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目的
1.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 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 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 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 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 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 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
(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 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 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 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 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 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 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 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 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 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 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 诸位
37. 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 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 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 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 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 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 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 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 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 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50. 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
1. 教育就像航海一样:是船的帆和风给船以动力,教师的作用只是掌舵,指导船的航行。(美)耶胡迪·梅纽因《教育杂谈》
2. 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假如他装作一切都知晓的样子,那么你们宽恕他就是,但不要相信他!相反地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你们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们爱戴的。(德)凯斯特纳《开学致词》
3. 上下无材,国之大患也。梁启超《饮冰室全集》
4. 与其为成人造班房,不如为孩子建学堂。(美)伊·库克《献给贫民免费学校的歌》
5. 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法)卢梭《原序》
6. 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给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法国)雨果《九三年》
7. 良师方能启睿智
8.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信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9. 师严而后教尊。欲尊乎教,在严其师。欲师之严,在重其位。(宋)张方平《凡资任子弟隶名国子监立格试业补用论》
10.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1.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2. 不要教死的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丁肇中《加州伯克力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3. 凡诲人者必先自省,知己之学已至,乃可诲人。(明)钱琦《巽语篇》
14. 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陶行知《知行集》
15.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法)卢梭《爱弥儿》
16. 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鲁迅《鲁迅如是说》
17. 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英)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18. 笨拙的教师只教真理,聪明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德国谚语
19. 教导智慧人,他就越发有智慧;指示义人,他就增长学问。《箴言》
20. 人才出于教育。康有为《中外名人言论集》
21. 已方昏昏,而欲人之相从受学而昭昭,岂非一极不正当之教师耶。(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哲理》,《理想国》
22. 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德)尼采《1888年都灵通信》
23. 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4.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英)斯宾塞《教育论》
25.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知行集》
中国有句俗话:“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说的是为人处世不要只从一面去想,而要注意替对方想想,换个位置想想。只要能设身处地地看问题,就容易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理解,达到谅解。
有句俗语讲“天若有情天亦老,水能随遇水常流”。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心平而气和,不能犯肝火、生大气。
我们的人民一不懒、二不笨,我们的祖国在悠久的历史年代里,经济文化曾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外国人能办到的,祖先能办到的,我们能说办不到吗?我们要有这个志气,不能妄自菲薄。
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
要叫别人看重自己,首先自己看重自己。
你不要首先研究别人为什么看不起你,而是要首先研究你为什么叫人看不起。
大脑这个东西越用越好用,越用越聪明。有的人之所以本事小、办法少、进步慢,主要原因不是脑子笨,而是脑子懒。
所谓“一觉醒来,疑团顿解”,实际上是一夜未眠,冥思苦想。讲艰苦,这种头脑的加工最艰苦。思想上的艰苦,勤于和善于思考问题,是长期训练而形成的。
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认真地了解情况,系统地积累材料,经常地总结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概括、抽象、提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既有系统性,又有创造性;既不离原则,又生动活泼。
琢磨事,必须下真工夫,花大心血,熬夜、吃苦。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同时还要善于琢磨,学会分析综合。认真把情况搞全了、弄准了,把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把关系理顺了、摆正了,把措施具体了、落实了。
学习理论,光读书不行,必须联系实际。离开联系实际,学习理论就失去了目的;离开联系实际,学习理论就失去了动力;离开联系实际,学习理论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学习的成绩如何,不是看背多少书,而是要看实际结果。
一方面,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结合实际,读书的过程就成为研究实际的过程,工作的过程也就成为学习和应用理论的过程。
有些人把学历文凭看得过于神圣、过于绝对,似乎只要有了文凭就有了一切。其实,学历、文凭并不等于知识,文凭、知识也不等于才能,知识、才能更不等于贡献。
什么叫本事?人家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叫本事;人家不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这叫真本事,大本事。
本领、招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脑子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只要处处留心,勤于、善于把实践材料连贯起来思索,进行分析、综合,就一定可以想出新的套套,走出新的路子。
理论上的摇摆性和决策上的主观性,使我们许多工作缺乏客观的、全面的、长远的考虑,使我们许多政策缺乏科学性、连续性。
认为自己凡事都能说明白的人,这个人常常是不明白。若干人就是因为老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最后做了很多糊涂事,这叫做“假明白,真糊涂”。
要处处留心,多问几个为什么。许多事情似乎早就明白,如果问上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而是糊涂;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就会变糊涂为明白,这个明白才是真明白。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情当你没有深入了解时,你可能认为是简单的。一旦钻进去了,你就发现并不简单。所谓“越学越不懂”,“越学越糊涂”,讲的就是这种情形。
哲学也叫“明白学”,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我接触过若干个很不错的同志,工作很努力,天赋也很好,就是在这点上不肯下功夫,工作上常常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干糊涂事。
不要忽视零碎时间,理发、洗澡、散步、坐车等头脑空闲的时候,都可以用于思索;要把零碎的事情捆起来办,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肢解时间;要想方设法挤留出大块的整块的时间,使自己静下来,翻点材料、读点书,系统地想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