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一段证明格言是对的事例 正文

一段证明格言是对的事例

时间:2025-05-02 10:59:03

2017中考语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

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①题目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

(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

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

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

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

3、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⑷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格式是:开门见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论点。此种情况较少。

⑸虽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格式是;①引出论题,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还有一种开头不太多见。先提出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举出一些貌似能证明的.事例或名言,与中心论点截然相反。答题格式是:提出错误片面观点,举出片面事例或名言,为本文树立批驳的靶子,从而引出本文论点。

4、本文/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5、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⑴事例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⑵比喻论证的回答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

⑶对比论证的回答格式是:将和作对比(或从正反双面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的论点,给人深刻鲜明的印象。

⑷道理论证(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的道理论证),回答格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注意:“的论点”,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6、本文/本段用的什么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两种。作用都是证明了的论点。

7、文段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按照谁干什么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

8、文中为什么举作者自己的事例?

答题格式:(1)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文章产生亲切感真实感;(2)事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如果在开头,则接着写:(3)引出论点或论题。

9、“”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格式一:不好。因为⑴“”词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更加符合事实;⑵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回答格式二:⑴该词去掉后语句意思发生了某某方面的变化,与事实不符。⑵去掉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0、为本文/本段补充一个事例。

答题格式: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字数简洁。

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

1、有了朋友的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为了朋友,保护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侵蚀,也是为了朋友。——罗曼。托尔斯泰

2、友谊!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说这个字的时候指的是茶余酒后愉快的谈话和相互间对弱点的宽容!可是这跟友谊有什么关系呢?——法捷耶夫

3、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4、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培根

5、你不要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运时表示好感。只有那样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难。——萨迪

6、一个人不应该与被财富毁了的人交接来往……——居里夫人

7、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罗曼·罗兰

8、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9、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10、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马卡连柯

11、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克伦威尔

12、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养美德。——苏霍姆林斯基

13、友谊的本质在于原谅他人的小错。——大卫·史多瑞

14、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15、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16、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1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8、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19、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20、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21、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22、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23、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24、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25、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另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赛罗

26、我的`朋友,你的语声飘荡在我的心里,像那海水的低吟之声,缭绕在静听着的松林之间。——泰戈尔

27、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28、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29、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伊索

30、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伊索

31、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伊索

32、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33、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培根

34、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培根

35、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36、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37、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38、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培根

39、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40、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4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2、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大仲马

43、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奥古斯汀

44、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45、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戴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润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霍姆斯

46、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

47、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48、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爱迪生

49、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勿轻易答应别人;既经允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50、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爱默生

一.考点归纳:

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题型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

(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点。

(3)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就是论点。

(4)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

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

我们可以用四步“解题技巧”来进行解题: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而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

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3.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例子:

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这个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过程怎样?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

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3)用好连接词。(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5.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常见的作用:引出下(全)文.总结前(全)文.承上启下

(2)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1)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2)引出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开头段的作用的答题技巧:

(1)通过写***事例(引用

(2)通过引用名人趣事(典故.传说.

(3)把**事例(名言)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6.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先看这两断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

两种答法技巧:(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习惯.)

7.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首先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然后在看题干要求你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在搜索你平时积累的论据是否符合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并且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同时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则道理论据。

8.文段中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

答法技巧:用了***论据.证明了***论点。

9.:本文的结构怎样?(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并列式。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往往有分论点。

2)、递进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注意顺序条理)

3)、对比式。正反对比。

4)、综合式。

10.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题技巧:(1)不能。(2)这个词文中的意思是***.(3)删除后的意思是***.(4)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议论文的语言:

1)严密性;2)“但”、“固然”、“诚然”等提示语;3)词语的感情色彩;4)语气、句式(设问、反问、祈使、肯否定陈述.排比、双重否定等)

11.结合生活阅历和自身实际评价作者观点.或谈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此类题目形式虽然开放.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考题一般紧扣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因此.只要我们找到文章的论点并紧扣其解题就能拿到一半分数.再按题目要求.结合自身或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就能将此类题目的分数全部拿下。

答题技巧:(1)论点。(2)结合文段阐述论点的由来。(3)联系实际(用上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4)发出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