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中国传统美德格言的感想 正文

中国传统美德格言的感想

时间:2025-05-16 10:40:51

学习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后,我深受教育,尤其是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一格言,我感受颇深。它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那样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事都会达不到目的;如果始终朝着目的不断前进,即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最终也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学习要取得好成绩,也必须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他小时侯学习很不用心,总是贪玩。他的母亲为了教育他,故意用刀把织布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割断,并告诉他说:“你不好好学习,半途而废,将来就像着没织好的布一样,什么用处也没有。”从此以后,孟子就专心学习,刻苦读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最后成了孔子之后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向这些人物学习。学习上碰到一点点困难,不要向困难低头,多请教老师和同学。想想以前的我真是惭愧,上课不专心听讲,懒于动脑筋。一做起作业来,不是碰到这个问题,就是碰到那个问题。怎么办?无奈只得东问同学抄,西问同学抄,成绩直线下降。

今天学习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把“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为自己的

今天,我在家里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

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我把《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的“重亲情,礼为先。”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它教育我们学会感激,从小要心存一份真与善,爱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为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感激他们。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师的手》最后一句话所说的: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我会珍惜你们给我这美好的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校园诗教读本》这本书后,使我收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 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 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

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母亲,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的责任。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祖国的期望。

读诗诵经。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学校举办的“八荣八耻”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

只要我们人人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会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6、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而苟非》——稽康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任理则公,任情则私。——唐伯虎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4、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陈独秀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1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8、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9、贪进者,必取辱;过侈者,必招非。——弘一大师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2、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2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6、家有清白志,所宝甄中尘。——范仲淹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8、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慧能

2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3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5、走不通而不觉得困难,这是庸人。连脚都没有动而心理却虚造出万千困难,这是妄人。——陶行知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38、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蔡元培

39、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40、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41、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3、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4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6、才气与文字分不开,有才者必有其文,有其文者必有其才。——林语堂

4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49、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5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5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2、高尚的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之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潘天寿

53、没有大的感情就不能有艺术。——胡风

54、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往往是由一个很小的数量开始的。——邓拓

55、善不由我来兮,名不可虚作。——屈原

56、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任弻时

57、天资并不带来任何技巧,天资只提供学习任何技巧的可能性。——茅盾

58、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司马迁

59、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

60、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关汉卿

6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62、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5、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吴敬梓

66、平日若无真义气,临时休说死生交。——施耐庵

6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6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69、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7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7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7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7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