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头衔越多,礼仪越繁。英国诗人 丁尼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 阿奥斯汀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小说家 海登斯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礼仪对于人来说,就象酿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礼仪,小人轻视礼仪。蘖:酒曲,类似酿酒用的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作家 爱默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清代医家 史典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哲学家 洛克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会说很得体的话,却不会说有真情实感的话。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时候,只把几个冰冷的手指伸过去,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礼仪,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传达出热情。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英国哲学家 洛克
文明礼仪名言名句精选
1、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2、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3、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9、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1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11、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12、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3、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1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16、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17、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18、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9、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20、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文明礼仪名言名句摘抄
1、 不学礼,无以立。
2、 文明礼仪,人人有责。
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 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
5、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6、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7、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8、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9、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0、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11、 信则人任焉。——论语
12、 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13、 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4、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5、 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16、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17、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18、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9、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20、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1、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2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2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6、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27、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8、 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9、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30、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5、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9、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0、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6、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