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如饥似渴的格言 正文

关于如饥似渴的格言

时间:2025-05-09 09:20:22

1、给别人自由和维护自己的自由,两者同样是崇高的事业。林肯

2、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

3、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贝克

4、浮生六十度春秋,无辱无荣尽自由。(宋)杨公远

5、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佚名

6、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富兰克林

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8、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康德

9、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10、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11、如果一切都任我欲为,我会有迷失在这自由深渊之感。

12、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居里夫人

13、荣耀归于身经无数年代战斗的勇猛战士,他们已为我们保有了无价的自由遗产。罗素

14、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麽就干什麽,那麽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5、人只有在独身的时候,才能安静自由地过活。家庭生活好像故意使同一屋顶底下的人互相厌弃,结果大家只好分手。如果不住在一起,马上就变得无聊了。赫尔岭

1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7、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华盛顿

18、生活不应该过于拘泥,过于刻板,只要有可能就要任其自由发挥。佚名

1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20、我们可以死,但是永远不会变节!我们可以死,但是要自由和尊严地***!我们可以死,并不是因为我们不重视生命,不是因为我们不重视我国人民进行的创造性事业,看不到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权得到的光荣的未来,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同这种思想,这种前途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卡斯特罗

21、我们不能仅靠人类内心热爱自由来维护自由。约翰。亚当斯《致山谬尔。亚当斯书》

22、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任尔夫

23、土着们对于衣服房屋定时起居教堂学校主日学校工作以及文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其他迫害,都很不习惯,他们如饥似渴地怀念他们那丧失了的故乡和他们从前那种自由的野蛮生活。他们把那个天堂换了这个地狱,现在是悔之晚矣。他们坐在异乡的高崖岩上,思念故乡,一天又一天地含着眼泪,凝神注视着海外,怀着无法消除的渴望,遥望着烟雾迷蒙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原先那个天堂的鬼影。他们一个个都伤透了心,全都死掉了。马克·吐温

24、天下无纯粹之自由,亦无纯粹之不自由。章炳麟

25、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

26、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27、数学沿着他自己的道路而无拘无束的前进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不受法律约束之类的'种种许可证,而是因为数学本来就具有一种由其本性所决定的并且与其存在相符合的自由。Hankel,

28、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西塞罗

29、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黑格尔

30、人生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要做妨碍自由的事情。一切人生问题,都是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并抗拒那妨碍人生的事物。佚名

31、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

32、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3、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鲁迅

34、思想——自由的精灵。莎士比亚

35、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36、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

37、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38、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约瑟夫·儒贝尔

39、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40、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毛泽东

41、人们会为了人类的至善而死,为了这种至善,人们乐意牺牲他们的一切自由。肖伯纳

42、人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

43、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罗曼·罗兰

44、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泰戈尔

45、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46、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47、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西奥多·罗斯福

48、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勒南

49、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纯洁崇高,不要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李大钊

50、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一)关于挫折的名言警局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萨克雷

●菲利普斯的至理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

●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愿。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马克·吐温【美】

●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萧伯纳【英】

●人生如集市,众人在此相聚,却不久留;人生如客栈,路人在此歇脚,而后又走。——艾·霍·布朗【美】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泰戈尔【印】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张海迪【中】

●一个人的失败,是他自己的直接结果。——詹姆斯.艾伦【美】

●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法】

●败莫败于不自知。——吕不韦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贾曦光

●一个人的希望越大,他的遭遇失败的机会也许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

●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威尔科克斯【德】

●阳光和鲜花在达观的`微笑里,凄凉与痛苦在悲观的叹息中。

生活就是面对真实的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雨果

●只用微笑说话的人,才能担当重任.--西谚

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海伦凯勒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二)关于笑对挫折的事例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

,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1、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第三卷30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2、忠实于崇高的理想,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顶峰。这种高尚的情感,是从对人的忠诚开始的,也是从爱戴与忠实于为使我们社会里自由的人能得到诞生、幸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那些人开始的。(第二卷301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3、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

4、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

5、只有在一个人将个人的命运融入祖国的命运之中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才会真正地珍惜自己的.荣誉、自尊心,珍惜家庭、家族、姓名的尊严。(第二卷24324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6、只有在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育。

7、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8、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

9、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10、只有能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的人,才配称为善良的人,才有权力当学生的导师。善良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细微含义之一,就是教育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对精神空虚、虚情假意的任何表现采取决不妥协的态度。(第四卷71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11、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12、只有当我们培育的人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女,并用为祖国服务这一最高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时,庄严和美才会成为学生易于了解的东西。(第五卷588页《

13、正因为教育者能够使用明智的、真挚感人的语言,正因为教育者要求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国主义者。

14、整个数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学校就是不可想象的。

15、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

16、真正的教育大师很少去同个别偷懒的学生进行斗争,他们同作为智能冬眠的后果的懒惰进行斗争。(第三卷23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7、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是登上,而不是降下来。不要过分迁就儿童,不要适应儿童兴趣的局限性,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导师。(第二卷8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18、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单行本《爱情的教育》7页)

19、真正的爱情,这首先是崇尚真理、诚实、正直、原则性,对伪善和欺骗行为持不调和态度,为维护真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单行本《爱情的教育》40页)

20、这类不可救药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集体的精神生活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色彩。(第一卷79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21、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

22、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细致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掌握注意力,就应当深刻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使我深信,要能掌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这样一种方法:就是要先形成、确立并且要使儿童保持一种内心状态,即要做到儿童精绪高涨和智力振奋,这些都是由于产生驾驭真理的感觉和思想上有一种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