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2.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3.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其儿子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4.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5.天才来自于勤奋,成功须做事目标专一。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
6.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7.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8.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呕心沥血,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
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留下两道深深的脚印。
9.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10.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11.牛顿和实验室。牛顿致力于光学、力学和化学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当人们问他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简单地回答说:“我一直在想、想、想”牛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里渡过的,有时成月地呆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地苦干。饿了,啃点面包,实在劳累了,就打个盹,直到在实验室里得出明确的结果,他才肯从实验室走出来,稍事休息。
诚实是一种美德,从古到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我相信诚实都是人们约定的美德的一部分。尤其当我们面对权威的时候,诚实更是难能可贵的。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17世纪,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写了一首文理不通的`诗,自鸣得意,问当时有名的文学批评家布瓦洛:"此诗如何?"布瓦洛皱着眉头将诗看了一遍,说:"皇上真是无比英明,无所不能——想作一首歪诗,一作就作出来,臣下佩服之至。"路易十四顿时面红耳赤。
与外国同行相比中国文人可就艰难多了,因为中国皇帝更专横。东晋简文帝日理万机之余,雅好涂鸦,写完后问臣子王献之"卿以为朕字如何?"大书法家王献之答道:"皇上的字自然是好的。""怎么个好法?与卿比如何?"简文帝迫问。"皇上的字在皇上中是好的,臣下的字在臣下中是好的。"简文帝听后非常羞愧。
说话需要艺术,但更要诚实。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也都来自于诚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且尽力维护着它,要想不让它受到破坏,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实。尊严重要,护之有道。诚实是尊严的守护者。
如果一个人连诚实都丢掉了,那么还谈何尊严呢?
古人云:人无信不在。诚信在各个领域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人,讲实话是最起码的。在我们犯错误后可能会为了避免惩罚撒个谎,虽然这不含任何恶意,对任何人也都没有伤害,这只是帮助自己免罚的一种手段。然而这不仅体现了我们没有责任心,更是在一定意义上对自己尊严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