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了三四十岁之后,头脑中一定会有各种世俗的看法、固有的观念,有各种各样的污染。正是这种污染使我们的生命不再年轻,让我们丧失了许多的创造力和生命的生气。人们开始担心失去已有的名誉、地位和各种关系的资源,要放弃这些东西,让自己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正是这种担心和可怕,越来越使人变得世俗,阿谀奉承、不求上进,千方百计地在讨好着这个世界,一步步地失去着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失去了人性中最有创造力的东西。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大学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这位校长就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去农场干活,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说几句话,都感到很兴奋。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了一个涮盘子的工作,只工作了四小时,老板与他结了账,对他讲: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这位校长回到哈佛后,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但感到换了另外一个天地:原来在这个位置上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荣誉。这三个月的生活,重新改变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让自己复了一次位,清了一次零。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放弃自己已有的东西,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几年前,我们几个年轻人下海、办公司时,借邓公南巡的东风,让我们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舞台”。短短的几年,资本规模迅速扩大,在商界也成为人人都在议论的奇迹。伴随而来的是各种荣誉、拍马屁、合伙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作为三十岁出头的人,应该摆脱这种状态,要离开这个公司,重新把自己放在最原始的状态,让自己重新开始。另一个原因是在此之前,有人把我成功归结为运气好,并定量地总结了六个好运气。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成功似乎不是来自于权势,必然就是来自于好的运气。我更看重的是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自己重新成为一无所有的状态,锻炼自己的能力,证实自己的能力。
刚一离开,许多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合伙人给我开了一个批判大会,主题是正本清源。我马上提出抗议,这位合伙人也很坦率,对我讲:“把你的名字借我,我骂你一年后,等我的`威信树立起来后,等公司稳定后,我再也不会骂你了。”似乎是我的错误,我太吝啬,一个小小的名字都不愿借给别人用一用。胆小的同事不敢与我往来了,见风转舵,拍马屁的小人更是远离我而去。白天我并没有感到有多痛苦,但每到晚上,总是不断地重复着一个梦,梦见许多人在流泪,不让我离开,在不断地喊叫:“我们需要你!” 我也在不断地流泪。等到醒来后,总是发现枕头上有不少的泪水。
最近,我把这个梦讲给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解释说,做这个梦不是他们需要你,而是你太孤单了,你需要他们。这个梦重复了许多个夜晚,终于有一天,我病倒了,流了一身的虚汗,休克倒在了卫生间。等我醒来后,体力有些恢复,我打电话给在国外的老婆,她马上通知在北京一位姓王的大姐来照顾我。这次经历,对我的心理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真正勇敢地让自己回到了人性最原始的状态。心理强大了,意志变得坚强了。
每个人今生最大的任务:
就是成为自己、
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这是生命给与每个人,
最美好的祝福。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当我们不快乐时,我们既不想加入别人的快乐,也不允许别人是如此的快乐;
当我们单身时,我们就觉得别人的恩爱是一件刺眼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幸福,我们就会诅咒看起来非常幸福的人、事、物,我们总能从上面发现不完美的地方,然后紧盯着不放;
当我们内在有限制,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由;当我们内心有评判,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在;
当我们没有成为自己,没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也就不允许别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比如:你在一个有着“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中长大,从小你就被教育:作为女人是不好的,是不幸的,女人没有男人好,女人就应该付出、受苦。
那么当你生了女儿,也会这样教育女儿,让她受同样的苦,或者更多苦,你会不允许女儿享受身为女人的快乐与自由。
或者:如果你小时候经常因为出去玩挨打,长大后你也会不允许孩子出去玩,你同样会打他——因为你被这样对待了,你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没能成为自己,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带着满身的枷锁、制约、限制、抵抗,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投射到所有人、事、物上;
我们不允许超出我们观念的人、事、物存在,我们会不停的批判,不停的去控制。
我们今生最大的任务就是成为自己、活出自己。这是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的最大的贡献,也是最棒的事情。
只有当你成为你自己,你真正的.自由、快乐、幸福了,你才能允许别人自由、快乐、幸福。
一个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内在充满了允许和自由,快乐与和谐,他会允许一切事物在身边自如的发生,因为他始终安住在自己里面,无比幸福。
——Tomi Enn
如何成为真正的自己?
既然“成为自己”,是我们每个人今生最重要的事,并且,“成为自己”之后,好处是如此之多,那么——如何成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呢?
答案是:当你开始“觉察”,你就能打破束缚!
我是谁?
这是最最重要的问题,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简单。
观察你与人们,以及与情境互动的方式,不要抗拒与响应,当你熟悉了这个过程,你就越来越能够觉察自己的念头、意见与判断,然后与它们保持距离,并且在每一种情境下都能维持平静。
当你能够观察,而不将任何情境贴上好或坏的标签的时候,你就能将自己自由释放。
你本身就是足够好的!
然而,念头、信念、意见与判断是不完美的,这些干扰与局限我们的程序与记忆,就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们通过社会与我们的经验,输进我们的意识里。
当我们开始觉察到自己——
并不只是“记忆”的时候,
我们就能够开始观察,
并且渐渐的不再被:
“限制”和“结果”所捆绑,
回归到最初的完美状态。
不幸的是,我们最普遍的运作方式,就是完全无察觉的认定:我就是“记忆”:我就是他们说的这样,我就是如此糟糕,我无法改变。
我们根据外在的环境、家庭教育变成了某个样子,并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原貌。
结果,我们就任由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环境与外在的因素来定义我们的认知。成为了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甚至丢掉了自己。
学会真正的欣赏自己
当你开始欣赏自己,所有的美好都会回到你的身上。
为了发现自己和神性、内在平静的连接,我们需要回归实相,并且心领神会地知道,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
这也将让我们成为自己,并开始存在于信任与灵感之中,在此,所有完美的时刻都会回归到我们身上。
当你停止按照自己所处的外在环境来定义自己时,你将接收到更多自己无法想象的东西。
一旦你回复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开始欣赏自己,人们也就更能欣赏你。人们将透过你的爱而认识你,并且尊重你与你的自信。
他们对你的认可,与你的学历或你所拥有的东西都毫无关系,就仅仅与你本身有关。
这项方法既简单又顺理成章,一旦你开始释放自己,你将注意到自己不需要对人们说太多话,他们就已经开始好奇地向你探询:
“你究竟对自己做了什么呀?你都做了些什么呢?你看起来有些不一样,好像年轻多了!”
当你成为自己,你才会允许别人
玛莉安娜·威廉森 (Marianne Williamson) 曾说:
“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匮乏,相反的,我们那最深的恐惧存在是因为我们无比强大。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那个光明让我们感到害怕至极。”
我们常自问:我怎么可能是聪明、优雅、英明与伟大的呢?事实上,我们为什么不是呢?
你正是上天的孩子,是你把自己贬低了,这样会让你无法在人间有所贡献。
如果只为了让别人在你身边感到安全些,所以就让自己萎缩变小,这样想实在是太愚昧了!
我们生来就是要彰显上天的荣耀的,而这荣耀正在我们里面,这不只在部分人里面,而是每个人都有。
当我们让自己内在的光亮闪耀,
我们就会允许别人也这么做。
当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被解放出来,
我们的存在也会同时解放了其他人。
当你成为你自己之后,
你享受了内在的自由、幸福、和谐,
你就会允许别人,
也成为他们自己。
学会为自己“清零”
让自己”清零“,清理自己的内在。
一开始或许有些困难,但一旦你有了觉察的经验,也就是回到了零的状态(没有意见、判断与期待),你就会想要经常回到那个状态,哪怕只是灵光一现。
当你越是经常练习,就越容易保持觉察。
当下一个记忆又开始播放,它会迫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觉察,正因为如此,你必须给自己下一个机会继续练习觉察并做你自己。
渐渐地,你就会觉得自己像小孩般地自由,只观察与赞叹这生命的奥妙。
到了一定阶段,相较于毫无觉察的状态,反倒是保持觉察状态与做自己变得更容易一点。
一旦你开始练习,你的身心就会记住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也会常来找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放掉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就时时刻刻都能到达宁静与喜乐的状态了。
记住:
你正在追求的安全感与快乐,
并不存在于你所拥有的那些:
物质、学历与关系中,
它比你想象的那些,
都要来得更加容易。
绝对没有外在的东西能够让你变得更完整与完美。
任何你现在认为必要、且可以向外求的东西,都只能让你感到短暂的兴奋。
这只是一种依附关系,迟早都会消失,或者让你对它们渐渐失去兴趣,而且你可能还会因此受伤。
让自己自由!
去好好的看向你的内在,去内在寻找你生命所需的一切真相!
也许那些已经在这条路上开始探索的、享受着“成为自己”乐趣的人,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告诉你:去发现你自己的好、去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
而你只需要去信任,去行动!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它们都在哪里呢?
就在你的内在!
有这么一句话:
你做的越对,背后说你的人越多;
你过的越好,背后讥讽你的人越多;
你变得越强,背后打击你的人越多。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活的`坦荡,自己和家人每天都能幸福下去就足够了。
我们的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不要让过去的烦恼成为现在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时间长了里面难免会有沉渣。时时清空心灵的沉渣,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忘记的要忘记。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刷新自己,这样才能收获满意的人生!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
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
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因为失去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它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
舍得舍得......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清零的人生才能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