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下文是有关颜体书法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颜体爱国诗句书法篇1: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颜体爱国诗句书法篇2:
31、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32、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33、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34、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35、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36、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37、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英]萧伯纳
3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
3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
40、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41、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4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俄]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
4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
44、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45、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
4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47、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8、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49、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美]史密斯<美国>
5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5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5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5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摘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关键词:端庄雄伟 气势开张
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参加完书画艺术导论的选修课后,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 阶段。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家”。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可以说是智测无涯,固也无涯,具以风神气者为居上,奸于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奥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当然书法虽然含有抒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如离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点线的本质而进行抽象的文学那样叙述故事,描写内心感情,却和音乐中器乐较为相近。器乐以旋律、和事。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书法艺术尽管书体各异,但其造型的共性都是以点、线条构成单个的表意形体,点、线条或结构单位在不违背文字意义的造型规律的前提下,具有充分的可变性与表现力。
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家,在这些名家中,我偏喜欢颜真卿的风格。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 《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在笔法上用笔方圆并施,苍劲有力,强调藏头护尾,沉着健劲,使点画显得浑厚爆满,挺拔有利,刚劲外露。颜体楷书中最富典型特征的笔画长捺、长撇、长竖,稳健天成。转折处多内方外圆,很多地方不用顿挫折法,而是直接提笔另起笔画,轻松自如。结体宽绰舒展,浑厚雄强;结字上字形端庄,两肩齐平,两侧微外拓,显得丰腴开朗,端庄雄伟,筋骨内含;笔画间的呼应、起伏,信手而出;空间的疏与密、隔与通,随意布置;章法上内松外紧,显得充实茂密,生机勃勃,气韵上通篇气势磅礴,雄浑沉重中有“古拙”味。整篇碑文在雄健中给人以通俗感和亲切感,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楷书碑刻艺术的顶峰造极之作。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不仅了解了一些书法知识,而且在书法欣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见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跟深入地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