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江雪这首诗的格言 正文

关于江雪这首诗的格言

时间:2025-07-10 12:37:32

描写寒冷的词语

峭、凛厉、凛冽、凛凛、隆冬、凝结、凄凄、凄清、清冷、清凉、清冽、死冷、悚骨、严寒、骤然北风凛冽、

2.冻冰冰、冷冰冰、冷森森、冷丝丝、冷死人、冷飕飕、凉丝丝、凉飕飕、哑巴冷、

3.砭人肌骨、冰冻三尺、冰霜惨烈、冰天冻地、冰天雪地、冰天雪窖、冰天雪窑、冰雪严寒、春寒料峭、唇亡齿寒、滴水成冰、冻手冻脚、堕指裂肤、风刀霜剑、风雪交加、风雨凄凄、高寒地带、寒冬腊月、寒风刺骨、寒风凛冽、寒风凛凛、寒风侵肌、寒附火者、寒气逼人、寒气刺骨、寒气袭人、号寒啼饥、呵气成霜、饥冻交切、饥寒交切、筋骨瑟缩、冷冷清清、冷若冰霜、凉风习习、料峭春寒、林寒洞肃、凄风苦雨、欺霜傲雪、秋凉夜雨、瑟瑟发抖、十冬腊月、手脚冰凉、手脚麻木、数九寒天、岁暮天寒、缩手缩脚、啼饥号寒、天寒地冻、天凝地闭、透骨奇寒、萎缩成团、雪窖冰天、夜凉如水

4.折胶堕指(意思是极言天气寒冷。)

5.天寒地坼(tiānhándìchè,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坼:裂开)

6.雪虐风饕(xuěnüèfēngtāo,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关于冬天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现代文学家、诗人]

2.爱朔云边雪,一声寒角,平沙细草,几点飞鸿。——许有任[元代文学家]

3.一个经过无数冬天,白了头,就会对于寒霜厌烦了。显克微支[波兰19世纪作家]

4.雨和雪,两个潮湿的弟兄,死命抽打我们的脸。尽管这是冬天,闪电仍然向四面八方划破天空。闪电像忽闪忽闪的天蓝色眼睛那样迷人,又像思想那样疾速,而它威严雄壮的旅伴,轰雷,吓人地震撼着空气。——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5.天无风不冷,人无债不贫。——俗语描写寒冷的诗句

1.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2.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经·邶风·北风》(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7.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8.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0.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11.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1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3.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15.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惨栗:非常寒冷。)

1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南朝宋·王微《四气诗》

18.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南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9.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

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2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指直:手指僵直。)

23.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24.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5.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叫:风声如吼。)

2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27.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8.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9.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3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3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33.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34.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无行:不成行列。)

35.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描写寒冷的句子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2.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3.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4.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5.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刚烧开的水,一落地就结冰了。

6.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7.冬天,非常寒冷。说实话,我不希望它来临,可是它来临时,我却有异样的感觉。啊,我爱冬天,因为,冬天,疾风知劲草,我爱它的品格。

8.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9.冬天的早晨,是寒冷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10.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

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都成了问题。那响声响得还把熟睡的人都能够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够入睡,静静地听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样的风声??过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教学要求:

1、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积累词句的能力。

2、 阅读《一朵小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锻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同音字组词

参考答案:

练(练习)(训练)

炼(锻炼)(炼钢)

及(及时)(及格)

极(积极)(极品)

映(反映)(倒映)

应(反应)(应急)

二、抄写词语

注意指道学生看一个词写一个词,对于难写的词不妨多看几眼。

三、学习名言警句

可先说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抄写,注意抄写的方法。

四、排列句子的顺序

步骤:

(1) 把每一句读一读,再想想每句说的是什么。

(2) 再仔细想想这几句话说的是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3) 按这个顺序重新排列。

答案:(3)(1)(4)(2)(5)

五、读背古诗

《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着首诗形象的描写了大雪中栖鸟不非,行人绝迹,孤舟独钓的景象.诗文前两句“千山鸟非绝,万径人踪灭。”没有直接写江,也没有直接写雪,而是从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行人来暗示天寒地冻,出色的描绘了雪景。诗的难点在三四句,直接写到了江中的雪景,点名了题目,并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位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在喊另的江心垂钓。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1 在学习《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后,指导学生自读。

2 读后可让学生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口语交流,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

1 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围绕中心词来说,如:这件事为什么是满意(伤心想做)的?

三、习作

在口语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重点指导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可以知道学生写出阻击的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尤其是遇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第三课时

一、初显身手

可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交往,除了“对不起”还应当经常说那些话?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况,是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文明用语,学习与人相处。提示:没关系别客气谢谢你好再见早上好明天见

二、搜集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如:上网到图书馆等。

三、金钥匙

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要*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教师可先带领学回忆查字典的方法。这里的难点是怎样决定选那种解释,举例事实说明使学明白:如果一个词语有几解释,就要联系上文,决定选那种解释。

四、自检

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早出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可以鼓励同学互相帮助查找,也可以在过去一段后,自己在翻看,既能发现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可以回顾学习的进步,只观的感受自己的成长。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

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

【讲解】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思想颓废、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躯体的死亡,那倒是次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讲解】释:解除,免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让全天下的人们得到利益;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全天下的人们免除祸害。此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赞美。

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

【出处】宋·陆游《跋东坡谏疏草》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事,天下的众人自然有公正的评论,不是哪个人的爱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够改变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讲解】不清心寡欲就无法使志向明确,不平心静气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讲解】意思是:地位高了不要欺凌地位低微的人,富有了不要瞧不起贫穷的人。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讲解】丹青:绘画用的红绿颜料,这里指绘画。意思是:酷爱绘画竟不知道已近年老,视富贵荣华引如过眼浮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出处】清·石达开《入川题壁》

【讲解】肝胆:喻勇气、血性。意思是:我视黄金如粪土,刚强正直的气质如铁一般坚硬。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处】《老子》三十九章

【讲解】意思是:果真尊贵了,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出处】《老子》

【讲解】不拘泥已见,所以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名声远扬;不自夸,所以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不衰。

集众思,广公益。

【出处】《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讲解】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对大家有益的意见。意同成语"集思广益"。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讲解】得死所:得到死得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价值。意思是:哪个人不会死?可贵的是死得要有价值。

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出处】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讲解】士:读书人。耻:羞愧,羞辱。这句话指出了士人有无羞耻之心与国家有无羞辱的直接关系,说明知识分子立身要先知耻的重要性。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处】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

【讲解】孤:孤寒。直:刚直。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是贫困而不得意,何况我们这样身世微寒而又刚直不阿的人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讲解】本心:根与心,喻坚贞操守。美人:喻君王。意思是:以美德贞操自励,不求闻达于朝廷。

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

【讲解】惊:惊喜。疾:憎恨。意思是:见到好人好事如同遇到惊喜的事一般,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讲解】疾:恨。章:同"彰",显著。君子在社会上活动、跟人交往,最痛恨的是名望品德不显著。意谓人的交往,要以好的名声和德行为基础。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讲解】激:冲击。浊:脏水。冲去污水,扬起清水;憎恨坏的,喜欢好的。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出处】晋·陶渊明《拟古》

【讲解】既没:已经死了。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在世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死了以后他的名望还留传百世。

身修然后可以治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诽》

【讲解】然后:这样以后。意思是:自身修养好了,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家治好了,就可以把官府治理好。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格言联璧·从政》

【讲解】勤奋能够弥补天资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意谓劝人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身上与别人相同的缺点。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出处】唐·韩愈《举张甫自代状》

【讲解】嫉:同"疾",憎恨。恶:坏人坏事。雠:同"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恨仇敌一样,看见好人好事如同饥渴求取食物与水那样。

勇不虚死,节不苟立。

【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讲解】虚:白白地。不苟:不随便。意思是:真正勇敢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美德节操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成就的。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