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理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 ⑴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教学重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请同学背诵《荀子·劝学》。
(2)用幻灯出示《荀子·劝学》中的片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背诵或出示材料后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荀子·劝学》
请同学们思考:
①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右下角老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与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l)什么是量变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什么是质变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100C ≥100C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准确掌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可见,“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显著”是质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过必须注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关节点。质变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把握质变这一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3自然段至第128页第1自然段。
教师提问:
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
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单位数的变化的,并且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8页第2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看看教材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什么?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
(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音乐符号1、2、3、4、5、6、7,本身并不表达什么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26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且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
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 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9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已经于20xx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雄姿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教材上举的宇宙速度的事例和黑格尔的这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请同学思考第129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
课堂总结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并且,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下面是在逆境中成长的
在逆境中成长的励志经典名言精选1
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5、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8、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9、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1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1、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2、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3、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5、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6、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0、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1、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23、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2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6、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7、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8、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9、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30、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31、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2、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在逆境中成长的励志经典名言精选
1、遇到问题说这是我的责任,你就立刻成长。
2、私下说公司不好又在公司上班,等于出卖自己。
3、看一个人看他的.本性,本性好的话他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本性坏的话他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4、老板创立公司是建立一个平台帮助员工实现他们的梦想,顺便再实现自己的梦想。
5、公司是枪,员工是子弹,老板是扳机。老板一扣扳机,子弹指哪打哪,这种公司铁定有发展。
6、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
7、成功者都是引导事情的发生而不是等待事情的发生。
8、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承担责任。
9、最珍贵的不是能力而是主动。
10、凡是在这个世界上有成就的人,最后比的就是影响力。
11、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我即将得到更好的。
12、人不喜欢被管但很多公司拼命的想去管理别人。
13、不要把别人的关心帮助当作理所当然。
14、为了让自己未来有出息,我愿意面对任何挑战。
15、爱的八个境界:爱自己爱伴侣爱家族爱公司团队爱社区爱民族爱生灵万物。
16、如果一个人每天不能自我反省的话,你教再多的方法都是背水车薪,所学非常有限。
17、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懂得付出懂得吃亏的人。
18、员工所关心的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自己的目标。
19、一件事经过视觉听觉触觉思考,不断的重复就能把它的能量变大,能量变大就能把一个梦想变成现实。
20、一个人能用很多人的智慧他必定会成功。
21、所有男人的不幸就是不够勇敢,所以要激发员工的行动力就是化解他们心中的恐惧。
22、没有不可能的事儿,只有不做的事儿。
23、遇到问题就说是别人的问题,代表你立刻原地踏步。
24、公司请你来就是解决问题,否则你立刻失业。
25、成长就会出丑,出丑才会成长。
1、守株待兔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掩耳盗铃。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都属此意。
3、刻舟求剑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7、审时度势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8、对症下药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
解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
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
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13、竭泽而渔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是一种违背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14、看相知命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15、故步自封
解析:这个成语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属此义。
16、水滴石穿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