为官要廉政正派,为党要贡献一生。

53、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54、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55、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56、高举反腐旗帜,弘扬时代正气。

57、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替国肃贪;一副柔肠,一腔热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58、政者,正也。子帅从正,孰能不正。

59、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60、廉“海”无边,诚心为正;洁“身”有度,奉公乃利。少争“官子”,多思“收官”。走亲民路,行亲善事,一身正气,一生平安。

61、遵守法规时常自醒自警自律,崇尚廉洁远离贪财贪物贪心。

62、廉洁自律,才能永有“保护伞”;防微杜渐,才能永立“安全岛”。

63、工程建设用的是砖瓦,防腐倡廉靠的是自律。

传承中华美德的作文篇【一】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传统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思想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随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但是,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中国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的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会主义的,二是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有特色。 第二,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带来了许多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浸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价值观念,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选择先进的优秀的精华,例如他们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同时要摒弃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适合于西方而与我国国情不符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浸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新美德。

第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明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20年中,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将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能否传承下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小让他们身体力行,形成习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让少年儿童牢记各种行为规则,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一方面让儿童识字学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传统美德,身体力行,铭记在心,从而形成习惯。这些读本今天当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许多封建的东西,但是其中有许多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有新的读本,选择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编纂成册,让青少年广为传诵,并指导他们努力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汇编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丛书》,很有意义。选择经典古籍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并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让青少年阅读背诵。有些内容可能青少年一时还不能理解,但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他就会懂得其中深奥的道理。我小时候也读过一点四书五经,如小时候背《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时候读《论语》时背诵的,现在成为我的座右铭。可见,小时候趁记性好的时候读点、背点古籍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我不提倡如过去意义上的读经。中国的四书五经主要内容是宣扬封建道德,与今天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经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养心的道理,即前面说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为美德代代相传,因为美德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传承中华美德的作文篇【二】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 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 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 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 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 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 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 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 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 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 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 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 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 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 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 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 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篇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廉洁”这种精神都是被人们所称赞的。

在我的心目中,廉洁的典型代表人物就属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了。他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从古到今无不被人们所敬佩。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人在看《少年包青天》,我看着电视里面那个黑黑的皮肤,额头上有一个月亮状印记的那个人,对妈妈说:“妈妈,那个人长的好难看啊!”活生生的就是一个黑炭头嘛。妈妈笑着揶揄我,并告诉我有关包拯的事例,渐渐的,我开始喜欢上包拯了,更令我欣赏的是他那种清正廉洁的品质,印象最深的,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的是他在审判案件中,有一个皇上的'儿子犯了法,皇上很想为他的儿子求情,却被包拯的一句话说的心服口服,从此,并对包拯更加欣赏有加。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事例里,我们可以知道廉洁对于人们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一个有廉洁的人,是多么值得被人们尊敬的。从古到今,有多少名人志士因为拥有这种精神而被人们敬仰。古有包青天,今有周恩来总理,中国的一代伟人周总理,他去世之后,人们发现他的存折竟然只有一块钱,一块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都很清楚。堂堂一个中国的领导人,却拥有这样廉洁的品质。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中国人所赞叹,更让外国人所震撼,联合国更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廉洁的楷模,做出了从所未有的举动——为周恩来总理降半旗。这对于周恩来乃至中国来说是一种多吗大的肯定呀!

纵观这两位廉洁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得出:人并非生而拥有廉洁,但廉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让我们从小培养廉洁的品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廉洁之花在你我之间盛开。

篇二:

中华传统廉政文化是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数量众多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和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承载中国廉政文化的根本基石,有根才有干,有源才有流,根深干壮、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深深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充分认识其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对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助益。

当代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廉政文化”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凸显了它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廉政文化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文化实践,也是新时期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基础性课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既要保持民族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

一是以爱国、民本思想统领廉政文化。爱国和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民为本思想。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出发点是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体现了新时期的爱国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新的“民本思想”,它们与传统的爱国和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其根本出发点还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强廉政建设文化也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以爱国和民本思想统筹廉政文化建设。

二是以淡泊名利的美德引导廉政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儒、释、道三家,其中有许多做人的美德。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等,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为人观念和价值取向。把传统的道德观念同当代廉政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推己及人,做到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取向。

三是以健康科学的理念倡导廉政文化。我国古代出现了包括家训在内的蒙书以及清言小品,其中很多涉及到个人修养和生活方式问题。蒙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都道出了勤俭的必要。由于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当前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畸形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奢侈浪费、骄奢淫逸等现象屡见不鲜,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社会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的发生。因此,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应该大力倡导“勤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传统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作用,更好地感化、优化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使其树立拒绝腐败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

弘扬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必须和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必须贴近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氛围。用“扬弃”的辩证思想来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当下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消除传统廉政文化与当下社会的隔膜和疏离感,通过去伪存真的研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并进一步打造整个社会反腐败的文化氛围与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