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成是的成语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二 、关于诚实名言
1、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2、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3、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
4、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5、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6、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7、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8、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9、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0、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11、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12、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1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
14、巧诈不如拙诚。
15、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16、谁如果失去了金钱,他只是失去了他能再次得到的东西,要是谁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失去了他再也不会得到的东西。
17、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18、凡人立于天地间,遇事必当之以“诚”,而后人始信其为人,乃得有为人之价值。尚诈术者,何能立名建业。
19、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20、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
21、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2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2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24、言必信,行必果。
25、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26、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27、要把金钱置于诚信之中,不要把诚信置于金钱之中。
28、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29、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30、人人需要诚信,人人希望诚信,人人播种诚信,人人收获诚信。
31、诚实,道德之基;守信,和谐之源。
32、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
33、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34、创新是发展的助推器,诚信是和谐的润滑剂。
35、承诺不能带引号,诚信严禁有问号,许愿不妨省略号,兑现务必惊叹号。
36、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37、内外虚假、上下欺诈,没有规矩乱天下;左右诚实、前后守信,方圆和谐治国家。
38、事业参天树,诚信乃沃土。
39、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40、诚信做人八面来风,虚伪处事四面楚歌。
4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42、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43、虚伪是丑恶向美德的一种进贡。
44、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45、信用重于黄金。
46、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诚为本;买卖经商,勤劳致富靠信立足。
47、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
48、人格无价诚可贵,事业有成信当先。
49、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50、当你背叛别人时,你也背叛了自己。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
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
【讲解】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思想颓废、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躯体的死亡,那倒是次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讲解】释:解除,免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让全天下的人们得到利益;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全天下的人们免除祸害。此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赞美。
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
【出处】宋·陆游《跋东坡谏疏草》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事,天下的众人自然有公正的评论,不是哪个人的爱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够改变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讲解】不清心寡欲就无法使志向明确,不平心静气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讲解】意思是:地位高了不要欺凌地位低微的人,富有了不要瞧不起贫穷的人。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讲解】丹青:绘画用的红绿颜料,这里指绘画。意思是:酷爱绘画竟不知道已近年老,视富贵荣华引如过眼浮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出处】清·石达开《入川题壁》
【讲解】肝胆:喻勇气、血性。意思是:我视黄金如粪土,刚强正直的气质如铁一般坚硬。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处】《老子》三十九章
【讲解】意思是:果真尊贵了,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出处】《老子》
【讲解】不拘泥已见,所以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名声远扬;不自夸,所以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不衰。
集众思,广公益。
【出处】《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讲解】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对大家有益的意见。意同成语"集思广益"。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讲解】得死所:得到死得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价值。意思是:哪个人不会死?可贵的是死得要有价值。
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出处】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讲解】士:读书人。耻:羞愧,羞辱。这句话指出了士人有无羞耻之心与国家有无羞辱的直接关系,说明知识分子立身要先知耻的重要性。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处】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
【讲解】孤:孤寒。直:刚直。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是贫困而不得意,何况我们这样身世微寒而又刚直不阿的人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讲解】本心:根与心,喻坚贞操守。美人:喻君王。意思是:以美德贞操自励,不求闻达于朝廷。
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
【讲解】惊:惊喜。疾:憎恨。意思是:见到好人好事如同遇到惊喜的事一般,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讲解】疾:恨。章:同"彰",显著。君子在社会上活动、跟人交往,最痛恨的是名望品德不显著。意谓人的交往,要以好的名声和德行为基础。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讲解】激:冲击。浊:脏水。冲去污水,扬起清水;憎恨坏的,喜欢好的。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出处】晋·陶渊明《拟古》
【讲解】既没:已经死了。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在世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死了以后他的名望还留传百世。
身修然后可以治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诽》
【讲解】然后:这样以后。意思是:自身修养好了,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家治好了,就可以把官府治理好。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格言联璧·从政》
【讲解】勤奋能够弥补天资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意谓劝人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身上与别人相同的缺点。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出处】唐·韩愈《举张甫自代状》
【讲解】嫉:同"疾",憎恨。恶:坏人坏事。雠:同"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恨仇敌一样,看见好人好事如同饥渴求取食物与水那样。
勇不虚死,节不苟立。
【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讲解】虚:白白地。不苟:不随便。意思是:真正勇敢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美德节操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成就的。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关于诚信的成语
1.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2.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3.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4.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5.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6.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7.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8.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0.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11.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2.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13.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14.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15.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16.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17.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18.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1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2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21.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22.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23.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24.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25.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6.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7.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28.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29.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0.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关于诚信的格言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诚信是人生之本。
诚信者,受人爱戴尊敬也。
诚信是友谊的必备条件。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
诚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准则。
诚信是一种美德,会让你更加完美。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诚实守信,快乐人生。
诚信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金钱。
诚信,世界需要你。
诚信创造财富。
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只有种下诚信的苗,才能结出诚信的果。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之耻也。
给心灵一片净土,给诚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与诚信同行。
人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