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宋刘彝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宋颜真卿
3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朝于谦
3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代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
4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1、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bai,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42、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4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4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6、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4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4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9、读书要玩味。——程颢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52、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5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2、要从读一本书得到好处,必须具有书中所涉及的一切知识。
3、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4、学习,永远不晚。
5、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
6、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7、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8、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9、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10、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与钻。
11、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与历史的优秀遗产。
12、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13、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14、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15、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与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16、闲有余日,正可学问。
17、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与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
18、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0、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21、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
2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与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与盲从,而是为了思考与权衡。
23、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2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25、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
26、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27、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28、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30、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2、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34、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与麦子分开。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6、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37、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
3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4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2、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43、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
44、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与笔记本,读书与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与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4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46、出现了不少空谈家,他们读书只是为了“驳斥”别人,高声宣扬自己的革命精神,以便跳到那些比较谦虚,比较严肃的同志面前去。
47、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48、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49、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5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51、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52、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5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54、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55、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56、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5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58、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
59、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6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