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赞家乡山水的格言 正文

赞家乡山水的格言

时间:2025-05-04 20:42:31

九月九诗歌1

九月九,结伴游山,哪座山?

何人结伴,开不了的菊花思念

写几行歪歪扭扭的情诗

滴上火漆,寄给山顶的李四或张三

否则烧掉,寄给明天

九月九,从未赏过花

看见花,不是赏花

把母亲的话刻下

拿给父亲把时光打发

九月九,要做君子

抱一坛老酒,醉到不醒人事

东拉西扯,诉说情谊:

思乡情、思春情、思什么都行

为九月九写一首诗

嫉妒重逢的人和事

赞美亲人和朋友

坐在山顶回忆

前天晚上和谁一起

把今天的花瓣藏起

一本厚厚的诗集

隆起一片花瓣的故事

九月九,莫销魂

重阳佳节莫思亲

幻想一个故事,有关天伦

建一座房子,独自开心

九月九诗歌2

(一)

九月是先属于雨

枫叶一片片变红

夕阳外

农人牵牛走过

体温渐冷的土地

还在思念锄头的汗味

而村庄,村庄她不知道属于谁

她正因为受不起这突如其来的清凉

拉起了黑幕这块窗帘

熟睡了

(二)

九月是属于风的

这干瘦的东西

总在夜深人静时如期而来

而被惊醒的农人也是如期祈祷

“别吹走我的衣

别敲坏了我的瓦

我的窗”

而这都成多余了啦

风,风它只不过是在神圣的土地

以跪拜的方式

迎接秋季罢了

(三)

九月九月

究竟是何时属于城市的

没人知道啊

只是在等公交车上班的日子

我就闻到了秋天的味道

但是九月啊九月

还有九月以外

她都不曾属于一个游子

九月九诗歌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九月九诗歌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译文】

独自在他乡作外乡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不禁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赏析】

最新的古诗词鉴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相关信息: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生古诗词鉴赏赋古朗月行

九月九诗歌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子规啼血唤哥回,杜鹃开花惹人醉。佳节沿江览风光,人间最美香溪水。香溪河畔,屈原故里,美丽的自然景色,秀美的山川风物,养育了名垂千古的中华历史人物屈原,屈原永远是香溪河畔最美丽的诗篇,长江三峡最动人的故事峰峦,就连那神奇的巫山十二峰都在守卫侯望。

伟大的屈原啊!你从美丽的香溪河走来,没带走香溪的半点云彩;你随汹涌的汨罗江而去,精魂却化作连绵的江河山脉。你的品性情操似神农架高山上的冰雪那般晶莹剔透;你的爱国思想比香溪的水流还要纯甜,比长江的浪涛还要奔放。昭君受你的感化,为了家国的安宁,义无反顾的远嫁异邦,香骨留在了荒漠戈壁,却把美丽留给了故里香溪,留给了雄壮的长江三峡。杜甫受你的感召,一生颠沛流离,把忧国爱民的政治理想,抒写成了一首首美丽的诗篇,最终,在汨罗江结束了自己伟大的一生。汨罗江古渡的夜雨,定是两位诗人在感世伤时跌落泪水和哀怨的吟唱。

历史从来就不是巧合,是现实发展的必然。屈原引领爱国的浪漫风骚,所以后来才有了无数追随他的爱国子孙。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屈原那“敢为天下先” "忧国忧民” “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可与日月争光”的魏巍人格,早已化作了香溪河不断的清流,汨罗江上飘缈的云烟,万里长江畔巍峨的山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永存在这天地之间。给人鼓励,给人理想,给人力量。

神农架高峰的雪水,山间奔流的清泉,不断的汇入到美丽的香溪河中,浩浩荡荡的奔流南下,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勤劳善良的人民。竿竿修竹,节节顽强。朵朵杜鹃,艳丽烂漫。招魂的子规,声音哀怨,把英雄日夜召唤。不散的云霞,美丽灿烂,像美人的容颜尽情的绽放。这里就是屈原的故里,昭君幽思别亲的地方。

娇花,香草,美人,点缀了香溪的山川,也妆扮了汨罗江的'风光。秭归城外的骤雨,没能使昏庸的楚王清醒,最终落得了身死亡国的下场。汨罗江的涛声,依旧如歌似泣,在诉说着屈原,世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人故事。

屈原葬身汨罗江的一百多年后,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随汉武帝南巡来到了汨罗江。他听着当地人讲述着屈原生前感人故事,亲自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昂首叩问苍天。亲自到屈原怀沙投江的沉塘处,凭吊寄托哀思。最终,以真实而优美的文笔,写出了《屈原列传》的史记文章。生动的描写了,屈原不幸的生平经历、与他忧思爱国的政治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司马迁对诗人屈原的敬仰和深爱之情。

屈原一生的不幸遭遇和他无法实现的爱国理想的郁闷。千百年来,牵动着与屈原相似命运的无数有识志士的心。他们手捧《离骚》而悲伤地吟唱;展卷《天问》而怒骂苍天无眼;品读着《九章》,悲泪纵横而湿透青衫:他们在泛黄而古老的《九歌》词曲间,寻找着精神的寄托和梦中美好的天堂。楚辞,古老而优美的华章,从此,开创了中华浪漫诗文的先河,闪烁着浪漫的波光,抚慰着无数孤独的心田。

诗人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政治理想,倾注在《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等作品的字里行间。敞开胸襟,饱含热情。揽天地万物,山川风物,英雄功绩,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与忠奸善恶于心间,在“寓情草木,托意男女”,的寓意中,淋漓尽致的抒发了自己的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以及追求美好人生的政治理想。

屈原政治命运的不幸,成就了他诗圣辞祖的辉煌。屈原遭贬的伤情,化作了优美的楚辞为世代传唱。人们为之惊喜;为之沉醉;为之忘情;为之伤透情怀;为之泪洒江天。迷恋着他的美,迷恋着他的情,更迷恋着他的爱。从此,浪漫的诗人,层出不穷,优美的诗篇,浩若星空。史记的风华文采,乐府的优美词章,李白的浪漫诗篇等等,无不受着屈原浪漫主义的恩惠影响。

屈原,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典范,最伟大的政治家,诗人,历经2200多年后,在1953年被评为世界古代的四大文化名人。这怎能不使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高兴自豪?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有志者奋斗不息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追求脚步声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成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做人格言。多少英雄豪杰为国为民,宁死不屈,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铸就了我们华夏民族之品性,中华文明之精神。

“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切都在浊与清的取舍之间;一切都在醉与醒的一念之间。屈原保持着做人的清静,守护者爱国的清醒,至死不做亡国奴,至死不让人格受玷污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世人的爱戴,人民的赞颂。因而,不知有多少村庄争夺他的出生地,也不知有好多地方抢争他的埋葬地。因为,他是人们心中爱国的典范,家乡四季平安,日子五谷丰登的守护神啊!

五百里香溪河的浪漫风情,养育了不知多少优秀的俊男美女。香甜的河水,挺拔的秀竹。活泼的金丝猴,葱郁的山草甸。仲春的的杜鹃花,暮春的映山红。陡峭的山崖,飘缈的云雾。装点了这里的锦绣河山。优美的歌声,浓郁的乡情,淳朴的民风。引得无数客人人远道而来,观光游览。在香溪河上泛竹荡情,放声歌唱。

“天空没有痕迹,鸟儿确实飞过。”屈原诞生2300年后,即2003年三峡大坝的建成。实现了中华几代人“高峡出平湖”治理长江的梦想。同时,香溪河下游秭归的大部被淹,村庄古迹被迫安远原址迁移。原先的屈原故里,已沉河底,但那河面上,粼粼的波光,荡漾的浪花,不就是闪烁在人们心头永久而美丽的回忆吗?昭君幽思的绵绵月夜,秭归雨意的款款深情,早已化作了人们心中不灭的长梦,那么的瑰丽,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神往。

屈原为了自己的梦,从香溪沿江而下,最终没能回来。但他那伟大的爱国理想和行为,却感动了世世代代的统治者和人民。那散落在中华大地上,和秀美山河间的座座屈原祠,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人世沧桑,岁月更替,多少王国朝代在风雨激荡的历史长河里已化为化为云烟,随风走远。历史的是是非非,也在分分合合的社会发展中,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但多少仁人志士爱国爱民的精神思想,却穿越着历史岁月,在中华文明的精神思想原野上奔驰着,在中华儿女的心空间飞翔着,给了我们威武不屈的精神力量。屈原的功绩和美名与日月同辉,万古闪烁着光芒。

飘香的粽子,寄托着人们对诗人屈原的哀思。激浪的龙舟,喜庆了人们安宁的生活。每年的五月五日的端午节里,人们跪在屈子像前,虔诚的为他烧注香,默默的祈求屈神,能够保家卫国,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家国兴旺。

走在香溪河畔,听着子规对屈原声声的呼唤“我哥回呦!我哥回呦!我哥回呦!我哥回呦!。”我禁不住,仰望苍天,泪水再一次盈满了我的眼眶。我真想也化为一只相思鸟,永远守候在香溪秀美的山水之间,等待着诗圣驾鹤归来的那一天。

摘朵香溪河畔美丽的杜鹃花吧!插在屈子坟前,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爱。为屈子种上一颗相思树,让子规鸟永远的栖息在它的枝头叶间,阳光下,月夜里,生活中永远不要有悲伤。

1、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2、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3、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4、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5、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7、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8、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

9、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10、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

11、阳朔风景甲天下,天下风景数兴坪。

12、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13、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

14、水如罗带山如屏,奇秀莲峰古有名。

1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16、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17、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18、渡远千峰外,轻舟八桂临。象山浮水月,芦笛逸清音。九马丹青画,一江烟雨琴。秋风邀夜月,夜月作诗吟。

19、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20、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21、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22、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23、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24、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