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我喜欢的一句格言课堂实录 正文

我喜欢的一句格言课堂实录

时间:2025-07-09 08:26:0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

“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爸爸)

B: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让我们再来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体会。

3、汇报交流。

(1)“得意”

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再读句子。

(2)急切、不理解

读句子:“爸爸!为什么?”

(3)委屈、难受

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4)乞求(换个词)

(5)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

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

(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

4、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5、分角色读对话,或者表演对话内容。

6、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

(体会到父亲要求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10、11节,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2、投影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读读这句话,有问题吗?

(2)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3、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

4、小结:真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5、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3、再读启示,铭记在心。

五、布置作业。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

2、摘抄文中描写月色的优美词句。

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无可奈何、恋恋不舍

获得启示

点评:

本文的教学,首先在设计上有所创新。抛开了以往逐段阅读的教学设计,努力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直接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以“我”获得的启示为突破口,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感悟、解决。其次,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突显学生的认识活动。默读自学、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交流、进行超文本解读,这些丰富的形式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断深入,认识结果不断完善。

教后小记:

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一、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

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学习的难点,启发学生就“启示”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解决问题。逐步解决学生的问题“放鱼是对的,不放就是错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懂,可为什么我做起来却很难呢?”“为什么说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呢?”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在学生讨论后,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由于时间关系,还省去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就让学生带着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课堂。应该说,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含糊的,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授。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这在课堂上显得薄弱。

一、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名人名言大聚会为主题,引导学生收集积累名人名言,理解这些名人名言的含义,并通过自创名言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力。

二、案例实录:

准备工作:

1、发动学生从各种途径搜集名人名言,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

2、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3、每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受到的启发写出

4、设计制作书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在不同场合说的一些精练的语言能给我们许多启发。这就是名人名言。现在的人们在使用中,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有的劝人勤勉学习,有的叫人奋发向上今天这节课,我样就起走进这名人名言的世界。

(二)七嘴八舌谈名言:

1、课前,小朋友一定搜集了不少的名人名言。你最喜欢的是哪几句呢?为什么?

2、生1:我在恒山路口找到了这样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它告诉我要为祖国的强大而学习,所以我非常喜欢。

3、生2:我从书中找到了韩愈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作 。读了这句名言,我深刻地懂得要勤奋学习。

4、(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师:你看,别的小朋友也等不及了,那么就把你搜集到的.名人名言告诉给你的同学吧!

5、第一次四人小组活动。

(1)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可以提问,可以点评。

6、全班交流,各小组选 代表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并进行适当点评。

7、生1:我们组一共搜集了五十条名人名言。其中这几条是我们喜欢的。(投影仪出示)

8、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

9、生2:我们组和第五小组一样,收集了很多条名人名言。这几条是我们喜欢的。因为它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0、师:谁和他们一样也喜欢这些名言。(许多学生举起手来)喜欢的话就大声地朗读一下。

(三)千方百计记名言:

1、大家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成功能够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启发。现在我们就比比看谁哪一组记的名言多。

2、第一关:心领神会(根据意思说出有关名言)

(1)师:请各个组合作,说出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各组开始活动)

(2)师:哪一组先来说一说呢?

(3)小组间交流:

A:我们组找到了一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B、我们组搜集到了两句: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师:第一个回合,每六组表现不错。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回合的比赛:请说出告诫我们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的名言。(各组继续开始活动)

(5)小组间交流,学生找到下列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时晨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3、第二关:对号入座(根据名人说出他的名言)

(1)师:在第一关的比赛中,每二小组后来者居上,那么第二关的比赛中又将怎样呢?(教师出示以下名人的画像:高尔基 周恩来 列宁 毛泽东 宋庆龄)这五位名人都是我们在语文书中接触过的,请各个组任选一位名人,说出他的名言。(各组开始活动)

(2)全班交流活动结果,教师小结。

(四)各显其能编名言:

1、师:大家读了、记了这么多的名言,一定也想试试自己编写一些名言吧!只要有道理,语言精炼就行。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

2、各位同学合作开始编写。

3、全班交流:

(1)生:我和ⅩⅩ同学合作编了一条名言:爱拼才会赢。

(2)生:我们是小组四个人一起编的:第一句,骄傲是失败的天敌。第二句,不努力不成才。

4、师:看来,小朋友们过了一把名人的瘾,想出了这么富有创造性的名言。从这些编的名言中,把你最喜欢的写下来好吗?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五)完成并赠送名言卡片:

1、师:同学们很想将这些名言送给自己的朋友吧,那么我们就把它做成名言卡片吧!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卡片,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名言。

2、学生开始完成名言卡片。

3、师:你准备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卡片送给班中的哪一位朋友呢?现在可以自由赠送,但要注意赠送时说话大方,有礼貌。(学生互赠卡片)

(六)总结:

大家依靠自己的能力搜集了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从名人名言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尝试自己编了名言,虽然稚气了一些,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会有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名言。

三、教学反思:

综观整堂课教学,让人充分领略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焕发出的主动精神、探究热情和合作意识,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无限空间、无限色彩和无限生机。

(一)融入生活,开放课堂,让综合性学习成为拓展学生语文生活视界的窗口

虽然我们早已熟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哲语,但长期以来我们还仅仅是当作口号面已。语文教学的相对封闭,使语文教学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语文教育资源。新的语文课程新辟综合性学习领域,得要目的之一即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入生活,又把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学生在本堂课之前去了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集,有的甚至在街头发现的名言,这就构筑了语文生活世界,成就了这堂语文课上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发展。

(二)关注差异,尊重自主,让综合性学习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朗朗晴空。

长期以来,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化的教学,局限了学生和教师多向度的交往和互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教师往往失当的主导所决定,被教材所决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主体性何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与生俱来就不完全相同,他们个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体,教学必须尊重、适应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选择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让学生自编名言 。 这种选择性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划一的教学转向了个别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此外,教师也非常注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真正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境界,就必须充分尊重并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教学要求:

情感与认知: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贪得无厌”是愚蠢的,使不会得到幸福的。

技能:理解国王思想变化的句子,找出感情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有层次地反映人物感情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贪得无厌”是愚蠢的,使不会得到幸福的。

教学难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

1、什么是幸福?

2、你认为“最富有”的人是否就是“最幸福”的人?

为什么?

3、希腊国王麦得斯是怎样认为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点金术》。

板书课题:

       点金术

二、深入理解:

1、默读并思考:麦得斯是否认为“最富有”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为什么?

2、学习重点语句

(1)出示句子:“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

“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

(2)男、女生读句子。

(3)为什么麦得斯说“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理解“贪得无厌”的意思。

(4)理解“愚蠢”的意思。

(5)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可加词、换词,但意思保持不变。

3、小结过渡:

为什么麦得斯的想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他会认识到最富有并不一定最幸福呢?我们继续来学课文。

三、深入阅读,理解内容。

1、默读并思考:哪些地方看出麦得斯觉得富有是幸福的?哪些地方看出麦得斯虽然富有但并不幸福?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层次地写出了国王从“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的感情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理解为什么麦得斯很富有但一点也不幸福的原因。)板书:

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

3、你能用这些词语中的两三个说几句话吗?

4、句型练习:麦得斯

5、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6、最后麦得斯是怎样获得幸福的?

四、整体阅读,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到底什么是幸福?

五、积累延伸:

1、老师这里有一些名人对幸福的理解,你们想不想知道。

2、出示名言:

(1)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里(俄国作家)

(3)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雷锋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点金术》这则神话故事,在麦得斯的身上,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幸福并不能靠金钱去购买,而需要我们自己靠劳动去争取,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希望我们同学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板书:

点金术

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