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全体同学:
大家上午好!
辞旧的钟声还在耳畔回响,新春的焰火还在脑海中绽放,马年的春天伴着伊始的新学期向我们走来了,我很荣幸在这万象更新的时节能有一个和同学们交心谈心的机会。在坐的同学们当初来到职教中心,都是带着理想来的,都是带着父母的叮咛和嘱托来的。有了理想,我们就不至于迷茫。在过去的岁月里,很多同学用实际行动不断缩短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面对学习和实训中的困难,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没有让无价的时光在闲散中流淌。正是这些积极进步的同学主宰了学校的主流价值观,才有了各大企业争相冠名办班,才有了技能大赛的捷报频传,才有了高考质量的稳中有升。当然,校园中还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同学们身上还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是错误,老师和家长都不会责怪你们,我们关心的是你们能不能循序渐进地改掉陋习、纠正错误、完善自我、不断进步,这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教师的人生价值所在!有位同学曾经这样问我:我将来从事旅游服务要用到三角函数吗?我们学习的文化知识对将来的工作有用吗?我要告诉你:对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强你的思维能力、增强你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你能说这些能力不重要吗?你可知道,近年来,一些企业参与了学校很多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是在按照企业的意向培养合格的员工;你可知道,我们的国家正在大力整治社会风气,传统美德正在回归,投机取巧者难以生存,只有知识和技能才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同学们在学习上总会遇到困难,生活中总会遇到矛盾,思想上总会遇到困惑,我们相信只要你们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国家是在对各种危机和矛盾的`化解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人的素质就是在困难的解决中不断提升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困难不是障碍,而是前行的阶梯。F w s i r . c o m 从我们学校走出的学生,不乏独立创业的成功人士,不乏行业的精英和巨子,他们唯一的成功格言是在困难中前进。他们的过去就是现在的你;我也相信,只要你们不坠落,不停留,不放弃,你们的未来就是现在的他。为了你们梦想的实现,我代表全体老师在这里向你们表态:我们会尽职尽责地为你们服好务,我们乐意成为你们学习的工具书、生活的保育员、成长的导师、心灵的朋友。
同学们,一个学校真正的成功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你们是学校的真正脸面,是学校示范创建的筹码,希望同学们在这几年里正视困难,合理化解各种矛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加强文化和技能的学习,将你们的名字写进长阳职教中心的荣誉殿堂。我也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们离去,我们彼此会感到不舍,你的坚强、你的进取会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你的潇洒、你的美丽会在年华的飘零中被老师们长长的记起!最后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敬业离不开奉献,奉献就是付出。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16年前,调入职教中心,一直从事着职业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
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理想的追求,我十几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不计时间、不计报酬,默默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特别是在夏季招生工作中积极参与、努力实干,优先的进行完成招生工作。
去年学校宣布招生后,我们正在进行校外阅卷任务,那时我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老师们热得开着电扇而我却还要穿着厚厚的运动服,在忙于阅卷任务的同时,还负责试卷评阅的管理,忙完之余,在放学之后就和别的老师骑着摩托车去离学校三、四十里的东湾走家串户进行宣传招生。那里的柏油路坑坑挖挖,有的村子里街道也是参差错落,找学生费尽唇舌;遇到的家长有的热情、有的冷落、有的更是没有一点基本的礼仪把你拒之门外说着无礼的话,连续数日,都是放学后出去,回家时已经是深夜十点或十一点,中午别人休息的时间正是我们积极工作的时候,午饭随便吃几口、午睡就别提、历经的艰辛和饥渴之苦只有经历之后才能体会。
连续十来年暑假期间大量的时间我都是在招生活动中度过的。烈日当头别人休息乘凉之时,招生工作却是热火朝天之际,走家串户不厌其烦奔走于乡村之间,一个夏季接着一个夏季,一干就是十年。
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我无怨无悔。
一、用自己的人格践行着高尚的师德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为孩子,忘了自己;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我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无数个早晨,我迎着朝霞曙光走进班级,和学生交谈;无数个傍晚,我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为师的准则。
二、用宽容、博爱之心塑造美好的心灵。
(一)多体会学生,多与之交流成为她们贴心的朋友。
作为一个好教师,除去做好应作的教学工作之外,更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博爱的心,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中去,多理解他们,体验他们,使他们相信你,信服你,愿意把你当做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的交流思想,而不仅仅是你只教,他只学。
记得在考普通话的前夕,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作为
作为老教师与青春的学生之间毕竟是两代人,在人生的阅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存在着差异,于是许多矛盾就无形中产生,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就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宽容,采取他们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用一颗宽容的、博爱的心与他们同喜同忧真正的融入到她们中去,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二)、在细微处用心、教育时省心。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与赞美,学生更是如此。虽然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与毛病,我们也不能总盯着,暂时忽略缺点,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去探寻学生的闪光点,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要求上进与进步。
前年的数控一班,是一个让每一个老师怵头的班级,男生多、曾被开除的学生多,各个学生都有个性,充满好斗与挑剔。那时学生会组织学生写格言警句,让我帮助挑选整理。在这时我发现这个班的调皮大王刘克楠写的几条很有思想性,我就特意拿出来向学生会主席王辉老师进行夸奖,赞扬他在这次活动中的积极与用心,他所写的句子很有思想性,并把他写的不准确的词句“生,是一所更好的学校”,改为“苦难,是一所更好的学校”。这些赞美与帮助在我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深感到了它的积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刘克楠上课睡觉少了,怪话没了,遇到我总望着我说“老师好”。后来主动自己写文章拿来找我,让我帮他修改等……
三、在教学上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
当时代的车轮驶进教育资源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也似春风细雨悄然渗入语文课堂教学,面对时代的大潮,虽然已到不惑之年思维和精力锐减的我,依然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电脑、向青年人学习多媒体技术,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巧妙融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直观。
在教学中运用影像或动画创设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如(项链)一课,教学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那么,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表现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几处细节变化,如:借项链前她的梦想,借项链时她的神情的变化,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她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表情的改变,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此外,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扩展练习:在小说的结尾进行假设,假设她遇到了舞会时的教育部长,她现在会是什么表情?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受十年之苦后朴实的、没有奢望的家庭主妇,表情平和;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刁蛮的斤斤计较的小市民,怨恨嫉妒;也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依然心存虚荣幻想,企盼艳羡——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即使学生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经过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初步尝试,使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必须马上身体力行的要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数十年来,我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在教学上曾获“省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在
篇一: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一、个人情况
XXX,男,XXXX年XX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职于XX省重点中学——XX县XX中学,任学校教学处副主任;现任高三重点班(物化班)物理课和高三年级主任。多年担任担任高三物理课及高中年级管理工作,教龄12年,先后担任过学校初三至高中各年级班主任、备课组长,任教过中学初二到高三各年级物理课,物理教学、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等工作效果突出。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德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多次被县政府嘉奖。XX县科研型教师。
二、主要业绩成果
1、98年2月、02年2月、04年2月三次获县政府嘉奖
2、00年11月全县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课二等奖.
3、99年11月对全县开教学研究课
4、主持“十五”县级重点课题一项
5、 先后 被聘为严继红、吴兵、曹小云、薛海峰老师的指导老师,成绩显著。
6、5、97~0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有3人获市一等奖、3 人获市 二 等奖。
6、96--05年一直被聘为校骨干教师
7、02-05所教高中物理成绩一直列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8、06年1月被评为如东县科研型教师。
三、学术水平情况
到现在共有24篇文章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或在全国、省、市年会交流获等级奖,其中,03年以来共12篇,主持一项县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一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转载。
篇二: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姜云飞,男,汉族,1977年5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韶存庄大疃村,于199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大学专科,2004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山东教育学院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1997年毕业分配到莱西职教中心任教语文。1998年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个人2000年被评为莱西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莱西市优秀班集体。个人撰写的论文在山东省获得二等奖,2002年获得莱西市优质课二等奖,2005年获得莱西市高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个人教育格言:赏识下出爱迪生,兴趣中有牛顿,宽容里有爱因斯坦!
篇三: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XXX,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从事语文教学。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前准备,课堂学生听、说、读、记的训练,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智与行的滋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与学效果好。
2003年6月,执教的优质课《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洛阳市“电教实业杯”中小学电教优质课评比中获三等奖。曾参加“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写作能力评价”课题实验,效果显著;2009年6月,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中,实验成果获一等奖。
2008-2009年,编写了语文《启东黄冈作业本》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刊印发行。2010年,编写了教学辅导书籍《讲透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下册,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刊印发行。
2012年3月,论文《〈春夜喜雨〉与学生教育》发表在省级刊物上;2008年12月,学术论文《启迪智慧提高效率》在“创新杯”首届全国小学教科研征文大赛中荣获特等奖;2001年5月,撰写的论文《发展语言,培养能力促进思维品质提高》在洛阳市“注·提”实验理论研讨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2007年8月,撰写的论文《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评价》荣获洛阳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辅导学生耐心细致,多次获辅导奖。曾在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国家级辅导三等奖、河南省辅导优秀奖、洛阳市辅导奖。辅导的多名学生作文曾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2009年9月,辅导的学生在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有多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少儿工作者。
2009年3月,被评为洛阳市教育系统模范工作者;
2010年6月,被评为洛阳市2008-2010年师德标兵;
2011年10月,被评为涧西区小学优秀班主任。
篇四: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蒋海燕,女,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校骨干教师,近几年分别取得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称号,刚聘为校教研员。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多次评为先进班集体;有着较丰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任教学科成绩优秀;多次参加市、片级优质课比赛并获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片级等发表或得奖;获得过“花桥经济开发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镇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各种荣誉。
篇五: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XXX,女,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泉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福建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福建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教坛新秀”。
从教14年来,坚持一线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全国、省、市辅导员培训,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省课改培训以及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执教的思品课《可爱的动物》、《危险在哪里》、《每天都有好心情》分别荣获全国、省、市教学评优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发挥个人特长,参加福建省辅导员风采大赛,获一等奖;参加泉州市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获一等奖;参加泉州市业余主持人大赛获得铜奖,并评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多次应邀参加市教育系统、团市委组织的大型文艺晚会任节目主持人。
结合教学、德育工作体会,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先后承担《少先队教育与闽南文化的传承》、《培养少先队员道德品质的分层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此项课题为十一五课题,荣获全国优秀课题)等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撰写《帮助少年儿童学会理财》、《有一种美德叫微笑》、《让真挚的爱心在活动中流露》、《体现新课程特征,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把春游还给学生》、《植根基地,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等文章,分别发表在:《辅导员》、《少先队活动》、《福建教育》、《小学教学研究》、《新一代》、《小学科学》等CN刊物上。
热心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指导他们参加教学评比、观摩获好成绩:指导指导黄冬梅老师参加市少代会研讨课《心系农运,文明礼仪伴我行》;指导黄冬梅老师参加泉州市中队主题课评比,中队主题课《心系祖国情,我与农运行》荣获二等奖;指导杨淑婉老师《时间像小马车》,参加市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指导吴晓军老师中队观摩课《团结协作好少年》,市直学校观摩;指导刘静波老师音乐课《侗家儿童多快乐》区级研讨;指导潘乙萍老师中队观摩课《争班级百星,做四好少年》录像送省展播。指导冯春燕老师参加市“先锋课堂”评比《闽台五缘一脉承,两岸少儿一家亲》荣获一等奖。
篇六:优秀教师个人简介
林学文,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所撰写论文《浅谈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获重庆市一等奖、《英语教学中的探索》获宜宾县三等奖、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两基”先进个人、德育标兵、学科带头突出能手等等,受到各级殊荣和重用。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现任重庆国立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和班主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