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风家训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家风家训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迷茫,因为大部分人很少接触到“家风”这一词汇,我的父母,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父母那代也压根儿没有什么家风、家训、家规之类.他们是典型的农村人,小学没有毕业的他们,却培养了我和弟弟两个大学生.而他们对我们姐弟俩教育最深的,就是一个“信”字,也就是诚信,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吧.
父亲几次提到自己小学没有毕业的原因,我总觉得他言辞中透着的是委屈和无奈.父亲只读到小学五年级的上半学期,自己选择了辍学.一伙孩子,调皮捣蛋,年幼的他,被比他大几岁又比较精明调皮的孩子教唆,一起挖地瓜,却不知道教唆者还喊来了地瓜主人,其他几个孩子都很快逃走了,而慢了半拍的父亲却被揪住,并告到学校,说他偷东西.朴实的奶奶无奈地听着老师的教育,偷偷地抹眼泪,父亲听着无理的责骂,很气愤,又考虑到当兵的哥哥和比自己还小的弟弟,于是自己选择了退学,并且开始学习木工手艺.
父亲个子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但凡请他干活的人对他的手艺总是赞不绝口,他出色的手艺就来自于在学徒生涯中扎实的学习、悉心的研究,而他在与这些主顾合作过程中中表现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更是他积累了好人缘的重要因素,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钉子原则”——到人家干活,就是一颗钉子,也不能随便带走,绝对不占一颗钉子的便宜.
我的父亲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导子女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他坚信,社会上凡事都是公道的.而我师范毕业时,父亲也始终认为考编的政策肯定是公正公平的,自己女儿的失利,是学习不够,历练不够,所以面试不能脱颖而出.无论多少旁人揣测所谓的“暗箱操作”,他对自己的女儿总是这么说:“自己有多少本事,总是会发光的.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总是会成功的,所以,不要管别人怎样,我们不要弄虚作假.”而我,也在父亲的坚持和自己的坚持下,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积累
诚信是金,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将以“信”来教育他,让这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第三篇:家风家训
家训,字典上是这样解释: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由此可见家风、家训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我家的家风便是诚信。
小时候的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调皮、恶作剧、撒谎、捣蛋,这自然是家常便饭。然而二年级时的那一次坏事改变了我,让我这个实打实的坏孩子,不再捣蛋,不再顽皮。
记得那时,我才只有八岁,上二年级。那时学校里,我的同学几乎每个人每天都有七八元的零花钱,天天都能买好吃的。而我只有五元的午饭钱,每天中午买完饭也就没钱了。每天看着同学拿着零食在那边吃边炫耀,我的心里就直痒痒。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零零碎碎的纸币,合计大约一百元。第二天,我从小店里买回了一包梦寐以求的好多鱼。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一个星期过去了,钱已经用了三十元左右。拿钱的第二个星期,妈妈好像发现钱没了。终于,在一次吃饭时,妈妈问起我:“宣宣,你知不知道妈妈的钱哪里去了,你有没有拿?”
“没有,我没有拿。”听到妈妈的查问,我不自不觉得紧张起来。可不管我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自己的紧张,妈妈还是看出来了。第二天,放学回来就看见妈妈板着一张脸。“朱意宣”妈妈叫着我的名字,生气地说,“你到底有没有拿我的钱!”刚进家门,就听到妈妈这样说,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妈妈面前不知所措。吱吱唔唔地呢喃着。“你说什么?听不见,大声点。”我瞟了一眼妈妈,仿佛妈妈的头上冒烟着火了。于是,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去写作业吧!”妈妈没跟以前一样打我,只是丢下一句,就去烧饭了。我带着疑问上楼写作业去了?
我提心吊胆地写着作业,突然妈妈叫我下楼。我惊恐万分,慌慌张张地下楼了。看见妈妈正坐在椅子上等着我,“你这个小孩,妈妈真的教不好了,只能把你交给警察。”我一听,吓得差点尿裤子:怎么办,怎么办,妈妈不要我了。
“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你不要把我交给警察。”
“不行,妈妈打你你也不改,好好说你又不听,我实在没办法教你了。”妈妈说着,拿出手机打给了舅舅,让他冒充警察来吓我,当时的我并不知情。妈妈和警察说了几句,就让我接电话。
警察问我:“你就是朱意宣吗?”
“是。”我含糊地回答。
“刚才***妈电话打给我说,你偷家里的钱,要我把你带走,是这样吗?”
“嗯,警察叔叔你不要带走我,我下次会改的,不会再做坏事了。我会好好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
“那这次我就不带你走,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如果下次再做坏事,我就对你不客气。”警察凶巴巴地说。
挂掉电话,我伈伈睍睍地说:“妈妈,警察的声音怎么和舅舅的声音一样。”
“警察和舅舅都是男的,声音当然一样了。”
这件事过后,我再也没做过坏事了。我家的家训就是如此,妈妈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失信就是失败,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诚实。这就是我家的家训,更是我家的家风。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1
您好!
我叫王毅恒。我在寒假里很开心,不知道您的过得如何?平日里您早出晚归,为我们日夜操劳,您在我的心里就像大树一样高大,我们就是您身上的一片片叶子。
我们绽露出尖尖的嫩叶,您为我们加油;我们伸开枝叶,您为我们自豪;我们开出花儿,您为我们骄傲;我们结果落地自由自在时,您为我们喝彩;有朝一日我们离开时,您又要发出新的芽儿。
您不分日夜的工作,希望我们早点成才。您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时时刻刻把我们放在心头。上课时您用响亮的声音给我们讲课,您还时刻提醒我们:坐姿要端正,字体要整洁,课间要注意安全……
考试前,您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一定认真仔细,您还不断鼓励我们去尝试。
苗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七十四个学生都不会忘记您对我们的付出!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2
敬爱的老师:
您好。
在您带着我们班的两连个月来,再和您两个月的交往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您的心。作为一名女教师,您既严肃,又慈祥,对全班同学付出了同样的关心,同样的爱。
记得每天,您都来得很早,去检查环境卫生,有时候,值日生还没有到,您就先自己扫了起来,一定是因为您很注重班集体的荣誉吧!
每次上课时,您都会教我们怎样做人,但总是有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把您辛辛苦苦交给我们的知识还给了您,辜负了您对他们的期望,但您从来不跟他们计较。
您确实是一位优秀教师,您让我们在气馁是找回自信;在骄傲中找回原来的自己;再伤心时找回快乐。您用火一般的热情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您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里。您像一支红蜡烛,让同学们吸收光和热,您的精神,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燃烧”!
祝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3
亲爱的前任班主任:
久违了。我真的真的好想好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我很想告诉您,我还想让您做我的班主任。
初二时,我还太单纯,不懂得您的良苦用心,因一点小事就和您吵起来,还指责您。家长会时,您对爸爸说,我的脾气很坏,要我改一改,老师,我现在真的改了,您还能原谅我吗?我多么希望您能给我一次补过的机会。
您现在不叫教我了,但是,我好怀念以前的日子。您带领同学们勇敢向前冲,告诉我们,坚强面对。您很大度,很宽容,可是,我愚蠢的大脑一直没有察觉。直到那一天,一条走廊把我们分开时,我才突然觉醒,我已无缘再听您的课,您的好,我无法再次感受。每次看到您在您的班级门口巡视时,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流泪。每过您走在我身边时,几次想开口向您问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被我咽了下去。之后,又怪自己没勇气。
老师啊,老师,我真的真的好想您。
您永远是我心中永恒的班主任!!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4
尊敬的崔老师:
您好!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临了,使我忍不住想起您对我的教诲和关怀,所以我特意写了这封信。记得有一次,我作业没做完就在座位上转来转去。后来您把我叫住了,而且到办公室去做。到了办公室我才认真地做完。经过这件事后,每次作业我都能认真完成。还有一次是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只考了93分,连三好生都没评到。我很难过,您说:"下学期可一定得努力了!只有平时努力,期末才能保证考出好成绩。"我听后,决定努力学习,不再让老师失望。
老师,如果没有您的教育,我的学习不会更上一层楼。有了您,我认识了许多好同学,有了您,我知道了很多解题的方法,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要送给您一首歌,歌的名字是《老师老师我爱你》:老师老师我爱你,你的话儿甜蜜蜜。教育我们快快长,长大为国出大力。
老师,我爱您。祝您节日快乐!笑口常开!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5
亲爱的老师:
您好!
人们总是说“老师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而我们就像可爱的花朵。”是啊,您每天都辛苦地培育我们,教我们很多知识。在学校里,您也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看见有同学受伤了,您便紧张地帮他疗伤;在上课时,您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我们,面对粉笔的灰尘,您都毫不畏惧。有同学搞小动作,说话时,您就用严肃的目光警告他。或者有同学做错事时,您总是把事情弄清楚,然后再给犯错的同学指出错误,并语重心长地教他做人的道理;回家后,您还不顾疲劳地帮我们批改作业,试卷,令我感到十分感动!感谢您老师,谢谢您那妈妈般地照料,谢谢您那份对我们的爱,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6
尊敬的班主任:
您好!
我想对您说件事,我是代表全班男生和您谈论这个问题的。
你总是在选班干部时,只表扬女生,把女生推举成班长,让她们来领导我们,可老师,您知道吗?我们被那些女生管得多严吗?她们天天无尽地折磨我们,我都怀疑她们的负面情绪全部打包送给了我们男生,然后留下最好的,来送给您,老师!她们在您的眼里是淑女,彬彬有礼,懂事乖巧,这是女生最拿手的好戏,可您知道戏外的她们吗?
您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她们简直天衣无缝,她们打我们,骂我们,讽刺我们,我们实在受不了了,我们不能再沉默了,我们要在沉默中爆发,我们要反抗,可是您总是支持女生,即使反抗也无济于事。
老师,您也多关注一下男生吧,我们都是您的学生呀!我们男生中也有很多同学非常优秀,我们男生更注重于默默做事,用行动来说话,希望老师留一些机会给男生,支持一下我们男生。
祝:老师工作开心!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7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
首先在这新的一年里,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吴老师生意红红火火;祝馨彤姐姐越长越漂亮,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
告诉您们哦,我是去外婆家过年的,那里下大雪了,可漂亮呢!您们那里下了吗?另外,我还在外婆家交了一位好朋友,他读四年级了,叫汤小鱼。我和他一起划滑板、打羽毛球、躲猫猫、我们还做了潜水艇,并去小溪试航了……玩得开心极了!妈妈送了我一套电子积木作为新年礼物,我用它拼了一台能收到各种频道的收音机,还拼了电风扇和电灯,当电灯亮起的时候,我觉得我也成了艾迪生。据介绍这套电子积木有2008种拼法,我在继续挑战中……
另外,我还打算把小牛顿的第一辑和第二辑看了;国学方面,我打算把背诵下来,再复习一下《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并跟妈妈继续读一下《朱子治家格言》和《论语》。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8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当初那个活泼可爱、性格开朗的小女孩?——赵怡。想起来了吗?
现在,我已经在读五年级下学期了,我到现在才发觉学习压力是太大了。
杨老师,我常常在回想着当初1——3年级的那个时刻是多么快乐呀。甚至,那个时候同学们都还非常的小,就显得非常非常可爱。
在这四五年级的两个阶段我发现了,我的学习成绩在渐渐地退步,但是我相信我肯定会成功的。
哦,对了。杨老师听说您生了一个小宝宝喔!是否是真的呢?
杨老师,我常常想去老校看您,可是我又不知道您在教几班的小同学。但是我想请杨老师对那些小弟弟、小妹妹说:“小师姐希望你们不要去惹杨老师,如果你们把杨老师惹生气了的话,小师姐也会生气的哦,要是小师姐生气了的话,以后小师姐可会不理你们大家的。知道了吗?”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越长越年轻!
您的学生:
20xx年3月2日
篇一:我眼中的林语堂
或许原来都被书本里的冰心、鲁迅束缚了,在很久以前还不知道有他这么个人物,今天有幸阅读了一本《林语堂精选集》,才得以认识这么一个国学大师,也不禁感慨这文章果然是一流的。都说闻香识女人,那么今天我就要读书识大师了。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就是林语堂的像了,从画面上看他十分和蔼、亲切,我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而中年的他与夫人在一起时又有一股绅士风派,果然不错。可是林语堂表面看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他的文章可不简单,只看了几篇散文随笔就感觉我们俩不是一个世界的了,一点都看不懂,甚至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情感,很是郁闷,后来通过上网了解得知:他的文章与他每个时期的经历有关,而他的一生又十分曲折,具有传奇色彩,所以看不懂也是情有可原。
通过阅读,我认为他是个我行我素的人,但这并不是贬义。1923年林语堂赶上新文化运动退潮,周围的知识分子分化的鲁迅、刘半农等语丝派,语丝派的文学观念是说自己的话,不说别人的话,由此看来与林语堂所赞同的文学观是一致的。不过想来也不是并无道理,因为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敢于斗争,敢于批判他人的人。林语堂先生的文章虽不那么华丽,但个性十分鲜明,也许现在社会就缺少这种勇于坚持自我的人吧。
他是一个有个人信仰,善良率真的人,话说他进入大学后,因为父亲是牧师,基督教一直伴随着他,而他刚进大学时,还参加了礼拜日的讲话活动,因为他无法想象,没有了基督教人生的意义还靠什么来维持。直到后来他广泛阅读科学书籍,对于耶稣的复活越来越不能相信,还有人告诉他不信仰上帝,我们依然可以做个好人后,他才打消了顾虑,放弃了基督教,选择了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虽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与他重大人生选择并无关系,但这种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垫脚石,才有了后来无比辉煌的人生,也可以说,他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他的正直,向往自由的品格,也同样引人注目。在政治立场上,林语堂先生也和语丝派其他同仁一样,同情弱者,支持弱者,反抗压迫,抨击军阀的暴行,在一次游行中,在与警察的搏击中受伤,他有一种远离官僚政府的本能,或许他热爱的是率真的生活,向往的是无拘无束的人生。
他是一个爱国但谦虚、幽默的人。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把爱国和谦虚放在一块,读完大学后,他就出国留学了,他在海外生活了三十年,但他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据他女儿回忆,在美国他也常穿中式长衫,他讨厌西服领带是出了名的,但他也并不是处处都厌恶,他将美国的文学内涵学来输入中国国内。他的文笔十分开放,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在他的随笔篇《我喜欢同女子讲话》中十分明显,在这个日益发达的中国,假如哪位友人、同学讲出这样的话,一定会认为他有毛病或怎样,又何况是在那个无比封建的中国呢?林语堂先生的内心肯定强大了,但他也不忘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他将儒家等重要典籍译成英语输出过门,为弘扬中国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早年锋芒毕露的文章相比,晚年之作更显睿智与风趣,他提倡幽默但也不是无厘头之类的,他说: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幽默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人真性情的流露。我认为这跟他表现自我个性的文学观是相吻合的。
当然,他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他是一个集幽默、善良、爱国、个性自由于一身的人,他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他就是这样一个冷静超远的人。
篇二: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多彩的、绝妙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渗透着传统文化,只是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寻找,用心灵去感悟。告诉你们吧,我们学校就是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你感受到了吗?
一出我家门,便是附小。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因此,我和附小有无法割舍的情结。你看,那古老的安禅寺和那饱经风霜的老槐树向我们诉说着从前附小的沧桑,每次站在大殿前的古槐下,听着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就好像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百年老校这个称号我还没入学就已经引以为豪了。
升入一年级时,学校开设了礼仪课。每节课老师都给我们讲一些二十四孝故事,带领我们诵读《弟子规》,让我对经典有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每节课我都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越说越传神,我越听越着迷。从那时起,我便决定走进传统文化智慧的大门。缘分真奇妙,如今我五年级了,带我们礼仪课的 刘 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现在带我们品德课,但她的品德课总少不了传统文化的味道。
去年,校园东面竖起了孔子雕像,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更浓厚了。每次我站在雕像前,看着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和那慈祥的脸庞,就感觉在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一样,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学校长廊里张贴着二十四孝图和一些古诗词,那种神奇的力量总把同学们的脚步带到长廊。同学们的眼球就被这些图文所吸引,久久不忍离开。一来到学校,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往那里看一看,别看我的步伐一直往前迈,但我的心早就飘到那儿去报到了。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本学期我们学校在主楼前安置了一台大屏幕电视,课前、课间、课后都有经典的成语故事、弟子规故事轮番滚动播出,就连下雨天同学们都会打着雨伞驻足欣赏。
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中华圣贤经》的.背诵展示。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点一点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那些浅显易懂却又耐人寻味的句子同学们便能脱口而出。还记得每逢展示时,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简直是鱼贯而入,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古诗背诵更是我们学校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一项活动,每学期十五首左右,试想,小学六年下来就可以积累二百余首。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似乎在同诗人亲密交流。
妈妈看见我十分喜欢经典,就给我买了一套经典丛书。于是,我每天清晨早起去校园和伙伴们一起诵读。现在我已经背会《弟子规》、《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大学》、《千字文》,《中庸》和《蒙求》正在背诵中。我每日的进步使爸爸妈妈惊讶不已。这些圣贤书滋养着我的心灵,丰富着我的内涵。班主 任原 老师好不容易给全班同学借来了经典书籍,从此,我们班的早读时间也在背诵里面的内容,那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整个楼道,让其他班的同学羡慕不已。
记得前几天我有幸走进军营,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标语:学以立德,学医增智,学以修身,学以致用。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句话,总觉得是讲给我自己的,尤其让我联想到自己钟爱的传统文化,这个不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吗?所以,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沿着传统文化之路走下去的决心。
我想,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为龙的传人,更应该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篇三:我眼中的云南 曾瀚仪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美丽的春城云南。说起云南,和黄岩真是天壤之别,下面就来听我讲讲吧!
浅蓝的天空和宝蓝的水
每次到外面旅游,最吸引我的就是风景,就是自然景观,这次也不例外。云南有着浅蓝色的天幕,就像一幅洁净的丝绒,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就像镶着黄色的金边,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云南不只天蓝,连海水、河水、湖水、溪水都出奇的蓝。就说玉龙雪山山脚下的白水河和蓝月谷好了,它们就像两颗硕大美丽的蓝宝石镶嵌在玉龙雪山的山脚下,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蓝绸缎。俯下头,你便会看到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小大理石。而且,你很难在水中找到一些垃圾,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因为云南常年干旱,水源十分缺少,所以,云南人都很珍惜水源。第二,游客们大多来自城市,很少能够看到如此蓝的水,所以,人们都不忍心往那扔垃圾。
古老的历史建筑
云南是一个古老、历史悠久的城市,那儿有丽江、大理古城,有张家花园,有木府。就说大理古城吧,由大理古城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长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习惯
云南是一个拥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先说说他们对男、女的称呼吧。在石林男的是叫阿黑哥,女的叫阿诗玛,在大理白族,男的是叫阿鹏哥,女的叫金花,而在丽江纳西族男的是叫胖金哥,女的叫胖金妹。再说说白族的习惯吧,就说他们招待客人吧,白族人招待客人都喜欢为客人奉上三杯茶,所谓的三杯茶就是一杯苦茶,一杯加上红糖、米花、乳扇的甜茶和一杯回味茶。这三杯茶诠释人的一生,一开始是努力的奋斗,那是苦的,然后苦后甘来,便是甜。最后回忆自己的一生,就是回味。最后说说纳西族的饮食吧,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不论平原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云南真的有很多我们黄岩没有的东西。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对云南十分向往呢?如果有,那就赶紧去云南吧,看看它的庐山正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