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格言吗 正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格言吗

时间:2025-05-11 04:30:19

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5、我的努力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0、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3、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6、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7、学不可以已。——《荀子》

1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2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2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2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2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6、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26、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27、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2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6、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3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9、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富兰克林 美国政治家 科学家

40、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4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4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43、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44、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45、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46、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47、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48、三思而后行。——《论语》

4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二

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作的事很多,但是作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4、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6、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12、衰退的,而且会有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16、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1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20、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21、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22、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2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25、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第一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正因为这样,我还失败过呢。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妈妈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思索了一会儿,“我知道了!”妈妈说道。她把那道题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豁然开朗。还有一次,我记得我画了一幅画,自己认为画的很不错,就得意洋洋地拿给爱画画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后说:“画得真好,我还画不出这样的画呢!”我高兴地笑了,妹妹也高兴地笑了。妹妹又仔细地看,她说:“哥哥,你好象有一处地方画错了。”“哪里?我看看。”我说。妹妹指着画说:“你画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风,这可是牛头不对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你真仔细啊,你可以做评画专家了。”我赞叹着。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大有收获。我以后一定改正这个缺点,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我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第二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论语》,我之所以读它,是因为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句。

《论语》这本书一共分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等比较有名。以前,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自于《论语》。如“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我想在这部书中认识一个学富五车的孔子、一个富有仁义之心的孔子。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还是有必要读的。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吗?学习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甚至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

第三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选自于《论语?公冶长》,意思就是说“勤奋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请教为耻。”我想,这句至理名言应是我们当代学生乃至全社会所应具备的。

一定就有人问:“为什么呢?”

敏,乃勤奋也。好,乃喜爱也。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你勤奋好学终会有所成就。当你学习时,必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是必然的,有何“耻”可言。通过勤奋学习,会增长见知,提升自我;不耻不问,又会进一步地升华自己。因此,能做到它是十分重要的。况且,对于社会来说,每个公民谦虚而优秀,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将得到无限的发展。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那又怎样去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呢?说起来简单而又复杂。

第一,敏。即是勤奋。要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努力去工作、学习。当然要付诸行动,嘴上清谈有什么意思呢?还要能坚持,有恒心和毅力。当然需要不是外界环境的干扰,仍旧能继续学习。像毛泽东少时不顾家里的反对,克服贫穷,毅然出门

像汉代孙敬读书的“头悬梁”,战国苏秦读书的“锥刺股”,都是敏而好学的体现。喜爱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止只有学生当如此,工作中的人也是这样。

对于“敏而好学”也许有不少人都能做到,而“不耻下问”呢?能有多少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这可不仅仅是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人的天性往往不可思议。有的人位卑才低,求教于位尊者,才高者,那似乎没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卑求教于位卑,以才高者求教于才低。往往会觉得别扭,也许会感觉不光彩,耻于开口了。

这种感觉多半来自于心理压力,我们当然要克服它。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问个问题有什么嘛?”“他也许比我强呢!”“别人才不会这么在乎我呢,何难堪之有”……在自我暗示下,可以尽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在不久之后,定会有显着效果。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人前人后都保持谦逊的作风,忘却自己造成的思想上的尴尬,久而久之,习惯了,也说真实了。

努力吧,朋友们,你一定会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语出《论语》。意思为哪怕是很低端的问题也会主动向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孔子主张礼,如果这个成语的解释把“下”字作为被请教人的属性,则会先无礼于人,与他所主张的思想不符。——摘自百度百科《不耻下问》

基本解释

注释:耻:羞耻,奇耻大辱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1]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演变 :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成语来由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1] ,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3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3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3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