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的心得体会1
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居住在现在的江苏吴县。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的求学经历十分坎坷。别别人在赏灯品酒中能够找到他们的欢乐,而他,只有在阅读四书五经之中,才能找到他的欢乐。范仲淹平时凌晨舞一通剑,糊糊涂涂的睡到半夜,吃几口饭,便开始研读一些经文和一些古人所留下的诗篇。对于读书,范仲淹是那么地如饥似渴,除了读书,范仲淹没有任何特别感兴趣的爱好。
范仲淹每天清晨都要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后,便用刀割成几块,早晚各取两块,就就着咸菜下肚。夜深人静,窗外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而他,还点着一支蜡烛,他努力地使自己清醒一点,可阵阵睡意向他袭来……
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那个朋友见范仲淹过得实在不好,就派人端来了一些好菜。可是,几天后朋友又去看他,之见那菜丝毫未动,都已经发霉了。朋友十分生气,就说:“君子不吃小人之食,难道你在贬低我吗?”范仲淹忙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如果我吃惯了这些好菜,就吃不惯这些粗茶淡饭了。”
在苏州的天平山上,还有一个范仲淹的雕像呢!每每看见他的雕像,我对他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范仲淹是一个逆境成才的典范。他的爱读书和不虚荣,终于让他成为了北宋的大诗人。
家规的心得体会2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评选经典家训家规,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家规的心得体会3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规的心得体会4
一句家规家训,几代世风余韵。即日起,由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市评选经典家训家规,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你的好家规好故事,商报听你说出来。
也许,你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庭,家人的风清气正、刚正不阿让你印象深刻;也许,你来自书香世家,家人诗礼传家,让你从传统经典中汲取为人处世的价值;也许,你来自商人家庭,家人诚实守信,从无缺斤少两让你倍感骄傲。甚至,你还记得母亲勤俭持家,在困难年代给你的衣服缝上补丁;全家尊老爱幼,赡养百岁老人颐养天年;祖父的一句家训,让你感受到他的正直善良……只要是你家庭的真实故事,都能参评,评选出的经典家训家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推荐到省级进行评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征集评选实行一票否决制,近五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不得评为典范:违反计划生育、参加邪教等非法组织的、出现违纪违法案件的、有安全责任事故受处理的、有参与黄、赌、毒和贪、嫖、盗及封建迷信行为,以及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情形的。
而本次评选也将参考社会评价,如果参评家庭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信访举报和不廉行为,邻里认可度高、单位评价好、社会口碑好,将有更大可能脱颖而出。
家规的心得体会5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家训?如何把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家规的心得体会6
我们的范氏传统家风,第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第二个为人忠诚耿直,谦逊谨慎……今天带你来主要是看下我们范家大院,看下我们范氏的传统家风家规。今后你不管走到哪里,不要忘记你是范家的后代。
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范氏家族里谁家有孩子长大了,谁家有人要外出开创事业,他们的长辈都会把他们带到这里来,很庄重地给他们讲家族的规矩。
尽管这些道理他们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但这样的仪式感还是让他们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意义。这里,就是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的范家大院。
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范仲淹的第20代孙范养源携家人从广东来到这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道中兴,买下田产,修建了这座大院。范家从此在这里开枝散叶,如今,散落在罗江的范氏后裔已有两万多人。
家风,是一个家族灵魂的延续。每年的春分时节,范氏家族的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范家大院,重温“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传承“廉俭一生”的范氏家风。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官几十年,几度沉浮,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被称为“大忠伟节,前不愧古人,后可师来者”。
身为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卓越的文韬武略,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建立功勋造福百姓。坚持做人、做官、做事上不欺骗君主,下不欺骗百姓,中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在他看来,既然享受俸禄,由民供养,自当勤勤恳恳、清清白白地为国分忧、为民办事。
名人家风家训格言警句(一)
1.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2.一入贪途难入睡,两袖清风饭菜香。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5.做人要做老实、诚实、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6.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7.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8.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母的资格。
9.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10.“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
11.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12.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1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14.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15.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16.为人妻,自要先从 “ 三从 ” 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 三从 ” 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 “ 身从情理 ”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 心从道理 ” :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 性从天理 ” :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17.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
18.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9.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20.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名人家风家训格言警句(二)
1.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2.实爱无成见,真信须勿疑。
3.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5.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6.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7.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8.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9.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0.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11.教育孩子,全凭德行感化。不娇、不溺、不打、不骂,根据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2.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13.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14.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1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18.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19.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20.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名人家风家训格言警句(三)
1.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2.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5.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7.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
8.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
9.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10.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11.家有老,万事好,孝为道,需行早。
12.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13.百善孝为先,兄弟和为贵,子弟戒骄怠,夫妻莫猜忌。
14.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5.家庭就餐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边吃边玩,不浪费粮食。
16.公生明,偏生暗。
17.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
18.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19.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君子居家,须是能容。--《古今图书集成·家范范》
2.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越谚》
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4.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省心录》
5.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英]斯珀吉翁《农夫约翰》
6.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
7.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8.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鲁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
9.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明·徐渭《杀狗记》
10.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清·陈荩《修匿余编》
1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宋·王应麟《三字经》
12.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1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4.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文化。
15.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家风。
16.好家风是国宝,应该代代传承。
17.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优良家风建设。
18.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家风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捡起饭桌上的一粒米,勤俭节约;雪中送炭、助人为乐;仁爱孝悌、谦和礼让;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等,都是家风的传承。
20.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而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
21.家风对子女的价值观会有重要影响,家风也在影响着社风的走向。
22.家风清社风清,家风浊社风浊。
23.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24.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某些被认同的准。
25.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由各个家庭成员的言行来体现。
26.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27.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28.家风是在自己家的.好家风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
29.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30.家风正,民风淳;家风正,政风清;家风正,党风端。
31.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32.家庭中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家风,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33.建家规整家风,固守国风本色。
34.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5.良好的家风,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36.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37.良好的家风让人终身受益,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才能畅享美好生活。
38.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9.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贤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正能量。
40.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
41.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42.每个人都在家风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促进社会和谐作用重大。
43.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
44.如果一个社会的多数家庭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家风,其家庭成员在家风的影响下都具有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品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5.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
46.树立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
47.树清正家风,养浩然国风。
48.严谨的家风,会为孩子的成长垫定良好的基石。
49.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50.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