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句话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骨子里的是根深蒂固的。只要你能够深刻理解他的含义,相信你就不会再上当受骗。那些贪小便宜抱着侥幸投机心理的人,那些自以为得到运气眷顾的人还需要深深的体会。这里面可是包涵着血与泪,爱与仇。
奉劝那些未深谙世事的少年,不要等到头破血流才知道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狗改不了chi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chi屎。那些冥顽不化屡教不改的人就应该付出代价。
以德报怨也改不了一些人固执到疯狂的偏见与傲慢。这样的人从古至今什么时候会少了?仿佛这样一句话里暗含着人性善恶与环境塑造人的复杂矛盾。反反复复的小人是圣人也无法教化的么?
3、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有多少人以身试法,就有多少人深刻的体悟其中蕴含的至理。
叛逆期的我们总是听不进老一辈,比如爷爷奶奶父母的劝告,总以为他们把我们管得太严,总想挣脱他们的束缚,总感觉他们罗罗嗦嗦爱讲一堆大道理。等到我们长大了以后才明白他们的苦口婆心,还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进入社会少走一些弯路,面对现实少碰几次壁。
老人的话虽然看似守旧落后,其实是他们走过的路多,经历的事多,接受的历练多,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更深刻。他们的一些处世经验,对后辈而言等于是苦口良药,等到你明白了,只怕已经满身伤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句话在自然界其他种族之间适用,在人类中更是如此。
它告诉我们人不是生而平等的,它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不管是兄弟朋友还是亲情爱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的成长,我们都会被自然而然的划成一个个专属于自己的圈子。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彼此的认可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叫花子不会羡慕百万富翁,只会嫉妒比他混得好的叫花子。这注定了小圈子类的人们思想注定是有局限性的,王子娶了灰姑娘的故事完全是童话,梁山伯与祝英台门不当户不对注定了是悲剧,像托尔斯泰那样的博爱者,屈原杜甫鲁迅这样的有几人?上位者如政权执掌者们注定体会不到下位者的艰辛与痛苦。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对于人生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是重大的。关于这类至理名言老祖宗们也是有深刻体会,所以传下来的特别多。比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橘生淮南则为橘,而于淮北则为枳等等。
一个人生于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拥有不同的资源,这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巨大鸿沟。这句至理名言可以用到方方面面,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的面部五官,据说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久了就会越长越像。从宏观到微观,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人们常说想要了解一个人看看他身边都有什么样的朋友就知道了。
6、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物质世界,善良坚忍的人们反而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反而是那些大奸大恶者,对鬼神却不存在一丝丝的敬畏。表面上烧香拜佛,实际上是纸醉金迷肉yu横流。当绿茶还要立牌坊,笑贫不笑娼。殊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那些做了亏心事的恶人迟早会受到报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生前积德行善,轮回转世也不会堕入三恶道。生前堂堂正正充满浩然正气,哪怕是恶鬼也会对你退避三舍!
7、吃一堑,长一智
意思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这个道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就像活到老学到老一样。在人生的际遇中,挫折与不如意之事是常伴左右的。成功的人都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走出来的人,那些经受不住挫折的人,注定无法走到金字塔的顶端而成为那庞大基石的.一部分。如果人人都能够吃一堑长一智,那么吃万堑就能长万智,成功就在脚下了。
8、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
9、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便成了一句让人有深刻体味的至理。
我们看到手足残缺的乞丐,我们看到被人痛打的小三,我们听到小偷逃跑时不慎被撞si的新闻,我们看到被丈夫抛弃拖着幼儿的女人,我们遇到碰瓷的老人,到底是要怪肇事者?还是诬陷之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的话现在读来仍然振聋发聩。释义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待。
由己及人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的思想,在现在年轻人中是最宝贵最缺乏的。多少人锋芒毕露的为一个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恶口相向,在各大企业的公司中总是有那么一些倚老卖老“己所不欲偏要施于人”的人。如果这句话还不够彻底,我认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更为彻底,把自己不愿做的事让别人做不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更可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了解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良后果;
3、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
4、知道相互支持的具体表现及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表达自己的宽容;
2、学会助人、乐于助人;
三、德育目标
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人交往中懂得相互之间需要帮助与支持,从而为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打下较好的基础。
重点: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难点: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宽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展开话题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幽默隽永的妙语箴言。这些格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二、师生互动,展开活动
【教师提问】:有谁愿意根据动画片意境编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小时候,他在路上见到一条两头蛇,赶快把蛇杀死并且深深地埋起来。当时传说见到这种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哭着告诉妈妈。妈妈问他:“那条蛇现在在哪里?”他回答说:“怕它再害别人,已经把它杀死埋起来了。”妈妈说:“你有帮助别人的心,老天必然会保佑你。”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有死去,长大后还做了楚国的名臣。
【教师提问】:你能想象出当时孙叔敖见到两头蛇时的情景吗?请你描述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你觉得孙叔敖妈妈的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孙叔敖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提问】:从孙叔敖的这种举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德?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讲述】:孙叔敖见到两头蛇心情很不好,但他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他自己碰到的不顺心的事情,不希望别人也遇到,在自己遇见麻烦后常替别人着想。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位置上思考问题,常替别人着想。
心灵剧场:(选三位同学演一演)
人物:李勇朋友王小海同学甲
故事梗概:李勇号称班里的“大哥”,好讲哥们义气,平时待他的朋友也不错。一天中午,李勇与班里的一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并一时气愤地将那位同学推倒在地。他的好朋友王小海觉得李勇有点过分,下课后便去安慰了那位同学。这令李勇非常恼怒。他想:我对王小海不错,可他居然去帮助别人,太不够朋友了。于是他扬言今后与王小海势不两立。
【教师提问】:李勇为什么气恼?
【教师提问】:李勇这么做有什么不良影响?
【教师提问】:如果换位思考,假如李勇是王小海他会怎么想?假如李勇是被推倒的那位同学他会怎么想?
猜一猜:故事会怎么继续下去?(鼓励同学多设想几种结局。)
【教师提问】:造成这几种不同结局的原因何在?
【教师讲述】: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多记住他人的帮助,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千万不能己所不欲,却施于人,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损人利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非常自私的一种做法。我们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充满阳光,日子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我来做选择
1、考试后,全班谁的成绩最好,最好成绩是多少,你总是:
A特别感兴趣,因为这关系到我的排名
B无所谓
C寻找自己与同学们之间的差距
D恨那些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
2、在你帮助别人后,会有这种感觉:
A很自豪,觉得自己生活得有价值
B很后悔,觉得自己吃亏了
C很自然,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这样
D下次一定找机会让他帮我
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8材料。
【教师提问】:在你看来吉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否欣赏马沙的做法?你又是怎样看待马沙其人的?
【学生回答】:吉伯是个乐于助人而又性格急躁的人,马沙是个知恩图报,心胸开阔的人,他有着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提问】:当你受到委曲、被人误解时,你是怎么做的?
你如何表达你的宽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宽容其实就是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正视缺点,自我提高。刚刚这几位同学就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宽容之心,这就十分难得。
【教师小结】:生活在团体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真正地学会了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是拥有善良之心的人,我们就是一个能扶危帮困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既帮助别人又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欣赏歌曲《好汉歌》
【教师提问】:你最欣赏歌词中哪几句?能不能试着唱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我最欣赏开头两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学生回答】:我最喜欢“世界需要热心肠”这句。
【教师提问】:能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在生活中,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任何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教师提问】:你觉得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他人?
【学生回答】:一个会心微笑
【学生回答】:一句真诚的安慰
【学生回答】:一次无私的帮助
【学生回答】:一句真挚的祝福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小结出相互支持的表现吗?
【学生回答】:待人和善、关心他人,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企求回报;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读读议议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小结出相互支持的表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名两学生配乐朗诵《盲人点灯笼》)
【教师提问】:阅读“盲人点灯笼”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挥谈感想)
【教师小结】:人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同时也不应一味拒绝别人的帮助,适当接受别人帮助,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他人所付出的爱的承认。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不愿意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切记不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复习巩固:你曾经不能释怀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用换位思考,你现在会怎样想?
板书设计:
一、换位思考
1、换位思考能保持乐观心态,坦然面对生活
2、换位思考能感受到团结和睦的力量
3、换位思考要求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思维习惯。
4、学会表达宽容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坦诚相待,主动沟通;
正视缺点,自我提高。
二、相互支持
1、相互支持的表现
2、相互支持的作用
教学后记:我之所以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初的意图是想跳出以往上课的套路和框架,给自己一片全新的天地,自由地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经过较充分的准备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我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这只是初次尝试,整堂课有闪光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一、成功经验
1、围绕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选取有意义、有启发、有深度的视频片断和文字材料,通过观看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丰富,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3、思想品德课堂留出协作讨论和自由辩论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许多回答都闪光之处,可见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力求面面俱到,反而削弱了重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课堂上,必须去粗取精,讲解详略得当。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较多地由老师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较少,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活着,对人对事宽容些。喜欢,不吝啬的说句真心喜爱赞美的话;不喜欢,就绕开不去评论;因为这个世上说他人时难免也被他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开心的事也不必令他人因己行为而不开心,觉得这样比较容易快乐。 ----秋夜雨寒
●一一子曰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加于人,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的本分。己所欲而施于人,才是真的慷慨。 ----《蔡志忠》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共情,用古语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喜欢被照顾,就去照顾别人,你喜欢被温柔对待,就去温柔对待别人,你喜欢不抢你风头的人,你就不要去抢别人的风头。
●哎 我真的是醉了
我争辩
我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情
你现在就是从头到脚看我不爽
我说什么都是有问题的
我在你眼里没有一点好
不要说什么领导,就是朋友也不至于
你不是以朋友的身份在和我晚上聊天哦
我知道你为我好
但是我有我的选择,我可以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因为所以的事情最后承担的人是我自己。这是你告诉我的
朋友之间不是这样的'
你这是领导
或者说长辈的身份
嗯那我感谢你
非常感谢
那是你的选择
感恩与否是我做出来的选择
都可以
不要拉倒了呗
我也是客气随口说
君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以施于人。
-孔子
●don't as you would be alone by.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懂不理解,不期待被理解,请勿乱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觉得吧 人不但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得己所欲勿施于人
●仇恨只会生出更多的仇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现在才知道,我是懦弱,不是自卑,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敢怒不敢言。我为什么爱看甄嬛传,一是故事好,二是演技好,三是服装好,我学会了好多,就比如说欲进还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可我就是学不会狠,就连看一条鱼被卖鱼的杀我都不忍心看,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它那里知道什么是痛。 ----常圆圆
●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经常忽略别人的优点,而放大别人的缺点。这也导致了我们的长处往往成不了别人心里的红花,短处常常成为别人眼中的绿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