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教育人生格言诗词 正文

教育人生格言诗词

时间:2025-05-14 10:17:1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弘传)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太宗赠萧禹)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书元行冲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李白江上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2、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3、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4、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6、欺欺艾艾,口讷之称;喋喋便便,言多之状。——程允升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9、金钱虽然不会使人幸福,但是它能镇定人的神经。——欧凯西

10、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陈果

1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1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13、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4、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5、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16、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1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8、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9、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20、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2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2、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23、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蒙台梭利

24、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2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6、自古至今,容忍的总是老百姓,被容忍的总是统治者。——殷海光

27、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8、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2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30、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31、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克伯屈

32、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33、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王夫之

34、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程允升

3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36、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37、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38、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3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0、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斯宾塞

4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42、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43、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4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5、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46、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47、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48、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陶行知

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0、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2、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5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54、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55、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56、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57、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黄炎培

58、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洛克

59、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程允升

60、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61、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6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63、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爱因斯坦

64、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65、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6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6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

68、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郭秉文

69、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70、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关于教育的古代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

1.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2.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3.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4.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5.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6.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7.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8.   天下之本在家。

9.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10.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1.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12.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3.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14.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15.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16.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17.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18.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19.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20.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21.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

22.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23.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24.   爱子教之以义方。

25.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26.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27.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2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9.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30.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31.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32.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33.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34.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35.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36.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37.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无知。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38.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39.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40.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41.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42.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43.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44.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45.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异日:日后。

46.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47.   《史曲愿体集》至:最。

48.   爱之必以其道。

49.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50.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51.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成才。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52.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53.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教导儿子必须自己带头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