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依耐人际关系、外世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卡耐基
2、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李嘉诚
3、我们所需的80%来自我们所做的20%。——[英]理查德科克
4、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5、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李嘉诚
6、你所贯彻的形象,你喜爱它有多少百分比,你就幸福多少百分比。——司恩鲁
7、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王菊珍
8、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李嘉诚
导语:
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它只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
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并且用百分号表示;分子可以是整数、小数,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母。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百分数的读写:16%读作:百分之十六 9%读作:百分之九;百分之八十写作:80% 百分之五十写作:5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百分率的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在计算时要乘100%,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百分率的公式中有三种量,给出其中任何两种量,都可以求出第三种量。
出勤率=出勤天数 ×100%
应出勤人数
成活率=成活的数量 ×100%
3、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的差量是另一个数(即单位“1”的量)的百分之几。
②解题方法:用甲表示一个数,乙表示另一个数。则:
㈠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⑴(甲-乙)÷乙 ⑵甲÷乙-1
㈡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⑴(甲-乙)÷甲 ⑵1-乙÷甲。
③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的量。在“谁比谁多(少)百分之几”中,“比”字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两个量的差则是比较量。用比较量作被除数,用单位“1”作除数。
4、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①求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相同,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百分之几。
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特点是单位“1”的量已知。
③解题方法:⑴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量比单位“1”的量多(少)的百分率=另一个量。 ⑵单位“1”的量×[1±另一个量比单位“1”的量多(少)的百分率]=另一个量。
5、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①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就是将其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如:19%= 25%=
②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例如:0.13=13% 1.2=120%
③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方法:⑴方法一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例如:= = 75% ⑵方法二 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改写成百分数。例如:=0.75=75%。
我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还是在巩固练习中,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还安排了让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这一环节,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让学生懂得了“向生活学习”的理念,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堂课还体现了一种新的理念,用教材或依托教材平台展开、扩充教材的.新教材观。不拘泥于已有教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巧改教材,这是一种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到黑板写搜集到的百分数”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让课堂闪耀创新的光辉。黑板上,学生写满了百分数。在学生说出所写的百分数的意义的一刹那,学生的交流已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百分数中,从学生的解说中完全折射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本堂课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处处渗透百分数的重要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了学生的喜好。课尾让学生结合百分数,说说这节课的表现及收获。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情境,使教学显得丰富与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并在学生评价后引导、暗示学生“天才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以一句与百分数有关的名言结课既增加了学生的积累,也给学生树立了奋斗、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