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6、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0、业精于勤,荒于嬉。
31、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3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33、志当存高远。
3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5、百学须先立志。
3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8、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3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4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4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5、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4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5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5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6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6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6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7、志不强则智不达。
6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6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赏析:
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杜甫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作者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杜甫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杜甫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9、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4、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1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2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2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2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3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4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4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4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5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5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5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53、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5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 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睥睨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
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 然置之,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少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功在不舍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有关学习的谚语经典诗句
一。知识是伶俐的火炬。
二。读一书,增一智。
三。不用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四。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五。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六。 用宝珠梳妆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分自己。
七。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八。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九。 知识是伶俐的火炬。
十。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十一。 繁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十二。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 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 翕张;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往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