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一碗粟之知足格言 正文

关于一碗粟之知足格言

时间:2025-05-06 01:50:24

关于知足的名言一

1.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2.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3. 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4.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5.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6.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7.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8.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9.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

10.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训次儿》

关于知足的名言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老子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嵇康

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海伦.凯勒

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巴尔扎克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

----------丰特奈尔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关于知足的`名言三

1.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老子·第四十四章》

3. 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蚊子》

4.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5. 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6. 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生?蒙古帝国大臣 耶律楚材

7.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洪应明,明朝道人 洪自诚

8.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岑彭传》

9. 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

10.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

11、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

13、人最大的财富,是在于无欲。——塞尼逊

14、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是知足常乐,他就能获得一切幸福。—— 《五卷书》

15、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 荻原朔太郎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一般人都认为能够满足心愿就是最快乐的了,然而却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中;一个胸 怀旷达有大志的人,由于能够忍受种种不如意的折磨,最后终于在艰苦奋斗中换来真正 快乐。所以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都是苦尽甘来所得到的成功果 实。

凡是对现实生活能够感到满足的人,就会享受到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到满足的人就摆 脱不了庸俗的困境。所以如果不能善于面对生活,就会处处充满危机。

善于依附权贵者,固然能获得一些好处,但是,一旦权贵殒落,被波及所招来的祸患却 是最凄惨最快速的;所以,安贫乐道者,虽然清贫寂寞,但是他的清高的人格和平安的 生活却是最珍贵的。诸葛亮的

当性欲像烈火一般燃烧的时候,只要想一想肾衰身残的痛苦情景,那性欲的烈火就会冷 却下来;当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吸引人时,只要想一想犯法入狱的痛苦情景,那么地位 财富的吸引力就会消失。所以,孔子忠告世人∶君子有三戒∶

(一)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二)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三)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和人争强好胜,道路就会觉得很窄,假如退后一步让人先走,道路就会变得宽阔平坦。 所谓∶“让一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给他金银,还怨恨得不到珠宝;官至公爵,还怨恨没有封为诸侯。(注 公爵只是官位高。而诸侯有领土的实益。)这种人虽然身居富贵,而实自甘沦为乞丐。 一个自知满足的人,即使吃的是粗茶淡饭,比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即使穿着布棉袍,也 比狐袄貂裘还温暖。所以一个知足的平民其人格比贪得无厌的权贵更为高尚。

当你站在竹篱笆外面,欣赏远山近水的风景,忽然传来大雁南飞的鸣叫声,这时就宛如 置身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当你静坐在书房?看书,窗外传来夏日的蝉鸣,这时就会 体会到宁静中的超凡脱俗的雅趣。

与饥饿哭泣的人相比,能够吃饱自然就是幸福;

与寒冷号啼的人相比,得到温暖自然就是幸福;

与辛劳服役的人相比,优闲度日自然就是幸福;

与身患疾病的人相比,健康强壮自然就是幸福;

与遭受灾祸的人相比,平安无事自然就是幸福;

与夭寿死去的人相比,健康活着自然就是幸福;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知足者常常自足,终身不遭受侮辱;

知耻者适可而止,终身不蒙受羞耻。

饮食甘美,衣着华丽,如不知节俭就会损伤;

多积财物,富贵骄人,如不知满足就会丧命。

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能使平静心湖掀起汹涌波涛,即使身居深山古刹也无法平静; 一个内心毫无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酷热,也会感到浑身凉爽,甚至住在闹市,也感受 不到喧嚣烦躁。

所以“心静自然凉”,精神力量能够克服一切。

例如∶

〈一〉∶古时有位高僧,故意在盛暑穿着棉衣而不流汗,并且因此留下“安禅何必须山 水,灭却心头火亦凉”的名句。

〈二〉∶清朝末年,朝政腐败, 广州爆发第一次起义失败,首领之一陆皓东被捕后,清吏以 酷刑拷打,迫他供出同党,可是他却神色自若的坚决不出卖同党,并且对清吏说∶ “我身虽痛,而心不痛”。这是在精神上把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到家,只 要有这种工夫,即使身临大难也不会苟且偷生,一切火热和酷刑,都不会使他们屈服。

正如佛家说∶

“行人修德,虽火坑亦是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