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初中时期的学生收舍与得的人生哲理是提高
有个朋友,她从不翘课,积极参加活动,还做了某社团的社长。有一天半夜她突然找我聊天,说过两天要去主持迎新晚会,除了主持还要表演节目,可又要准备
另外一个朋友,只能用忙碌来形容他。他的电脑里放满了各色各样的公开课和电子书,假期又马不停蹄地去上海念托福,书桌上必有GRE的红宝书,成绩也很优秀。有一天他说,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现在学的专业在将来有没有用,再忙心里也填不满。我问他那有没有想做的事情,他说有,可是想做的太多了反而不知道应该从何开始。他想去考研,又想要在国内先考几个证,想出去旅游,又想要待在家里把新买的书看一下。
这样子的人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看似忙碌的生活却不一定热爱自己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力不从心。出去旅游却迟迟决定不了目的地,书店买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目踌躇不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选择像是要把一个人压垮,忙碌的生活未必充实,专注的生活才能追求。
好友去日本留学前的谢师宴,他在台上说这几年来其实他一直很纠结,他喜欢摄影喜欢画画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时候必须选一个。后来他想为什么他可以是A,可以使B,却偏偏不能是他自己。如果选择画画在别人眼里是那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的话,那我就尽我全力把这件他们看来不靠谱的事情做到最好。
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我在阿信的浪漫的逃亡中看到过,在大C写给我的同学录里看到过,听起一个朋友这么说起过。
可是如果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不知道怎么衡量它们之间的重心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后来赖明珠老师在写给阿信的序里这么说:就怕多才多艺的人,想做的事,实在太多,偏偏每件都还做得不错,还真烦恼。然而不管是放弃,割舍还是背叛,却都是不但不得不,而且必要的选择。
我承认很多情况下我都是个随便的人,但对于某些事情,我很执着很倔强甚至固执倔强得很可怕。我对于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抱有兴趣,却只对某些事情达到了热爱的程度。曾经我也以为自己可以在很多事情中衡量的很好,可以既做着这件事情,又能在另外一件事情游刃有余,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全心全意去做的。我们的生命有限,人这一辈子会做很多事情,有几件事情能做到想要的完美呢?
选择做一件事情,做你最喜欢的事情,把其他的都抛开。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想要做到的极致,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梦想中的最大化。永远不要害怕梦想太大,只有很大的梦想才拥有着你向上的无限可能性。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梦想这东西,也一样。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讲,永远要相信自己可以比现在走的更远,永远不要因为现在所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
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有时没有选择反而是更好的选择,没有退路反而是更好的出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生活在别处,所以我们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一份兴趣,我们总认为我们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这件事情不行换件事情做就行了,所以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可即便你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也做不到无可替代的程度,到头来你也只是在Average上下徘徊,怎么也没能到你想要的层次。
所以试着去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在乎外面的掌声。选择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做,把它当成你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在这件事情上做到最好,而不是去不断尝试着别人看来很好的。还是那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人都是穷怕了才有出息的 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
有一次,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在玩耍时,看到收藏架上摆放着一个花瓶。在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他把手伸进了那个花瓶里。那不是一个普通的花瓶,而是一个印着精美青花的古董。然而,很糟糕的是,当小男孩想把手收回来时,却怎么也拔不出来了,用股市的话来说就是“不小心被套住了”。
小男孩的父母知道后,十分着急。父亲试着帮他拔了好几次,但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便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应急智举,想把瓶子砸碎,好把儿子的手拔出来。可是,花瓶太稀有、太名贵了,父亲难以取舍。
过了好一会儿,小男孩的父亲决定再试最后一次,实在不行,就只能忍痛砸瓶,毕竟救人是大事。于是,父亲对小男孩说:“儿子,你把手伸直,五指并拢,使劲往外拔,就像我这样。”父亲一边说,一边给儿子做撑开掌再捏拢的示范。
不料,小男孩却在这时,大声叫了起来:“不行,爸爸,我不能那样做。如果我松开手,那枚硬币就会掉进瓶里。”父亲哑然失笑,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手拔不出来的真正原因。
故事中的小男孩正是因为舍不得那枚微不足道的硬币,才差点儿毁了一个名贵的藏品。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大多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由于不能舍弃一些小的东西,结果却失去了更美好、更宝贵的东西。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学问。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在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
人刚出生时,只知道取。除了取得生命外,还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取知识,以求内涵;长大后,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性命;年老后,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要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如果仍然嫌重的话,次要的东西便要舍弃。如果再有险境,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
因此,人到老年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常是最先落水坠崖,把自己也赔了进去。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所以,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自尊心很强,想在各个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然而,多年过去后,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离大学问家的距离还十分遥远。他很苦恼,于是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大师听了他的倾诉后,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可能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当他们爬的那座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非常漂亮。年轻人每次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
他们爬到半山腰时,年轻人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他对大师说:“大师,如果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
大师微笑着回过头来,问道:“是呀,那该怎么办呢?”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说:“应该放下。”
“那你为什么不放下呢?背着石头怎么登山?”大师回答道。
年轻人霎时若有所悟,当即放下背上的石头,也放下了心上的“石头”。
大师用实践的方式让年轻人明白了人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如果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弃,那么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会一无所有。故事中的年轻人如果不及时舍弃背上的小石头,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到达山顶。晶莹的小石头固然漂亮,但那并不是年轻人的目标,而是阻止他前进的绊脚石。
同理,诱惑我们的种种欲望,往往都是人生路途上的障碍。如果我们处理不当,过于贪恋,那么它们一定将妨碍我们过上真正富有诗意的生活。
然而,人们总喜欢给自己加上负荷,不肯轻易地放下,自谓为“执著”。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一分痛苦的爱……到年老时,才嗟叹人生的无为与空虚。
下面有一个故事:
传说,有一种小虫,每遇到一物就取来负于背上。越积越重,但又不愿意放下一些东西,终于被压趴在地上。
有人见此,便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负重。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爬起来后又继续前行,遇物又取之背负如故。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放弃。比如,在淘金的过程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追求,得到的却是安心和快乐;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在生活中,学会遗弃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心胸自然会坦然,也会活得更加简单,更加洒脱,更加自由。
笑看生活
有一次,亨利·克莱在走廊上遇上一位曾相识的夫人。
这位夫人望着他,笑着问:“您大概不记得我的名字了吧?”
亨利·克莱鞠了躬,表示歉意,说:“是的,夫人,我记不得了。因为在我们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相信:您的美貌和教养会使你很快改换姓名的。这样,我也就毋须记住你原来姓什么了。”
文/龙春华
感悟:漫漫人生中,苦难并不可怕,你也无须为挫折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还在燃烧,你的人生旅途就不会中断。所以你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的曲折与磨难。当你走过世间的繁华,阅尽世事,你就会幡然醒悟: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处心积虑,也不需要忍受过多的痛苦,自古万事难得圆,好也随缘,赖也随缘,再苦也要笑一笑!文/单眼老表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丰盛!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人世间就是这么奇妙,你又何须苦苦追寻一个目标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舍得某种精神,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而有些人就是为了两片薄面而争,为了一条贱命而战,一身虚荣,一身醋味,值么?累吗?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谁走进你的生命,是由命运决定;谁停留在你生命中,却是由你自己决定。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
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
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
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
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
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
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
舍得红尘,得到的是天尊。
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到大;
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