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的名言1
诗歌:诗的内在和谐是通过联想来传达的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印度作家)泰戈尔
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印度作家)泰戈尔
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把听从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诗歌能躲过坟墓,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作为一种理性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意大利军事家)马志尼
无韵的诗句,是没有灵魂的肉体。——(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一般来说,诗可以理解为"想象的表现"。自有人类便有诗。(英国诗人)雪莱
如果诗的写成不能像树叶发芽那样自然,倒不如不写为妙。(英国诗人)齐慈
诗不可同化于科学和伦理,一经同化,便是死亡和衰退。——(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诗是翻腾的内心之叹息。(法国作家)普吕多姆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中国作家)郭沫若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中国诗人)艾青
伟大的诗,是民族最珍贵的宝石。——(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诗本不过是由梦演变而来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诗是神的词句,诗未必只存在于韵文之中。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印度作家)泰戈尔
关于诗歌的名言2: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古诗文
1.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4. 多行不义必自毙。
15.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6.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1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1.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2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25.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2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8.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古诗文励志名言警句二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