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的锐意进取,收获了“洋思之路”的教育神话。一时间,洋思中学门庭若市,“取经者”纷至沓来,自1996年起,每年到洋思中学的来访者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几乎每一个与洋思有关的字眼都挑动着“取经者”的神经,譬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八个大字就高高悬挂在洋思中学的主教学楼上,这是洋思中学对社会和家长的承诺,“取经者”心领神会,于是又加了个“美丽的尾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证明自己对教育的拳拳之心。殊不知,这句话,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过,这位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借此来向往一种教育境界,提倡一种“永不放弃,永远追求”的教育精神。
然而,就是这句美丽的教育期许,却频频将教师绑架上师能法庭,甚至拉进师德的审判场。“没有……只有……”的句式,对其沸沸扬扬的争论折射出人们对师生的关系、地位、作用存有困惑。
“被神话”者说
刚走进教师行列时,小李也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论的崇拜者。可如今,它却带给了他巨大压力。小李曾经就职于一所职业学校,学校领导以这句话来鞭策老师,要求每班的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0%,否则就扣钱。不少班级入学考试的及格率不到10%.仅一个学期就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不受处罚,有的老师提前公布试题,或考试时帮助学生作弊,用不正当的手段提高合格率。
换了工作岗位后,在小李身边,依然有许多教师领着微薄的薪水,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如何提高班级平均分上透支着时间与精力,只为证明自己是“会教”的老师。他们甚至不顾学生的天性,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分数。可老师毕竟也只是凡人,不能点石成金,终究逃不过因教不好个别学生而沦为“不会教的老师的”命运。小李摇着头苦叹着:“个个学生都教好,这只能是老师心中美好的愿望。若你准备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那么,我向你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并轻轻地道一声:‘善待学生,也需要善待自己。”’
许多人对这句话表示赞同的同时,都会向小李例举海伦·凯勒的例子:在老师莎莉文的教导下,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长大后不仅考入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这似乎是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最好证明。可是小李却不这么认为:“莎莉文老师的学生只有海伦·凯勒一人,而我们面对的往往是八九十人的班级,如果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老师哪有精力一个一个去为他们补课?莎莉文老师没有评职称的压力,不用考核,她能花好几天时间来教一个单词,可我们的学生一节课要掌握的单词,就有十几个。莎莉文常带着凯勒到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而我们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只能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面对书本,边听老师讲解边想象。”
“海伦-凯勒只是个特例,而我们也无法成为莎莉文。”小李无奈地摇摇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今天是将教师披上神的外衣,从此成为神仙,还是使教师迈上圣坛,从而成为神的牺牲?”
弟子三千,缘何贤人仅七十二?
中国的教育先贤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却只有七十二,那两千大几呢?有没有“教不好”的?史无所载。但就是这七十二知名弟子中,也有行事让老师不满意的:冉有、季路当了季孙氏的家臣,季孙氏打算攻打同邦小国颛臾,两个家臣不加阻拦,还予以支持,孔子非常生气,大加斥责。由此可见,天下至贤如孔子者,也没做到百分百的教育成功率,可想而知,果真还是有“教不好的学生”的。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他们智力水平有天壤之别,家庭教养有雅俗之分,经济状况有贫富之异,家长有为非作歹的暴徒,有清正廉洁的官员,有钻营奸猾的小人,有克斤扣两的奸商,有面朝黄土的'小民,有单亲家庭,有再婚家庭,有空巢家庭,不一而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孟母才会三迁。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李镇西所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就像一个质疑这句名言的教师说的那样:“若果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既然‘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
特级教师王燕在
当“会教”遭遇“不会教”
老师们有点冤,所谓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时不时地将他们拉上师能、师德的审判席,教师们为避免被扣上“无能”、“无德”的“罪名”,一头扎进教学,虽然他们心中自知:哪个老师没见过“教不好的学生”?有几所学校没出现过所谓的“差生”?“至理名言”就像一条无形的枷锁,使这些“灵魂的工程师”们从此背上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时间久了,他们也会抱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不是把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根源都归结为教育的失败,都归结为教师的‘不会教’?”
教育专家杨启亮教授当年在中学任教,曾遇到一个“差生”,哪怕最简单的课堂讲解,他都听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对课堂再也没有什么兴趣。有一天,杨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当翻到这名“差生”的作业本时,他眼前一亮:虽然答案没几个是对的,但字迹非常认真工整。杨老师灵机一动,以后的课堂上,这名“差生”如果实在听不懂,就让他坚持练字。结果这个“差生”毕业时拥有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杨启亮至今还对这名“差生”那潇洒飘逸的硬笔书法记忆犹新,他说,在某种意义上,他教好了这名学生,他拥有了一笔美妙的书法,使人赏心悦目,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教好”,就是“会教”。
事实上,家长和社会并非如此“宽容”,他们有他们的“会教”、“教好”的标准。众所周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教师“会教”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升学率上升,便是老师“会教”的最好证明。当一个“差生”练就了一笔好书法,当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考试及格,当怯弱的学生从此不再自卑,当“娇娇女”学会自理……这些是否能作为证明老师“会教”的证据?李镇西无奈地摇摇头:“在现行的评价标准下,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教师和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就是在唯成绩论的“会教”标准下,许多孩子成为了“教不好的学生”,许多老师成为了“不会教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对师生的关系、地位、作用作了新的阐释,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自主学习。“可被强塞给教师的至理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却片面地夸大了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的是教师凌驾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之上,是典型的教育万能论。”某老师对这句教育名言颇有微词,“这一谬论给中国当代教育评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学不好或者考试不及格,就是教师不会教的明证,其直接危害就是,部分教师受到来自社会、领导的巨大压力影响,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不惜误导学生的品德去片面地、不择手段地追求考试的高分数。你看,‘减负’的口号喊了若干年,学生的负担又何曾真的减下来了?”
某教育专家愤慨地表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用表示唯一选择的句式告诉人们:每一个学生都能被教好,都能考高分,都能上重点,将来也都能成名成家,成为社会精英人才。照这一推理,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许多‘真理’:没有管不好的学校,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管不好的群众,只有不会管的干部;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没有管不好的治安,只有不会管的公安……推崇这句真理的人一定从大跃进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等豪言壮语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得到过相当的启发。”
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和教育万能论,使原本“会教”的老师遭遇了“不会教”的尴尬。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们都是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信念去执教,他们忠诚于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关爱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将来的爱迪生、牛顿;他们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耕耘、默默奉献……所以,不要让这句“名言”成为师德“绑架”的理由。
一位老师说:“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李镇西说:“如果教师用这句名言来自警自勉,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遗憾。”
教师节故事--老师的智慧
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整堂课上的气氛活跃,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的问题问完了,该我来问你们三个问题。”同学们喊道:“老师,别说是三个,一百个我们也老老实实回答您。”
老师笑着说:“第一个问题,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第二个问题,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大家一听,表示佩服。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古代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道:“这个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同学们好好想想吧,下课!”
在最后一节课里,老师短短的三个问题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第一个问题是让人有进取心。我想,老师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必须成为第一,而是让他们都有去争取第一的勇气,即使你暂时屈居第二,但是韬光养晦,将来才能一鸣惊人。
第二个问题是让人进退有度。当你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不妨退一步来考虑,也许会迎刃而解。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切忌钻牛角尖,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
第三个问题是让人找准方向。想要学有所用,就不能脱离实际;想要用有所成,就要定位准确;想要成有所获,就要找准方向。如果你人生的大方向错了,还谈什么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我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纵然有不舍,但没有多少人留意老师最后说的话语。经历了很多年,我们才渐渐悟出了题中之义。如果当时课堂上的同学,在听完这三个问题之后,不是一笑而过,而是静下心来仔细揣摩,深刻理解,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非常精彩。
感谢老师作文
9月10日星期一,太阳公公也亲自出马迎接第28个教师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个个都晒出自己的创意或礼物准备送给各科老师。有的送贺卡,有的送鲜花,有的送自己亲手制作的小手工艺品,而我送的.却是跟同桌合作的卡片和每周一老师专为我开的“小灶”——硬笔书法练习本。
由于我每次考试总是因为写字不好、错字多而被扣分,老师就想出了一个法子:让我每天练字一行,要求写得认真、整齐。当初是练单字,其次是练词语,最后练句子,周而复始的练。今天老师终于告诉大家:看到罗壹写的字老师心情特别好,他写的字像他本人一样阳光、帅气。现在我已经进一步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知识,我的字写得更规范更好看了。为了增加我的阅读量,老师还特意制作了一个阅读表,让我记录每天所阅读文章的序号、日期、篇目、内容等,要求我每个月要读5篇文章或2本书。现在我已经习惯每天都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有些名人故事还可以背下来,还用电脑记录呢。比老师当初更高更严的要求自己了。您的学生不赖吧?
老师,您一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您让我们重新找回快乐;在我们高兴的时候您陪我们一起欢笑;在学习、运动、想像等方面您教给了我们一些连父母也不能传给我们的经验和方法,您就是我们在学校的父母。作为老师,您总是知道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大大小小的道理,总是耐心的帮我们改正错误的思想,更新学习的方法,总是因材施教地给每个学生开“小灶”,所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
感谢您,老师!
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3、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4、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赞美老师的名言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李商隐 ——赞美老师的诗句
6、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8、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9、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10、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1、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2、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3、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1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15、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16、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17、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18、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9、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老师,您是真诚的、善良的、美好的。愿所有同学的心扉都向您敞开。祝您教师节快乐!下面是关于教师节
教师节手抄报
有关教师节的名言
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3、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5、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辛苦了,我的老师,爱是不能忘记的!老师,谢谢您!
6、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7、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8、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民谚
9、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陶行知
10、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1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12、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1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4、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15、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9、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1、“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荣耀。——值此曰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敬祝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
22、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曰的祝贺!
23、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2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5、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26、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7、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曰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感谢老师
9月10日星期一,太阳公公也亲自出马迎接第28个教师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个个都晒出自己的创意或礼物准备送给各科老师。有的送贺卡,有的送鲜花,有的送自己亲手制作的小手工艺品,而我送的却是跟同桌合作的卡片和每周一老师专为我开的“小灶”——硬笔书法练习本。
由于我每次考试总是因为写字不好、错字多而被扣分,老师就想出了一个法子:让我每天练字一行,要求写得认真、整齐。当初是练单字,其次是练词语,最后练句子,周而复始的练。今天老师终于告诉大家:看到罗壹写的字老师心情特别好,他写的字像他本人一样阳光、帅气。现在我已经进一步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知识,我的字写得更规范更好看了。为了增加我的阅读量,老师还特意制作了一个阅读表,让我记录每天所阅读文章的序号、日期、篇目、内容等,要求我每个月要读5篇文章或2本书。现在我已经习惯每天都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有些名人故事还可以背下来,还用电脑记录呢。比老师当初更高更严的要求自己了。您的学生不赖吧?
老师,您一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您让我们重新找回快乐;在我们高兴的时候您陪我们一起欢笑;在学习、运动、想像等方面您教给了我们一些连父母也不能传给我们的经验和方法,您就是我们在学校的父母。作为老师,您总是知道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大大小小的道理,总是耐心的帮我们改正错误的思想,更新学习的方法,总是因材施教地给每个学生开“小灶”,所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
感谢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