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pān dēnɡ wān yán kuǎn dài yú bù kě jí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5分)
瑕( ) 源( ) 削( ) 贯( ) 尊( )
霞( ) 愿( ) 消( ) 惯( ) 遵( )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合适的填写在横线上。(10分)
波澜( )( ) 梦寐( )( ) ( )( ) 如柴 疲惫( )( )
横七( )( ) ( )( )天开 知己( )( ) 围魏( )( )
1、我多么想要去看海啊,今天,这个( ) 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打仗的时候,要( ) ,方能百战百胜。
四、按照要求写句子。(6分)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照样子仿写句子)
今天的天气真热啊,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爸爸是因为维持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积累与运用。(8分)
1、写出一句反映农时或气象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 》。你还积累了描写美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亲人做生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时,你会用哪句名言劝诫他讲诚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精彩回放。(10分)
1、“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___,时而___ ,时而___ ,时而___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从作者对溪水的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游玩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学习了《蝙蝠和雷达》,我知道了: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
3、《自然之道》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孩子呼唤的是_______________。
4、那双手就像是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耳朵,向两边拉。句子中“鹰的爪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话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会选词填空。(9分)
盼望 渴望 希望 期望 愿望
1.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 )靠你们。
2.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 )。
3.我的( )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4.在等待与( )中,春天终于来了。
5.我( )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
2. ( )什么地方,( )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 )先出去玩,( )先做作业。
4. 明天( )不下雨,春游( )会照计划进行。
八、阅读小能手。(17分)
小 小 的 善
许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座坐)。他是个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衬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有(座 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 坐)位上,(座坐)着一对母子。
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方便面、健力宝、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地叫(买卖)着。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未给自己(买 卖)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一些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送给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又看。最后,他把目光顶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发现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拉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 快! 听话!” 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 把手伸进了车厢旁挂着的塑料袋里。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然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3分)
2、“犹”在字典里的解释:⑴如同;⑵还,尚且。在“记忆犹新”一词中,“犹”应选第( )个解释,“记忆犹新”整个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3)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犹豫——( ) 企图——( ) 注视——( )感激——( )
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用“_____ ”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2分)
5、男青年为什么不会开启这罐饮料?用“~~~~~”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2分)
6、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小草盼望发芽,小鸟盼望高飞,小孩盼望长大,集体盼望团结,祖国盼望统一,世界盼望和平……同学们,你最盼望什么?请以“盼望”为主题写一篇
导语:文字是最具有力量的一种武器,而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1、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3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38、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5、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46、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7、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8、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51、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52、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5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54、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55、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56、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57、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58、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59、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
60、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
61、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6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6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6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6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6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6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68、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6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70、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导语:中国古代百句经典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