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8、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11、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12、与其隐己之短,不如隐己之长。——费尔巴哈
13、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卢梭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19、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2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2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24、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25、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民谚
2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8、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9、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30、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31、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4、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埃德蒙·伯克
3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3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8、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39、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朝·朱柏庐《朱子家训》
4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45、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46、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4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48、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9、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50、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
一、政治篇
上之随天,其次随人。 《管子.白心》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管子.明法》
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管子.牧民》
凡人主者,猛毅则伐,儒弱则杀。《管子.参患》
二、人本篇
君国者不乐民之哀。《晏子春秋.内篇柬下第十一》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吕氏春秋.顺民》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二十二》
三、和谐篇
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 《管子.侈靡》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管子.内业》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 《管子.形势》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 《管子.内业》
四、经济篇
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富国》
聚量有市,无市则民乏。 《管子.乘马》
天下不用无财,患无人以分人。 《管子.牧民》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管子.牧民》
五、军事篇
至善不战,其次一之。 《管子.幼官》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计》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六韬.龙韬.军势》
未见形而战,虽众必败。《六韬.龙韬.军势》
六、法律篇
难言宪术,须同而出。 《管子.白心》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管子.九守》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管子.法法》
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罪。 《管子.参患》
七、哲学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六》夫物莫虚至,必有以也。《管子.形势解》
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管子.宙合》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三》
荀子的关于坚持的名言
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4、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7、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9、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1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1、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2、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3、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4、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15、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6、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1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8、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9、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20、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2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22、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3、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24、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2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2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9、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30、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3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33、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4、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35、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3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3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38、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39、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4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4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3、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4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5、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46、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4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8、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49、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50、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51、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5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53、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5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55、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5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7、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58、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9、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60、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