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励志格言短小对仗 正文

励志格言短小对仗

时间:2025-05-05 02:47:26

1、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2、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3、林秀峭峰侧,崖高险谷多。

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乘风波浪涌,携手灌丰林。

6、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7、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10、岭高飞玉瀑,滩险见游人。

11、冰川融碧水,波浪化银梭。

12、品美文若饮甘露,读雅诗如沐春风。

1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4、天助自助者,能力出天才!

15、岭高飞玉瀑,湖阔望华轮。

16、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1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8、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19、涛震九霄云,龙腾壮志魂。

2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3、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24、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2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三尺讲台迎冬夏,一寸粉笔画春秋。

27、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过五关,斩六将。

30、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31、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3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4、亲贤臣,远小人。

35、涛振九霄云,龙腾壮志魂。

36、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3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38、龙盘九曲岭,长啸傲天博。

39、峡高升玉瀑,湖阔望飞轮。

4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1、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4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5、十年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4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7、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4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9、春水船如天上行,秋色人似画中游。

50、满招损,谦受益。

51、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52、山峻千层雪,江长万里奔。

5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4、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5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6、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57、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5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9、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60、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十年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2、山峻千层雪,江长万里奔。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岭高飞玉瀑,滩险见游人。

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7、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9、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10、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11、春水船如天上行,秋色人似画中游。

12、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13、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1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5、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16、龙盘九曲岭,长啸傲天博。

17、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19、浮云富贵,粪土王侯。

20、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21、乘风波浪涌,携手灌丰林。

22、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23、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4、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6、冰川融碧水,波浪化银梭。

27、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8、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1、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3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3、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3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7、涛震九霄云,龙腾壮志魂。

3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9、兄弟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2、品美文若饮甘露,读雅诗如沐春风。

43、天助自助者,能力出天才!

44、岭高飞玉瀑,湖阔望华轮。

4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6、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4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9、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50、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5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2、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5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5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55、涛振九霄云,龙腾壮志魂。

5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7、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58、峡高升玉瀑,湖阔望飞轮。

59、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0、三尺讲台迎冬夏,一寸粉笔画春秋。

61、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6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3、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64、一片苦心育桃李,十载流年孕英才。

6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6、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6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6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69、林秀峭峰侧,崖高险谷多。

70、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励志的简短对联

上联:吃得苦中苦;

下联:方为人上人。

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下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联:十年磨剑白刃生寒涔汗泪;

下联:今昔纵毫冰心着意写春秋。

上联: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

下联: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上联:盛世重英才精思放胆千帆争渡惊湘水;

下联:华年逢国考极目骋怀万马竞驰震麓山。

上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下联: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

上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下联: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十载

下联: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上联:德操如帅智体如军问精进诸生谁为健者;

下联:诚信其行恢宏其志创和谐伟业俱是雄才。

上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下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上联:下笔千言凝湘水十里;

下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下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上联:承历史底蕴究天人际理欲上苍穹揽星去;

下联:怀瑾瑜憧憬展卷帙才华即从蟾宫摘桂回。

上联: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下联: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对联的特点

特有性和普遍性

人们普遍认为 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体形式。其特有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 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 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特有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体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相关性和包容性

所谓相关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 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体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体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 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 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 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通俗性和高雅性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体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 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 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体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体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 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体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 铺锦列绣, 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