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8、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2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31、命为志存。——朱熹
3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4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5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5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 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4. 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5. 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6.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9.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0. 其志不在小。
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3. 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4.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15.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史记中
16. 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1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伤感的句子
19.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20. 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21.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
先考虑国家大事,然后再顾及个人恩怨。
至诚则金石为开。—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真诚所至,最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打动。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猛烈的.大风中展现草的刚劲,引申指越恶劣的环境越显坚贞的品格。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宁静修身,节俭修养品德。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晋·陈寿
人谁能不死,为国捐躯,大忠大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
不辞劳苦,默默贡献,至死方休。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
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兰草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消除它的芳香,玉可碎但不能改变它的洁白,金可融但不能改变它的刚韧。引申
指坚贞的品格永不会改变.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接受正确的意见如登山一样的难,接受错误的意见像崩山一般容易。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石头可以被击碎,但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红色。引申指高贵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验而绝不改变。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尊重他人胜过自己,先为别人着想。
不食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
虽穷困潦倒仍保持人格尊严,不接受带侮辱性的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