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作文的结尾可以用格言吗 正文

作文的结尾可以用格言吗

时间:2025-05-06 10:29:31

篇一:议论文的开头写法

扮靓“凤头” 先声夺人

——谈谈议论文开头应该怎么写

318050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王学华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文章的开头,犹如一个人的眉目,良好的开头无疑会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精心刻画好“凤头”,一定会收到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效果。

总体来说,对议论文的开头要求只有三个字,即短、快、靓。“短”即简洁,最好两三

句成段,引入本论;“快”即迅捷,最好三言两语迅速切入论题;“靓”即精彩,寓意深,有创意,有文采,有美感。

具体来说,议论文的开篇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

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它的好处就是简洁明了,观点鲜明,不蔓不枝,主旨豁然明朗。如果你在考场

与其做一颗无依无附地飘行在天宇的流星,不如做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也要拥有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的精神,道理不言而喻: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

这样的开头就简洁而凝炼地写出了“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这一观点,既切合文题,又揭示中心,并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张本。

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

(2)这种开头语言要非常精炼、简洁明了,要有一种能使阅卷老师一望便知全文重点

二、释题入篇法

所谓“释题入篇”,顾名思义就是于开篇处,先将标题(或标题中关键词)的含义解释

一下,界定其内涵,明示其外延,进而快速地进入正题,富于针对性地揭示全文的中心论点。以“释题”的方式“入篇”,通过下定义或诠释概念来界定论述的方向,其好处是严密准确、逻辑性强,同时有利于防止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发生。如2013年高考天津卷佳作《行而知之》的开头:

行者,行为、行动也。行而知之就是在自己的行动、实践中检验与获取知识,吸取

教训,体验人生道理。

这个开头对“行”与“知”等概念及其关系具体解析、释义,简洁而精练,全面而深刻,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采用“释题入篇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对议论对象要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并形成精准的判别;也就是说,下笔之前已

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

(2)对概念内涵的解释要简明扼要,并具有一定的深度。

三、名句引入法

有密切关系的名言名句开头,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凸显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思想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句形式的开头既增加了文章观点的可信度,也显现了文章语言的感

染力,简洁明了,气势不同凡响。如2013年高考湖南卷佳作《叩问心灵》的开头:

汪国真曾有言:“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诚然,人生中追求无止境,幸福无大小。然而,肯定这份追求,这份幸福,只需在夜

深人静时,叩问自己的心灵,轻轻说出那句“我愿意”,并一生无悔。

这篇文章以汪国真的诗句开头,言简意赅,紧扣命题人所给的两则材料立意,暗含了

中心论点。这样的开头,在点题明确精深的同时,给人一种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

采用“名句引入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所引名言警句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是间接引用。

(2)所引名言警句要贴切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出现科学性错误。

四、 采用设问法

即开头采用疑问或反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写作时你可在

文章开头设置疑问,或多问并用,引人遐想,启人深思;或自问自答,亮出自己的观点。如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佳作《人生方圆观》的开头:

什么是方?地就是方,纵横经纬,托举万物,给人无尽的动力,教人进退的准则。什么

是圆?天就是圆,覆盖八荒,包容宇宙,给人以浪漫的遐想,启人以深刻的哲思。古人的方

圆观恰当地向我们展现了方与圆构成的诗意世界。

这个开头是一连两个设问,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读到这里肯定会进行思考,并且

情不自禁地看下去。这两个设问,既从古人的方圆观切入,更为下文的进一步阐述作铺垫。

采用“设问入题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所问问题一定要与观点有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在回答问题时引到观点处。

(2)有疑而问才是问,无疑则不必问,否则有累赘之嫌。

五、铺排蓄势法

此种方法打造的文章开头,充分利用排比等多种修辞格,创设出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氛围,

给人一种新奇感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感染。语句节奏明快,文意指向清晰可见。如2013

年高考湖南卷佳作《若把苦难做云梯》的开头:

春桃妖娆,它不惧斗艳争芳,绽放出灼灼华光;夏莲淡雅,它不惧沾染铅华,亭立出绝

代的风姿;秋枫凄艳,它不惧粉碎身躯,舞动出生命的赞歌;冬梅清傲,它不惧雪花欺凌,

坚守出灵魂的倔犟。它们告诉我们追求的真谛,为梦想去飞翔,就不惧十丈软红,颠倒磨折

这篇文章的开头十分巧妙,将一组自然界的现象摄入我们的眼帘,既给读者以美感,又

让读者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巧妙点题,为下面的议论张本。这种开头,既能显示出

作者知识的丰富,又能诱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采用“铺排蓄势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所写排比内容一定要有内在的逻辑性。

(2)排比内容一定要扣到观点。

六、起兴类比法

先以简洁的语言从描写其他事物或景象开始,然后再结合主旨阐述话题。这样的开头往

往由远入近,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佳作《卑渺角落里的

慷慨》的开头:

风无偿助力,鹰得以搏击长空;土慷慨汇实,花得以纷繁绝艳;星默然成伍,银河得以

广邈非常……这世上总有这么两种角色:一方是聚光灯与荣誉追随的领跑者,一方是倨于静

隅无谓名姓而给予助力的鼓掌的路人。历史总是将心偏予光芒独立之人,而我更愿为那卑渺

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的声音,即使他们如微尘,淡泊而无闻。

此篇文章的主题是谈做一个鼓掌者,成为“路边鼓掌的人”,为英雄鼓掌,为精英鼓掌。

但作者却先分别从大自然的风、鹰、土、花落笔,起兴类比,然后再引出世上的两种角色——“领跑者”和“鼓掌者”,联想自然,烘托有力,生动别致,令人回味无穷。

采用“起兴类比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所写起兴的内容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生活事理。

(2)起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物”有内在联系,切不可“风马牛不相及”。

七、寓言故事法

寓言和故事大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寓言和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显现了作者的概括能力,故事引出观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唤起读者的类比联想,同时,使阐述的道理也更集中鲜明,使文章显得更富文化底蕴。如2013年高考上海卷佳作《在霓虹闪烁中握住微光》的开头:

得道高僧一灯大师在向人传授佛偈禅理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带领追随他许久的小沙弥路过花园时点亮了一根火柴,并问小沙弥看到了什么。小沙弥答道:“漂亮的花园。”他又带着小沙弥到了漆黑的柴房,点亮了一根火柴在他眼前一晃,问他看到了什么。小沙弥想了想,说了两个字:微光。

本文由“一灯大师”的故事切入,引出“微光”的重要性,并由此展开联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的渴求渐渐多于对精神的追求,以至于人们在追求金钱的奔波劳碌中,渐渐变得冷漠。在面对需要怜悯之人时,那一闪而过的恻隐之心却不被舍弃。微光,濒临着湮灭于霓虹的命运。故事引入恰当贴切,暗含了材料作文的旨意。

采用“寓言故事法”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这种形式的开头,可以用在给出事实性材料的作文题中,也可以用在只给出提示性语言的作文题中。

(2)所述故事一定要简洁明了,能引出观点。

八、对比开篇法

这种形式的开头提出正反两种现象,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使观点非常明确,简洁明了,其主要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鲜明地引出并有力地支持论点。如2013年高考湖南卷佳作《愿从本心》的开头:

或动如惊雷疾电直上九天,或静如处子默而无言停泊家的港湾。登山者和念家者不约而同地说出那句“我愿意”,都是如此坚定。

何者?从其本心而已。

这篇文章的开头十分简洁,一组对立的画面仅用26个字即描绘完毕,但这26个字足以引出“从其本心而已”这个中心,对比鲜明,生动形象,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采用“对比开篇法”应注意的问题:

(1)这种形式的开头两种现象一定要有可比性,不能生拉硬拽。

(2)赞同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一定要鲜明。

姓名:王学华

地址: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13736687158

电子信箱:lqwxh@sina.com

篇二:作文开头的漂亮写法

作文开头的漂亮写法

作文是语文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例:当小树从黝黑湿润的土地破壳而出的那一刻,它知道,是土地给予了它生命。于是,它便跨过重重艰难险阻,想要长成参天大树,来报答他的土地母亲。心存感激,我们就能像这棵小树一样,跨过生命中种种沟壑。(《心存感激》)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统摄全文,有提纲挈领之功效。

在考场上,好的开头大多是言简意明的。它的目的在于给人以清楚明白而又不同凡响的印象,激发阅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但是由于考场作文的写作,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所以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让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或者情感。切忌故弄玄虚、兜圈子,有意让人捉摸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就字数来讲,开头结尾不宜过长,一般说来,标准的考场作文纸,100字左右即足够,三四行左右为宜。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例:从山川,到大河,从古诗,到俗语。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语文的存在。思壮阔,则有金戈铁马,虎峰烟举;想清新,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说凄婉,则有泪洒潇湘,秦淮风月;论哲思,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语文,轻轻地来到我的身边,又轻轻地从我身边走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点评:巧用排比和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文采飞扬,而且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直率刚健的语言风格,显示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让人为之一震,激发了强烈的`阅

读兴趣。例中古典诗词的恰当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有关的古典诗句,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内容充盈,语言有意蕴,彰显了文化品位。

练就好的语言,犹如拥有一把锋利的武器,让自己的作文在考场上纵情驰骋、所向披靡。短短的阅卷时间,一般也就3分钟左右,如何吸引评卷人的眼球?对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讲,语言是最大的突破口。所以在语言上下功夫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在平时应该多积累好词佳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让作文扮靓,尽力给语言美美容。

技巧三:巧用修辞,增强文采

例: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面对一切,它缘自佛祖拈花微笑的智慧,于是,微笑便成了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因为它,你可以自信而不傲慢,悲伤而不颓废,年老而不僵化,青春而不轻狂……(《微笑着面对生活》)

点评: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四: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例:微笑很美,它胜过世上任何其他表情。蒙娜丽莎的微笑宁静神秘;奥黛丽。赫本的微笑清丽亲切;茱丽叶。罗伯茨的微笑自信并充满活力……面对这些微笑,我不禁要问:她们的微笑为什么美?(《微笑着面对生活》)

点评: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同样一篇好的文章也应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启发性。并激发人的想象空间和阅读欲望。

技巧五: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首)时间流逝,光阴飞转。十四岁的春秋,我已与父母走遍数载花开花落。从我生命的始初以同一速度不可挽回地向未来飞速冲刺。待偶尔停驻,才发现:季节轮替的十四年里,我一直与父母同行。苍老的,是岁月,是父母;而与之相反的,我长大了。

(尾)我想我们还会一直走更长的岁月,大概要有他们的一辈子那么长。我们会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以后的几十载,我与父母同行。苍老的,是岁月,是人;而不变的,是爱。(《我与父母同行》)

点评: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日的教学和学生的练笔中所感所得,并非“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高分秘籍”,但是倘若能够帮助中考学子做好重点突破,掌握开头写作的要领,训练有方,相信文章的靓点会越来越多。也希望广大学子能够熟读更多优秀篇章,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蓄满自己的备考库,让写作不再成为拦路虎。一定要铭记:方法总比困难多!

篇三:议论文开头的写法

议论文开头的写法

巧设开头,引人入胜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很富有哲理,对于议论文的引论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场作文,由于时间紧迫,篇幅有限,引论部分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使阅卷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情感,于是产生“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好感,引出阅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分数才会提高。

如何“开门”和“入题”呢?简单地说,“门”要开得正,“题”要入得巧。所谓“开门见山”,就是一开头简明扼要的直接触及论题或论点,不能“烟雾濛濛”,离题万里。所谓入题要巧,就是开头新颖醒目,引人入胜,能激起阅卷人的兴趣。

高考中考生们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 1、不必要的释题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议论文的开头多姿多彩,这里举出常用的几种方法,便于大家巧设开头,写好第一步。

(1)亮观点,单刀直入。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这样写:“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

1.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

——《善于舍弃》

2.“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如《忙,不亦乐乎》开篇扣题

亮出观点:

“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

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

应为议论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打比方,隐喻题旨。198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有篇高考作文拟题为《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如《树木、森林、气候 ——谈改革是大众的事业》,就是这样开头的:就象一棵树木不能调节气候,只有茂密的森林才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一样,在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 个改革者是不能改变我们落后面貌的。要振兴我中华,需要千千万万个改革者,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兴起。

(3)讲故事,引入主题。1994年全国高考有篇高分作文《习惯》的开头幽默风趣:“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公务员曾在厕所里遇上了局长,于是,他脱口而出:‘局长,您也亲自上厕所?’一听这话,旁人当然会捧腹大笑,但一笑过后,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据说,这小职员在其他场合也总‘局长,您亲自??’‘科长,、您亲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性条件反射,哪怕时间、地点、环境早已改变。我说这就是习惯所致。”

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 甚微。直到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 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

《发现自己》

(4)引名句,扣住中心。这里所说的名句,包括古今中外

为何真心付出会有好的回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肯定这样一个道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请以“宽容”为话题,运用“引用名言法”写一则议论文的开头。

示例:“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实属至理名言。其实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我们自己。给别人一些空间,你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让我们拥有这片蓝天,拥有宽容吧!

如《包容》:“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之人尚能如此豁达超然,那么,身处现代聒噪环境中的我们,还能否守住那片心 灵的净土,留有一份过人的度量?”

开篇不俗,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足以展示作者的文化底蕴。这种开头法,同学们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想想看,哪个同学没有积累许多古诗词,格言警句呢?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5)摆现象,揭示论题。作文题《父辈》,有篇作文这样开头:“父亲这一代人,他们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

(对比引入法)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就难得成就事业。由此,我们可以说: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立谏言者事业有成而名垂千古,拒忠言者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

请以“人生的价值”为题,运用“对比引入法”写一则议论文的开头。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人间,一个早已被人唾弃。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另外,着重提一下材料作文的开头要注意三点:一是转述材料必须简洁;二是必须根据试题要求和提示转述;三是迅速从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

(6)抒写情感,饱含深情。虽然这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但在议论文中也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直抒胸臆,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它能够体现议论文饱含感情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使表达气势磅礴,感情淋漓酣畅。

例如:爸爸妈妈请放开手,请放开手让我自己去闯一条印满自己脚印的道路。即使那条路到处布满荆棘,即使那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让女儿自己去踩,去踏,去探索,去行进吧。

——《爸爸妈妈请放开手》

(排比开头)

如何用瞬间造就永恒 ?

荆棘鸟用荆棘刺破自己的瞬间,造就了一种永恒——无比动听的歌声,一种永恒的美;飞蛾扑向火光燃烧自己的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对光明的追求,一种永恒的精神; 流星划过天空的那一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不屈于黑暗的行为,一种永恒的气概……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瞬间可以造就了永恒。

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甩掉沉闷、干瘪的味道,换之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如《听取心灵的召 唤》:“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 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排偶句式的运用,使开篇气势不凡,情感充 沛;“心灵之灯”的设喻,形象别致醒目,让主题凸现。

(7)、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如《当生活遭遇挫折》:“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 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这样巧妙的设问,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

在等待中奋起

等待是什么?等待是起跑前的下蹲,是起跳前的弯曲。等待是姜太公的垂钓,是诸葛亮的躬耕南阳。等待是意志的锻炼和耐心的蓄积。等待是冰冻三尺排一日之寒。我们应该学会在等待中奋起 。

也许你很聪明,也很勤奋,但是你却没有成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没有机遇,或者你有机遇,但是没有抓住他

(8)情景渐入法。这是议论文开头常用写法。就是先记叙一件事,或讲述一种社会、自然现象,或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对此作一番阐述,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一蓑烟雨任平生》:“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 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开篇紧扣话题,以诗意的情境描写引出自己的观点,会像一个特写镜头一样吸 引读者,让人回味。

(事例引入法)

马谡刚愎自用痛失街亭,关羽大意轻敌卒命荆州,历史用三个字简洁严正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骄必败!

练习1、题目:贵在创新

提示:开头可以直接提出论点,指出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重要地位。

也可以引述事例开头,揭示论题。例如可引述这样的事例: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者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有一位学生构思新颖,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水蜘蛛”,不想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爬行”。作者虽然在实际操作时并不理想,但评委们给他亮出了最高分,对这位学生可贵的创新精神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练习2、题目:追求

提示:开头可以直接触及论题,指出一个人总是应该有所追求的,具有不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追求。

也可用设问开头:什么叫追求?就是人们对其向往的目标去努力实现的思想和行为。什么样的追求才是有价值的呢?我认为只有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追求才是高尚的和有价值的。

还可以用打比方开头: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飞不了;一个没有远大追求的人就像一只弱视的鸟,飞不高。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为了祖国的现代化,要有远大的追求和崇高的目标。

练习3、题目:墙壁上一只蚂蚁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又滑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这则材料在第二讲“立论”中谈到过,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立论,诸如“坚持不懈”、“学会放弃”、“随机应变”等。这里说一下以“学会放弃”为题的开头方式。一种方式是先简述材料,再转入论点:墙壁上一只蚂蚁经历了六次失败,不思变更,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往上爬。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要说:多可悲的蚂蚁,你不该再这样了!赶快想想失败的原因,放弃现在的做法,另辟蹊径,走向成功。

另一种开头方式是先提炼论点再转述材料:人生路途上,面对挫折和失败,要善于思考,学会适当的放弃。那只经历了六次失败,仍在爬墙的蚂蚁,它的做法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如何巧妙运用名人名言】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名言警句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勾人眼球,引人遐思。写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为

名言警句在写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一下名言警句在写作中的妙用。

1.巧作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用名句作标题,言简意赅,意蕴丰富。2015年高考中的不少高分作文,巧用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江西一考生的《道是无情却有情》,浙江一考生的《繁华落尽见真淳》,山东一考生的《剪不断理还乱》,天津一考生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分别引用刘禹锡、元好问、李煜、三毛的名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过目难忘。

2.用作题记

题记是写在作文标题之后、正文前面的一段简短的文字,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渲染气氛,或点明文旨。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例如高分作文《独上高楼》的题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那时花开》的题记:“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的美丽乡愁》的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赵二柱的故事》的题记:“了却父母心头事,赢得邻里一片情。”考生们引用名句作题记,气势非凡,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3.用作开头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一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引用名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先声夺人,美不胜收。例如2015年湖北一考生的高分作文《台前幕后,共筑人生》的开头:“朱光潜曾写下:‘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瞩目的喷泉生活在人生的台前,光彩四溢,尽享阳光;地下的泉水流在人生的幕后,默默无闻,却能与泥土相拥,我想这两种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台前幕后,相辅相成,方能共筑多彩的人生!”2015年上海一考生的高分作文《软硬兼备和谐我》的开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和谐的自然景观图,‘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和谐的生态景观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和谐的生活景观图……万事万物得以正常运行都赖以和谐的氛围,我们每一个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才能看见风景深处的风景。”两位作者借助名人名言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自然贴切,新颖别致。

4.镶嵌文中

在文章的正文中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作论据,或用来抒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2015年北京一考生的高分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的片段:“竹子长得太美了,多少丹青画师、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郑板桥的'‘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多么倾心的热恋!我愿意像古人一样,与竹子交朋友,和竹子做知己。”广东一考生的高分作文《享自然,品人生》的片段:“流沙一指,兰花清幽,纵使昔日的美景悠然长去,却仍是沧海明月,天长地久。唯愿找到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唯愿寻得海子‘面春大海,春暖花开’的希冀,唯愿觅得林徽因‘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美好。”作者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名句,使文章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5.用作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如同开头一样重要。结尾引用名言警句收束全文,余音绕梁,意味深长。例如2015年山东一考生的高分作文《认清本质,走出繁多纷扰》的结尾:“毕淑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你的心要坚固到能认清本质,坚守本质。虽身处繁多纷扰,但心泰然自若。”上海一考生的高分作文《不要傲气要骨气》的结尾:“相反,只有那些有骨气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受人敬佩之人。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他们都像文天祥一样,用自己的骨气书写出一曲曲的人间正气歌。做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调得身体‘软硬’度,不要傲气要骨气。”作者引用名言作为结尾,干脆利落,发人深思。

在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一定要遵循准确、贴切、自然的原则,要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切忌为引用而引用,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圣者与小偷》)

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

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他们在争吵什么呢?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谁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辞

①“砰!”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什么才是美》)

5.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 2000元;赞助费, 15000元。”(《全能学校》)

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

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她一头披肩的长发,她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星星夜话》)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 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题记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7.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8.巧用名人作问答

①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

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

9.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②美是什么?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关于情感的美学著作。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别听他的,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美是什么》)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④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10.借用病历好行文

①病人姓名:吴良心

身份:商人

临床印象:诚信缺乏综合症(晚期)

病史:二十年前初次缺斤少两坑害顾客,染上此病。此病伴随吴良心坑蒙拐骗、投机倒把,手段日渐高明,此病日益加重。三年前诚信医院曾诊断过此病人,吴良心拒绝本院药方,逃离病房,赴境外经商。经查,此人诚实信用指数已下降为零,社会威胁力+100。(《吴良心病历》)

②姓名:张大毛

性别:男

年龄: 18

病史:精神分裂症

病例:不胜枚举

Ι. 8岁,幼儿园时。老师要求画画,画自己的爸爸妈妈。张大毛画了一只瞪着绿眼睛的大灰狼和一只温柔的梅花鹿和一只在地上哭的小白兔。老师给了零分。

医生诊断:老师判得好,大毛画的是森林里的故事,偏题。(《诊断书》) 11.巧用听课笔记

听课时间: 2000年9月15日

听课目的: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示范,研究探讨“诚实做人”,以《诚实的孩子》为内容,教育孩子“诚实做人”。

听课内容:……(《听课记录》)

11.巧用产品说明书

①产品: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主治:“信用”分泌不足,诚实缺乏症,“谎言连篇病”等等,由人体内“诚信”合成量过少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

用量:重度缺乏诚信者,一日三次,每次两瓶。

轻度缺乏诚信者,一日两次,每次一瓶。

妇女、儿童减半。

广告创意:……(《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二)绝妙结尾示范

①年轻人,来生要记住,在迷津渡口千万别选错。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不可丢。仅以此诗作结:

〖JZ〗迷津渡口诚信抛,

〖JZ〗一生苦恨悔难消。

〖JZ〗且将虚伪付江澜,

〖JZ〗斩闯红尘任逍遥。(《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

②大会结束了,答案仍未有,世间事果真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是非均留给后人评说吧。“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英雄开会》)

③突然有人叫道:“大虫来了,快跑呀!”众人一听大惊失色,纷纷躲避,只听武松叫道:“老虎在哪?”李逵吼道:“虎在哪里?”待人们惊魂初定,回过神来,哪里有老虎?原来是鼓上蚤时迁干的好事。众人都吁了一口气,突然发现打虎将李忠早已不知去向。(《谁是打虎英雄》)

④忠信桥 信义里 诚信坊 …… 收笔处,不觉积习又起,以一首诗来抒我心志:

疏影不悔柳头风,

先贤诚信本相同。

欲借此言呈观众,

熟料笔底波澜重!(《诚信吴门》)

⑤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

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诠释“家”的内涵,我们都应知道家中有等待,家中有爱。(《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⑦可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个相同,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全奉为真理。关于幸福的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⑧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问号先生红着脸说:“刚才那位青年朋友讲得很对,但是我们这是时空讨论会,所以各位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其实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没有统一标准,愿各位都能发现美。今天就到这儿,散会。”(《什么才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