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可能是民间汇集的句式、散文,多用于
1)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2)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4)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5)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6) 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7) 贼是小人,智为君子。
8)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1)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12)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13)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1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1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16)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7)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1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20)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21)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22)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23)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24)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5)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26)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7)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28)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29)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30)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1)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32)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3)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34)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5)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36)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7)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39)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4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41)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42)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4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44)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45)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46)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47) 酒中不语真君子,帐上分明大丈夫。
48)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49)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50)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3)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54) 百年成之不足,一日坏之有余。
55)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56)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物,它在传统蒙学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增广贤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 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单一和用典过多的问题。如《龙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经》一种句式贯穿始终,这就使童蒙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长句和短句交错排列,灵活多变。同时不以骈句行文, 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面貌。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
《增广贤文》是一部格言集,书中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格言,并不全 是《增广贤文》作者的发明,有的出自先秦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诗,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 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此外,“近水楼台 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都是唐 人的句子。
书中还有些格言虽不知其最早出处,但在民间流传很广,如“逢人只说 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明代小说《醒世恒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 荫”。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在 《禅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美不 美,江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 回出现过。“莫信直中 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 回。“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 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见于《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荣,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寻死路”。“黄河尚有澄 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句话见于《警世阴阳梦·阳梦》第11 回。“种 麻得麻,种豆得豆”见于《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吴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诗中,另外这句在《醒世恒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现过, 只是个别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格言的流传情况表明它们已深 入民间,是被认同了的。
书中还采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读物中的句子,如《名贤集》、《神童诗》 等。其中采自《名贤集》的有:“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贫居闹市 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 迟”,等等。采自《神童诗》的有“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这是本书价值的 又一表现。
清朝同治年间,周希陶对《增广贤文》加以增补修订,写成《重订增广》 一书,该书分平韵、上韵、去韵、入韵四部份,对《增广贤文》的原文重新 编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内容。但《重订增广》的影响远不及《增广贤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变了原书的基调,并且所增加的内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炼的'格言集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不看重《重订增广》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广贤文》难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见。
《增广贤文》作为一种出现较晚的蒙学读本,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众多的读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三、百、千”(“三”指《三字经》,“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诗》)并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虽然《增广贤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读物,但其中也有许多消极的和过 时的内容,如“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 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这些带有封建时代局限的糟粕, 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是必须批判的。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斯宾塞
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上的巨人。——郭沫若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鲁迅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罗丹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萧伯纳
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巴尔扎克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清)朱用纯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康因
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罗蒙诺索夫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布尔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
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盖亚斯(AriedeGens) 壳牌石油策划经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张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书山寻宝;学海泛舟。 ——《对联集锦》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华罗庚
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高尔基论青年》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