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15、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2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3、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2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5、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2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9、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3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2、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36、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38、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3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
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3、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4、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5、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8、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11、赏罚分明,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12、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13、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1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6、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17、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8、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19、信达于诚,方能勤政。法精于治,方能谐民。
2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1、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2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3、言而有信。
24、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25、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6、一诺千金。
27、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28、一言九鼎。
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30、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31、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32、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33、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34、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35、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36、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37、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38、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39、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40、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41、失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42、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43、手拉手共铸诚信,心连心推进法制。
44、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45、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
46、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47、谁如果失去了金钱,他只是失去了他能再次得到的东西,要是谁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失去了他再也不会得到的东西。
48、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9、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50、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