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对联是对联的一种,将数字巧嵌于对联中。数字与文字对联交相辉映,将数学演算引入对联之中,能启迪人们的思维智慧,激发读者的兴趣爱好。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
上联叠用“一”字,“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释迦牟尼。
此联为后人写三人谈儒论道流连忘返而且留下言谈三笑的故事。联语以一对三,工整独到,境界优美。作者善于从驳杂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谐的艺术体裁,有巧夺天工之妙。
利用数字法制作对联,可以有多种技巧,如相加、相乘、递升、递减等。下面两联,就分别采用了数字的加減运算和乘除运算: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
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作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
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数字对联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屿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人郑板桥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8.清朝林则徐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对联中的数学
(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
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数字春联
一、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
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二、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中什么东西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内卦三爻外卦三爻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随身四尺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三、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人郑板桥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8.清朝林则徐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集锦【1】
1.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5.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9.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0.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1.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2.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
13.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4.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15.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6.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7.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1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9.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20.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21.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3.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4.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5.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6.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37.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8.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9.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45.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46.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中国谚语
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集锦【2】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3.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4.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5.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6.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7.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8.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卢梭
9.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 饥寒。——萨迪《蔷薇园》?
10.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3.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14.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9.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20.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