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着,不可与其谋事。
观点解析:爱贪小便宜的人,绝不能和他有钱财上的来往。因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私心很重,占有欲太强,对财务看的比命还金贵。在和其相处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你根本不在意的一点钱财和物品,而对你耿耿于怀,健生怨恨。
然后你就一脸懵逼:我靠,这家伙怎么不理我了?我哪里得罪他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人,不仅不要有钱财上的来往,最好连朋友也别做,点赞之交到顶了。
疑心太重的人太可怕了。夫妻之间因为多疑而吵架、打架、找侦探跟踪偷拍、到最后说拜拜的.大有人在。既然不信,何必苟且?既然相爱,何必怀疑?朋友之间不信任,千万别一起共事、创业。否则就会两人各执一词,总认为自己更厉害,谁也不服谁。一件事情拖了很久也找不着落地。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双方都死的妥妥的。
第二,身心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观点解析:这是左宗棠二十三岁结婚时,挂于婚房的一副自勉联,也是其一生的信条与写照。前半句讲
画风一转,到了现代,我们的上联是:”没钱没房,心疼自己“!
后半句讲读书。即使和古人不曾见面,却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达到与古代智者精神相通的境界。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可这样的境界又有几人达到呢?
第三,无事时不可或倦,人贤者视其自修。
观点解析:没有事的时候不可偷懒倦怠,要珍惜时光多读好书。贤人能士,主要靠自修自学,并非天生或老师教导。不是有句话说:”业余时间决定人的差别么“?
上课、上班时,大家接触到的知识和内容都差不多,如果能好好利用业余时间补脑,笨鸟也会变成凤凰。拿个奖学金,优秀员工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第四,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观点解析:即使处于逆境,无钱无势,也要保持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也就是所谓的”人穷志不穷“!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总为自己的贫穷和逆境而感到自卑,你又如何能指望别人能高看你?相反,这只能助长他人的嚣张气焰。不管别人地位多高,多富有,你并不求他,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所以,请果断、勇敢的对羞辱你,看不起你的人说”狗带“!
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一个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礼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即使赢得了事业也失去了民心。简单来讲,你期望高高在上的人怎样对你、怎样处世,当你变成高高在上的人时,你就应当遵循同样的方式。
第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观点解析:人生总要面对和经历很多的磨难,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努力越过山丘的都是好汉子;自怨自艾,动不动就来个葛优躺的都是娘炮!
取得成就时,遭人妒忌,甚至背后捅刀子,也都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若是没人嫉妒你,你能说明你是一个平庸的人。所以不怕嫉妒,你怕你没有让你嫉妒的资本。
第六,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风故人。
观点解析:读到不曾读过的书,就像得到了良师益友一样一见如故;读到自己曾经见过的、倾心的书,就像在他乡遇到了故人。读书还要来个比喻,分门类别,可见左宗棠对读书的态度多么端正,字里行间也体现出其对书如饥似渴的喜爱。
第七,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观点解析:宁愿对自己狠{节省}一点,也要对别人厚道{大方}一点,{自己的}一切都要从简,切不可随意浪费。这是珍惜福泽,保持家业不败的方法。这也是左宗棠的持家之道。
在风气污浊的晚清官场之重,左宗棠也确实这么做的。他当了二十多年总督,每年仅养廉银一项就有两万两之多,可他临终时的全部家产只有两万五千两。其中百分十90的财产,都被他“化私为公”了,捐献给灾区、教育、甚至用于军饷了。与他地位相当的李鸿章,”绝世时有四千万两,期间的差距之大耐人寻味。
第八,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观点解析:这是左宗棠的一副
所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志存高远;不攀求高官利禄,随缘就好;不求生活奢侈,但求平淡是真;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则是说,看问题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做人应低调处事,高处不胜寒,枪打出头鸟;做是该留有余地,多结善缘,路才能越走越宽!
1、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2、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
3、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子兵法》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5、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6、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洪应明》
7、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8、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曾国藩》
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10、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罗贯中》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12、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曾国藩》
1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4、村夫硬似铁,光棍软如棉。——《增广贤文》
15、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
16、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增广贤文》
17、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增广贤文》
18、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
19、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冯梦龙》
20、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
21、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洪应明》
22、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4、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罗贯中》
25、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26、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2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29、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道德经》
30、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
3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洪应明》
32、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33、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辛弃疾》
3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3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3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3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
3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39、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孙子兵法》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
41、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4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
43、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
44、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
4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46、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4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48、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罗贯中》
49、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50、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增广贤文》
5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52、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曾国藩》
5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5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5、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曹雪芹》
5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
57、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5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59、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洪应明》
6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61、江山雨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罗贯中》
62、清风两袖朝无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6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6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65、醉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
66、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
67、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增广贤文》
68、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增广贤文》
69、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孙子兵法》
7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
7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7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73、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张岱》
74、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谭嗣同》
7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7、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
7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7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80、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
8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8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83、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84、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增广贤文》
8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
86、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罗贯中》
8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8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89、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9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9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92、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
9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9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95、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
96、凡物皆有可观,若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
9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98、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施耐庵》
99、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谭嗣同》
10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01、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增广贤文》
10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03、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10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贯中》
105、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10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07、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冯梦龙》
10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09、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增广贤文》
110、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增广贤文》
111、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曾国藩》
112、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白居易》
113、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洪应明》
114、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增广贤文》
115、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
116、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
117、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
118、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施耐庵》
11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1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21、红粉易妆娇态女,无钱难作好儿郎。——《增广贤文》
122、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
123、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
12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道德经》
12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126、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2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28、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易经》
12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130、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曹雪芹》
13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
13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
13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13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35、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
136、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增广贤文》
137、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38、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曾国藩》
139、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2、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梁启超
3、重精神,贵德育。——梁启超
4、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5、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6、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梁启超
7、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
8、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
9、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梁启超
10、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
11、重人者人恒重之,侮人者人恒侮之。——梁启超
12、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梁启超
13、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梁启超
14、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15、竞争者,进化之母也。——梁启超
16、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梁启超
17、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梁启超
18、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19、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20、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梁启超
21、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22、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梁启超
23、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梁启超
24、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梁启超
25、学其所用,用其所学。——梁启超
26、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梁启超
27、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梁启超
28、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梁启超
29、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30、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31、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梁启超
32、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梁启超
33、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
34、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梁启超
3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36、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37、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8、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梁启超
39、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40、过渡时代,必有革命。——梁启超
41、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梁启超
4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3、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梁启超
44、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梁启超
45、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梁启超
46、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梁启超
47、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梁启超
48、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49、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
50、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梁启超
51、然因果关系,至复赜而难理;一果或出数因,一因或产数果;或潜伏而易代乃显,或反动而别证始明。——梁启超
52、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梁启超
53、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梁启超
54、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梁启超
55、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梁启超
56、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梁启超
57、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梁启超
58、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梁启超
59、相思树下说相思,思君念君君不知。——梁启超
60、自由者,权利之表证也。凡人所以为人者有二大要件:一是生命,二是权利。二者缺一,时乃非人,故自由者亦精神界之生命也。——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