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格言 正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格言

时间:2025-05-15 03:31:20

不久前,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有一些反思,现整理如下:

}案例一

浙江版教材是这样安排和处理的:一台饲料粉碎机,每小时粉碎饲料1/2吨,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引导学生想:3/4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就是求1/2吨的3/4是多少,算式是1/23/4。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1小时粉碎饲料1/2吨,1/4小时粉碎1/2吨的1/4,就是把1/2吨平均分成4份,取中的1份,也就是把1/2吨平均分成(24)份,取其中的1份。3/4小时粉碎1/2吨的3/4,就是取3个1/ (24),结果是 ,最后师生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反思一】

这样的安排侧重于意义的学习,但由于例题的安排缺乏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比较枯燥和抽象,很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出发,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这样的处理:

〖案例二

先创设问题情境地,分数单位乘以分数单位。课件出示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米。然后,在正方形一角又出示一个小长方形,请大家估计一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学生猜测、估计)。课件出示背景格子图,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来整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20份,而这个阴影部分恰好是1/20平方米;这个格子图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和5份,即:这个长方形阴影的长和宽分别是1/4米和1/5米。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那么1/51/4和1/20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想法?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反思二】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孔企平说,我们在课堂里讲的数学学科与数学家研究的数学是有区别的。数学家研究的数学学科是从概念、公理、定理出发的以逻辑体系为基础的数学,而我们给学生讲的数学则更多地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是这方面生活经验的'升华。所以,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但这样的设计显然对算理的学习不足,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也是不足的。另外,所有这一切,包括图形和数据,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的所有猜想与活动都是在老师所划定的圈子里进行,虽然我精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的情境,但是,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案例三

活动与问题:1、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涂上颜色;再把这张纸的1/□看作单位1,表示出它的1/□,也就是1/□的1/□,把折出的1/□涂上然后把这张长方形展开看一看,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把刚才折纸的操作活动用算式表示出来吗?3、猜想与验证:涂两种颜色的阴影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打开折纸并验证。4、把学生的算式和结果尽可能多的都写在白板上。5、小组讨论并发现规律。

【反思三】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设计本课时,有以下三个想法:

1、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1/□,可千万不要轻视这个小小的□,它给学生的很大的空间和权利。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就是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更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3、在亲身活动中感受数学。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案例三的设计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把较复杂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折纸这一直观动作进行反映,有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计算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有潜力,教师的作用仅仅是激发这种潜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力求凸显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过程,使短短的一节课,时时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学生课堂生命活动得以充分展现的关键。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数学课的操作毕竟是学习意义上的操作,是一种特殊的动手活动,在组织操作活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切忌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活动本身流于形式。二是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学具操作要注意适时、适量和适度。适时就是要注意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适量是指要控制使用的次数,活动的时间,并不是搞得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功和内能的关系,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功是能量变化多少的量度,做功的过程是能量改变或转化的过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新课程标准将能量作为三个内容标准之一,可见它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在前面学习功的知识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初步概念,再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列举风、流水能够做功的例子,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然后再通过“活动1”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速度、质量的关系。势能的学习也是先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展示,从做功的角度引入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再通过“活动2”的实验,探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建立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材又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通过“活动3”研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最后,教材指出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本节需要达成“三个方面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描述所观察各种能量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动能和势能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比较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但它是学生理解一般概念的基础;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能量转化现象的基础,所以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让学生形成能的初步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三、 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对象是普通班学生,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学习能力强,思维反应快的学生占10%,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占30%。但总体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高,能感觉物理有趣,有学习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切入口,逐步展开教学。

四、 教法选择:

教学方法:“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这句醒目的格言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光说是没有用的,听见后很快就忘记了。只有亲自动手去做,才能真正的了解。多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放心让孩子去实践,这样学习到的东西才是孩子自己掌握的。也就是说,动手第一,看见第二,听见第三。再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

五、 学法选择: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六、 教学程序与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所学新课

利用幻灯片播放《超强台风》电影片段: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入城镇,横扫一切,击碎一切。嚎叫的龙卷风中,汽车被贴在墙上、一艘艘巨轮在空中飞舞,然后砸向房屋!身陷绝境的人们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军民一心抗灾救人谱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乐章,人性在天灾面前绽放出瑰丽光辉。

为什么巨浪和龙卷风有如此大的危害呢?由此引入新课。

2、建立能的概念,知道功和能的关系

演示实验:在讲台上放一塑料玩具小汽车,用吹风机对着小汽车吹,车子向前行驶。

让学生仔细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出:车子向前行驶是因为吹风机吹出的风对车子做功了。电影中巨浪推动汽车、龙卷风吹动汽车也都是对汽车做功了。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讨论分析: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 这些物体是否能够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 从功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能量的定义。

然后可以让学生列举具有能的实例,并从能否做功的角度分析,加深对能量的.理解。

紧接着,可通过播放视频“微风拂柳、台风来袭”和演示实验“吹风机大小不同的风吹讲台上的玩具小汽车”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大小和如何去判断能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实验的总结,得出功和能的关系。

3、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播放视频“风车转动”和“冲浪运动”,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出动能的初步概念。然后补充几个生活中动能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列举具有动能的实例。

利用幻灯片展示车祸的图片和报道,让学生猜想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然后进行“活动1”的实验,在实验前,可让学生先动手实验:

1、探究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处滚到水平面时速度

2、探究不同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引导学生得出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安排两道题反馈,努力引导学习成绩较弱学生发表看法。总结时,可让中等学生思考后回答,鼓励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再安排一道探究题让学生明白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其中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从而明白为什么要对车辆限速,而且不同的车型限速不同。

然后播放“车窗垃圾”的公益广告,让学生从动能的角度分析它的危险性,并倡导文明。

4、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播放视频“打桩机”和“撑杆跳高”,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然后补充几个生活中势能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列举具有势能的实例。

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哪块大石头让你感到不安?”,让学生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进行“活动2”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然后播放“请勿高空抛物”的公益广告,让学生从重力势能的角度分析它的危险性,并倡导文明。

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愤怒的小鸟”,让学生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进行实验:哪种情况下的钢尺可以将小木块弹得更高?,

引导学生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5、机械能的转化

让学生明确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演示实验摆球的摆动,播放视频:跳板表演、蹦床、过山车,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再演示实验:乒乓球的下落过程,让学生知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最后,举一些例子,让学生知道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6、归纳整理知识,及时反馈矫正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主小结。

最后结束本课,布置作业。

谢谢!

有一种感动能够激励你的一生,有一种责骂可以鞭策你的征程,有一种大爱绿遍整个荒漠,有一种深沉胜过高山峻岭。是的,这种情感母爱无法替代,那就是父亲的真情。

应该说,父亲节的来历伴随着几分心酸,几分欣慰。1910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后,就深有感触地想:为什么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杜德夫人在13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威廉为了孩子始终没有再婚。白天在农场辛劳工作,晚上还要辅导孩子作功课,全身心地扶养着6个孩子长大成人。当孝顺的子女们盼望能让老爸好好安享晚年的时候,老人家终因过度劳累而默默地病逝。为此,杜德夫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会的牧师,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普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牧师也非常赞许设立父亲节的建议。于是,经州长同意,美国华盛顿州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第一个父亲节活动。1966年,美国总统詹森宣布当年6月的第3个星期日,也就是威廉先生的生日为父亲节。然而至今,父亲节并没有象母亲节那样引人注目,轰轰烈烈。是我们平时对父爱麻木无睹,还是男人们觉得自己没那么娇贵,顾不上过节?

——父爱是严厉的,冷酷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在电视剧《继父》里,李幼斌扮演的老关是个非常严厉的后爸。他总是打骂“后窝养的”,孩子们从心里憎恨他。在老关去世后,孩子们发现在他的工具箱里装着满满的记事日历,上面除了记载着他每月的工资、理发和买烟的支出外,还详细记着孩子们的生日,还有每次为什么打孩子,用什么打的等等。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想打孩子,自己没孩子,能不喜欢他们吗?”到了这样时候,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跪在继父的遗像前失声痛哭,亲切地叫了声“爸爸!”最后在继父的石碑上刻下四个大字:恩重如山!

和逝人相比,刘老根虽然还活着,但孩子们对他的误解着实让他难过沮丧。俩个儿子都事业有成,他本该享享清福。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创业史让孩子们看成了“老不正经”,百般阻挠。老根儿命苦哇!为了孩子,他始终未和丁香完婚;为了创业,他公而忘私,反闹得众叛亲离。直到他投资受骗,变成“疯子”,孩子们才感悟到那博大的父爱。

是的,许多父亲在孩子面前,都唱着凶神恶煞的角色。这一点,范伟就深有

当我们终于读懂父爱时,是那样的姗姗来迟,而又怦然心动。美国有句格言: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和母亲面容长大的。其实,父亲只不过是恨铁不成钢,对孩子严格了一些。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在爱丽舍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主管事务的官员:“今后你们最多只能安排我的孩子参加两次招待会。这样可以避免特殊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戴高乐执政了11年,家庭成员从未因地位的特殊得到过任何例外的提升,子女都没有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谋取利益。他对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是总统,而你们不是!”

泰国总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也是东南亚著名的“电信大亨”,家庭十分富有。但是他信对孩子们非常严格,小女儿贝东丹高考结束后,他信把她送到曼谷的一家麦当劳餐厅打工。他信说:“我就是想让她了解生活,钱不是关键,我想让她获得一些经历。”

——父爱是沉闷的,深沉得永远都不指望我们知晓

有人说:“父爱就像冰箱里的灯,只有哪天不亮了,你才发现它的存在。”父爱大多不善于张扬,有时还很“霸权”,毫不讲理地摆布着孩子的一切。

看过《金婚》吧?佟志和宝贝儿子只因观点不同,就闹得“父子相见,分外眼红”!但是在儿子因欠债即将吃官司的危机时刻,老爸不惜向别人跪拜求请。佟志因此重病不起,儿子才顿悟到父爱的缄默与伟大。到老爸的`床前哭悔,父子终于合好。可是大宝清醒得太迟了,还没来得及更多地感受父爱,他就因车祸夭折了。一夜间,佟志头发骤白,目光绝望。法国作家蒙田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显然,佟志绝望的不仅是老来无后,更是梦想的破灭。也许有人责怪父爱过于沉默,不尽人意。我最喜欢吹《酒干趟卖无》的曲子,电视里的哑巴养父只能用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表现父亲那无言的爱。女儿阿美只叫了声“爸爸”,便让老哑巴付出了毕生的养育精力,而且无怨无悔。他在图什么?阿美成功了,面对掌声和恭维,她想的不是荣誉和金钱,而是对养父的思念,她在追忆父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然而父亲没有享受她的任何感恩就匆匆而去了。他到底为了什么?直到我做爸爸的那天晚上,才恍然猛醒,独自一人坐在医院的楼梯间哭了。我庆幸自己的种子萌芽了,但想得更多的是责任。从今往后,我就是一家之主,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既不图亲人感恩,也不指望任何回报。

好友从小就没有母亲,父子俩相依为命。那时,他从不专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父亲少言寡语,每天很晚才回来,累得腰酸背痛。可是只要他要钱,父亲就乐呵呵地解囊。然后他拿着钱和小混混们一起吃喝玩乐。一天深夜,一个哥们打电话约他出去“做点活”,他兴奋地跟去了。在一个漆黑的胡同里,他老远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不停地哀求:“求求你们,把钱还给我,我儿子还等着交学费啊!”小流氓们一边打一边骂道:“瞧你这窝囊样,你儿子也好不了哪去,使劲打!”他惊呆了——是老爸!此时他感觉天旋地转,发疯似的扑向流氓。可是那些曾发誓同生共死的哥们,此时都变成了狰狞的禽兽,凭着人多势众,使劲殴打他。刚才还象绵羊的老爸,奋不顾身地冲上前,用身体挡住了儿子。不一会儿,老爸的身体软软地倒在血泊中。他抱着老爸的头,绝望地嚎啕哭救。事后他才得知,父亲为了多挣钱供他上学,晚上还去码头当装卸工。后来,他考上了上海交大,有了令人羡慕的好工作。现在每当傍晚,我都会看见他和妻子用轮椅推着老爸,有说有笑地在花园里漫步。也许,这就是我能和他成为知己的原因吧。

——父爱就是榜样,我们在伟岸的臂膀里学会了做人

贝多芬说:“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事业,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如果说,母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父爱则是让孩子学会做人。

美国数字设备始创者奥尔森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他说自己如果没有父爱,就不可能走向成功。父亲曾是一名推销员。一次,一位顾客想从他的手中购买机器,但他发现这位顾客并不真正需要这部机器,于是他极力劝这位顾客不要购买。此事让父亲的老板火冒三丈,却为他赢得了声誉。因此奥尔森的辉煌与诚实守信是密不可分的;阿兰·辛普森曾三次连任美国参议员,他的父亲也曾任州长和参议员。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他们父子俩成功的关键。老父亲对儿子最常说的话就是:“失败的时候,不要坐在那里冲着月亮咆哮,要行动起来!”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女。贵族们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父亲就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别人不跟你玩,爸爸陪你玩吧!”父亲把安徒生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还常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莎士比亚的剧本。父亲让安徒生走向社会,去感受街上手艺人和老乞丐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后来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积累了生动的素材;梅婷在演艺界是出了名的淑女。她小的时候,父亲是一名军医,薪水不多,还要瞒着母亲攒小金库,父母常因此闹别扭。直到后来,母亲才知道父亲攒钱是为了资助身边的特困户,全家人都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她感慨地说:“父爱是那样的含蓄而没有边际。”

看见有些男人从不顾家,除了喝酒就是赌博,我曾认为父爱是冰冷的,自私的。可是有件事永远改变了我的看法:去年盛夏,一个父亲带着一男一女俩个孩子去江边钓鱼。突然,俩个孩子都掉进了水里拼命挣扎,父亲毫不犹豫地跳进江里救孩子,不幸的是三个人都没有回到岸上。直到晚上,才把三俱尸体打捞上来,父亲的两只手分别抓住一个孩子。显然这样是无法上岸的,如果这个父亲要脱身,就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孩子。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人说这个男人水性很好,是个酒鬼,平时打骂老婆,从不关心孩子。一连几天,我都在沉思,究竟该怎样解读这样的父亲呢?

李亚鹏日前首次公开医治女儿李嫣唇腭裂的手术过程。王菲怀孕5个月时,医生就透露孩子畸形的真相。当时王菲问李亚鹏:“如果真是这样,咱们还要吗?”夫妻俩只犹豫了片刻,就下定了决心。王菲生产当天,李亚鹏看到女儿时还是有些震惊,但他含着泪对女儿说:“你要相信爸爸,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你治好!”李嫣在美国做的手术,李亚鹏必须抱着女儿眼睁睁看着她受苦。事后,他自己躲在没人的地方足足哭了一个多小时。也许李亚鹏算不上是个好演员,但他绝对是个好丈夫,好爸爸。我想做为一个男人,足已!

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深入人心。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他却作出了别人无法理解的选择———放弃演艺,去香港打工。王铁成的儿子王蔚平,小名狗儿,生来就是个痴呆。为了治好狗儿的病,上至邓颖超,下至亲朋好友,到处找名医、寻偏方,但还是没能治好狗儿的病。王铁成夫妇搭上了所有的精力和财力,妻子还放弃了工作,至今他们仍然坚定信念。在教育孩子成人的征途上,做为父亲,还有什么苦不能吃,还有什么坎不能过?

《诗经》说:“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这里的“怙”和“恃”都有“依靠”的意思。正所谓“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与温暖的母爱相比,父爱是无声无形的。所以人们得到多少父爱都觉得理所当然,以至于词典和电脑输入法里都找不到“父爱”这个词。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但他一定是用深邃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孩子成长的人;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为孩子的冷暖而絮絮叨叨,但他一定是在你遭受挫折时帮你理智思考的人;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在你病床前彻夜守护,但他一定是四处寻药,不惜卖血和尊严来挽救你生命的人;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为了孩子能在温室里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亲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他一定是不畏苦累乃至生命来面对风雪,挑起家庭大梁的人。

记得一位老师这样评价父亲的价值:如果孩子有个好父亲,那么他在数学和阅读理解等方面就占有优势,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自信心和安全感。因此单从这个意义上说,父爱的作用远远胜过母爱。显而易见,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兼备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可问题是,现在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均显现出“偏阴性格”,也就是依赖性强,脆弱畏惧,彰显个性。因此父亲不但要挑大梁,更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