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俭节约的民间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
“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日本丰田公司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5、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6、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5、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6、李嘉诚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
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7、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8、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9、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1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1、卖狗嫁女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3、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4、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6、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李享取了一个饼,慢懂把手上的油擦下来。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李享太浪费了。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罢,非常高兴。夸奖李享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
李享当上皇帝,多亏了节俭的品格。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伪装人格”。李享当政的'几年,历经“安史之乱”、宫廷政斗,他内忧外患,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在他当政期间,还出了郭子仪这样的名将,非常“巧合”的是,郭子仪比起李享更为节俭。
郭子仪经常让人把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日积月累地攒着;至于公文什么的,看完了也都收起来,装订好,“每至岁终,则散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让他们翻过来继续使用。有一天,裁纸的小刀折了,“不余寸许”,裁纸的小吏不是丢掉了事,而是削了两小块木板,“加于折刃之上,使才露锋”,继续用来裁纸。郭子仪高兴地说:“你真是我郭子仪的部下啊。”
郭子仪功劳很大,唐肃宗曾感叹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这样的大功,其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著名的戏剧《打金枝》讲的就是关于郭子仪家里的一个故事,因为郭子仪功劳大,升平公主下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认为不能向郭子仪行礼,为了这事,升平公主常跟驸马争吵不休。一次家宴后,回到房里的郭暧再次指责升平公主,酒后的郭暧终于发作了,抬手给了妻子一个耳光,他说:“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扬威吗?我告诉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你家?”公主跑到宫里告状去了,郭子仪吓得不轻。但皇帝最终没有加罪给郭暧。
郭子仪却历经三朝,逢凶化夷。郭子仪每次“逢凶化夷”,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据说郭子仪的府门向来是不关的,谁都可以进入。郭子仪这样做,既迎合皇帝倡导的节约之风,又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贪欲,也没有反心。
郭子仪能保全自己,也多亏了节俭。
7、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8、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9、勤俭节约的周恩来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10、勤俭节约的邓小平
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30年代初,邓小平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当地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一些生活用品奇缺。邓小平一再倡导干部们要艰苦朴素,并处处以身作则。
一次开完县委会议后,邓小平回到宿舍翻看文件。正在扫地的工作人员小吴抬头忽然发现邓小平的裤子都几乎缩到小腿肚子上了。“邓书记,您都可以不用挽裤腿??河了!”小吴笑着说。“这可是我最时髦的裤子!虽短些,可还是挺好的嘛!”邓小平认真的样子逗得小吴咯咯直乐。事实上,作为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并非真的连新裤子也穿不起。只是在当时艰苦的情况下,邓小平不想自己搞特殊化。那条灰白色的裤子是他唯一一条没有补丁的裤子,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舍得穿。但是时间久了,裤脚磨破了,他就让妻子把破的地方卷进去缝好。时间久了,裤子自然变得越来越短。
小吴扫完地,又走过来问道:“邓书记,我发现您那条花格毛巾都用了整整两年了,还没有破,而我的那条毛巾用了不到半年,现在已经不能用了,您一定有什么使用毛巾的窍门吧。”“有!你以后看我怎么洗脸就知道了!”邓小平笑着回答。以后几天,小吴惊奇地发现邓小平在洗脸时不是拧毛巾,而是用手挤毛巾。“毛巾是线织成的,拧来拧去很容易拧断。用手挤,水顺着线纹流下去,不是比拧更好吗?”小吴这才明白,邓小平这么做原来是为了节约,她感到一阵惭愧。于是,她不仅自己使用了这个窍门,还把窍门告诉给了其他人。
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下面为大家带来兴趣的名言,快来看看吧。
兴趣的名言1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2、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歌德
3、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4、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5、真实的世界使我感兴趣,因为它是可塑的。——法国作家纪德
6、对自己抱有兴趣的人使我们感兴趣。——西拉士
7、兴趣是不会说谎的。——英国谚语
8、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张洁
9、商人的兴趣就在那些能找到财富的地方。——埃伯克
1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11、在原则产问题上,要坚定如磐石;在兴趣问题上,则要顺应潮流。——美国
12、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
13、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14、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古罗马
15、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
16、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
17、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黑格尔
18、只有小人才对小事有兴趣。——迪斯雷利
19、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20、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21、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莱辛
22、新闻要适合直接感兴趣的人口味。——马克思
兴趣的名言2
1.天道酬勤。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1.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15.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6.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17.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1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1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20.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1.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22.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2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5.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26.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27.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28.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29.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3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1.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3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3.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3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5.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36.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37.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38.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39.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40.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兴趣的名言3
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陈寿
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嗜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同时也许可以借着它,对自己的国家有所贡献。——戴尔·卡耐基
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冰心
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致。——罗素
最好把一个人的爱好和职业尽可能远的分开。把一个的生计所在和上帝所赐的秉赋硬凑在一起,那是不明智的。——爱因斯坦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欧阳修
惟有对外界事物抱有兴趣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罗素
高尚的娱乐,对人生是宝贵的恩物。——鹤见佑辅
爱好文艺,可使人提高品位,陶冶精神;再推而广之,帮助社会的和平,增进人生的幸福。——佚名
各种娱乐的高下优劣,最能显示那个人的.高下优劣。——麦肯
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林语堂
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和他的爱好遭到了破坏,他如花似锦的年华就会像春梦似地消磨过去。——卢梭
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
——丘吉尔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
——赫尔巴特
嗜好和一时的爱好不是基本的快乐之源,而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是把不堪正视的痛苦暂时忘记的一条途径。——罗素
没有消遣就绝不会有欢乐,有了消遣就绝不会有悲哀。——帕斯卡尔
陶陶然乐在其中。——杨炯
文艺的爱好是一种无法毁灭的本能。——爱默生
兴趣最狭窄的人懂得最少,然而什么都感兴趣的人则什么都不懂。
——黑兹利特
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乔义特
一个人的性格可由他的娱乐而得知。——雷伊诺尔斯
当你没有空休息的时候,就是你该休息的时候。——英·西德尼
闲暇过度有如死水。——佚名
不善用闲暇,心胸就变狭。——佚名
一般都认为幸福存在于闲暇。不管怎么说,我们为争取闲暇而工作,为生活在和平环境而战争。——亚里斯多德
闲适是暂时摆脱了生活重压的一种难得的自由状态。一个处于生活重压下的人犹如一个被重力牢牢“绑”在地面上的人,而闲适的人则像在失重状态下独步太空的宇航员。地面上的人误以为自己头顶着的天空是宇宙的正上方,而漫步太空的人则发现,宇宙是没有绝对的上下之分的。可见,闲适使人能够较少受自身的处境和偏见的影响,更自由、更客观地看世界和自身。————佚名
工作,越做越会工作。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曾经如是说:“变更工作内容便是最好的休息。”
——柯南·道尔
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尼采
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无事之徒会干缺德事。——德国谚语
能忍受自己的人才能享受空闲。——葛瑞伯
无论身份高低,只要会消遣就是幸福。——帕斯卡尔
真正的娱乐是应着真正的工作的要求而发生的。——冰心
娱乐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创造了生活的风貌。——三木清
人心总是自然而然地由劳作转向娱乐。——忒壬斯
终日埋头工作而不去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詹·豪厄尔
娱乐应该成为艺术,生活应该成为艺术。生活的技术应该就是生活的艺术。
——三木清
生活既与娱乐相区别,又与娱乐是同一的。……娱乐必须成为生活,生活必须成为娱乐。——三木清
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如果你希望获得闲暇的话。——富兰克林
要是你一直把弓弦绷得太紧,你的弓很快就会断裂。——费德鲁斯
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丰子恺
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亚里士多德
在玩乐中,我们能表现出我们是怎样的一种人。——奥维德
游玩在一种意义上是增益的生活的准备。——李大钊
适度的娱乐能放松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塞内加
有两样东西是人们极欲得到的——面包和娱乐。——玉外纳
一个有勃勃生机与广泛兴趣的人,可以战胜一切不幸。——罗素
我十分赞赏公共娱乐,因为娱乐可以防止人们去干不正经的事。——约翰逊
有目的娱乐,不能成为真正的娱乐。娱乐没有目的,可对生活来说是符合目的的。——三木清
兴趣的名言4
1.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3.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4.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6.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7.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霍尔巴特以兴趣为基础构建他的教育学体系.
8.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9.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10.陈建翔博士说:"当孩子忘我地投入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她)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