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思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袁牧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要想生活得快乐,就必须热爱生活。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谁的思想最丰富,感情最纯正,行为最高尚,谁的生活就最充实。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知识是勤奋的影子,汗珠是勤奋的镜子。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煊
13、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颜元
1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15、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16、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
17、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
1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联壁》
19、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2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2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26、人生,对痛苦的人来说,是漫长的岁月;对幸福的人来说,是短暂的片刻。
27、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郑燮
28、人生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0、我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31、脑子不用不聪明,身体不练不结实。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3、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采,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6、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38、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
39、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40、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4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业精于勤,荒于嬉。
45、不登高山,不见平地;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4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7、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
48、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4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0、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胡达源
5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得到完全的人格。
55、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 王诗月
56、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王文雯
57、相信自己,一切皆好 魏丽萍
58、学会放弃,学会选择 马 静
59、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后悔 赵 玲
60、机会总会带着危机面具出现,永不言弃 徐 娅
61、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任雅茜
62、奋斗两年,幸福一生 刘 芳
63、态度决定一切 蒲 玉
64、我的未来困难多,所以我在不断改变自己 刘蔓蕾
学生人生格言
1、沉思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袁牧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要想生活得快乐,就必须热爱生活。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谁的思想最丰富,感情最纯正,行为最高尚,谁的生活就最充实。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知识是勤奋的影子,汗珠是勤奋的镜子。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煊
13、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颜元
1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15、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16、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
17、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
1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联壁》
19、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2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2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26、人生,对痛苦的人来说,是漫长的岁月;对幸福的人来说,是短暂的片刻。
27、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郑燮
28、人生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0、我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31、脑子不用不聪明,身体不练不结实。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3、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采,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6、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38、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