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演员马跃人生格言 正文

演员马跃人生格言

时间:2025-05-01 20:33:05

五十集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在豆瓣上评了五星。编剧之一的孟宪实,是隋唐史研究者。主演马跃,演技一流,加上化妆服饰,活生生就是《步辇图》里唐太宗的瘦版。饰演房玄龄的演员,在《走向共和》里演康有为。饰演长孙无忌的马少骅,是《走向共和》里的孙中山。裴寂与荣禄是同一个演员。李纲就是瞿鸿禨。褚遂良就是张謇。演员高度重合,让我常有串戏之感。每次看到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对手戏,就觉得康有为和孙中山马上要火拼。

很多观众把2006年拍摄的《贞观之治》与三年前拍的《走向共和》相提并论。这里面大概有演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两部片子的剧本都相当精彩,而且非常尊重历史。作为影视作品,历史剧并不一定要与史实严丝合缝:《走向共和》里把同治年间发生的李光昭南洋木材案往后拖了二十年,《贞观之治》把宥党仁弘的手诏挪到了高甑生身上。但这绝不意味着历史剧可以是一群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穿着仿古风破衣烂衫在横店影视城谈恋爱!历史剧一定要有历史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定要端正。《贞观之治》的服饰、器物、建筑等方面的考证,可以说在国产古装片中出类拔萃。细节方面,观众已经留意到了,比如太宗接见臣下时,有起居郎在旁边记录;写字时左手持卷、右手悬空书写,而不是像通常那样把纸放在案上;用笏板鼓掌,用笏板记录,上朝奏事时看着说;琵琶横抱着弹;丧礼时悬挂的六只瓦罐(我没查到这种布景的出处,想来是有说法的,望有识大侠指教)。当然要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没有,如鹿皮说要到中唐以后,才有太宗那种座的款式。至于跪拜,则是双手重叠至于地,身体匍匐,背平。见过几件唐俑皆是如此,并非如剧中双手撑在身体两侧的。

广电总局虽然把《贞观之治》从八十集剪到了五十集(也可能因为太长,不得不剪),使得玄武门之变一段精彩剧情七零八碎,但它毕竟让这正面歌颂“封建帝王”的片子得以公映,简直不可思议。我还以为,广电总局只能允许《甄嬛传》之类百分百符合我朝对“万恶的封建社会”想象的片子出现呢。《贞观之治》大量采用《贞观政要》的材料,而《贞观政要》这部书是在贞观朝后八十余年追记的,本就是为树立楷模有所借鉴而作。电视剧以此为本,更是加重了褒扬的倾向,把贞观朝作为传统政治的范本来描写。贞观朝本就当得上传统社会君臣相得、政治清明、律令审慎的顶峰,经过艺术处理,更是被提炼成了一个纯净的“范本”。这种艺术处理非常谨慎细微,以至于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比如剧中对太宗晚年不听劝谏的事一笔带过,对唐军四面出击、猛烈拓边之事轻描淡写,联合新罗征讨高句丽更是只字未提。初唐制度大体沿袭隋朝,隋朝耗竭民力的结果是新朝受益良多;剧中并未特别交代,观众看到的只是太宗君臣改革兵制,宽徭减赋,时时以隋亡为戒。

不能期盼在一部电视剧里讨论历朝制度沿革,事实上,我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传统政治秩序的“范本”。再没有见过一部历史剧里的.人君,比《贞观之治》的太宗望上去更似人君;再没有见过一部历史剧里的大臣,比《贞观之治》的房、杜、长孙、魏征等更有大臣的气度。甚至连剧中不太完满的高祖太宗、太宗承乾父子的对手戏,也时时在提醒我,什么样的父子才应是真正的父子。看这片子,常常会一拍脑门:哦,对呀,君臣应该是这样的!啊,是呀,为国谋而忠说的就是某某!感觉离开我很久的、正直的三观又回来了。就像看《资治通鉴》的赞,每次都会发现“就该是温公说的这样才是正道”,然后懊恼自己长了小人之心,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把这花花肠子都当正道了。

1.《大秦帝国》

侯勇王志飞主演。此剧是中国历史剧中的另类之作,全剧突出了“法治”二字。打个比方,法治观念好比一块吸铁石从桌上划过,所有历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铁钉一般自动吸附上来,其表现手法独树一帜,观点明确,解析精辟,值得大力推荐。

2、《秦始皇》

3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当年投资额高达3000万元,也是首次全景式展示秦始皇一生的电视剧。剧中知名人物多达200个,一些宏大场面更是动用了5万多名群众演员。该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动用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上,下了很大功夫,甚至没用特技,全部实拍。此外,该剧还着力表现了六国佳丽的情感史和战国枭雄的智谋史。

3.《汉武大帝》

陈宝国焦晃归亚蕾主演。这不仅是汉武帝题材电视剧中最经典的,更是中国所有帝王戏中的上品。整部电视剧思路清晰,对于政治、历史、战争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完全可以视作一部教科书。尤其是汉武灭匈奴的那几集,把战争全过程以极为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实在是难得的精品。

4.《三国演义》

唐国强鲍国安主演。精品之处无需赘言,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词的电视剧,片中对于兵法、政治、谋略、人物个性的诠释与刻画都可谓登峰造极,是空前绝后的极品。

5.《贞观之治》

马跃主演。虽然李世民题材的历史剧众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糟粕,唯有这部《贞观之治》堪称精品,片中人物的表演都很真实,且忠于历史,极少虚构之处。该剧中很多演员也都是《走向共和》里的演员。

6.《武则天》刘晓庆版

唐朝贞观十五年秋夜,武媚娘第一次受唐太宗宠幸.天真浪漫的女孩一夜之间变成女人,从此饱尝了宫廷生活的无情和残酷,几次死里逃生.唐太宗(鲍国安饰)死后,武媚娘被打入感业寺被迫出家为尼,受尽x辱.后因怀孕被高宗接进宫中,其身份再次又由侍女成为才人昭仪....

7.《成吉思汗》

这是一部拍完后六年才亮相屏幕的经典历史剧,又是一部亮相了一次即被禁播的历史剧。中国历史上帝王众多,但被世界史学界关注最多的,却是那位说不清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方史学界称之为“千年第一风云人物”、“世界征服者”,关于他的著作、书籍、文章汗牛充栋,世界各国知名首脑几乎都曾发表过对他的评价。然而,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出现一部电视剧,展现这位世界征服者波澜壮阔的一生。直到上世纪末,电视工作者才走进草原深处,在牧歌和奶香中,追寻他那踏遍欧亚大陆的足迹。

8.《大明王朝》

1566嘉靖与海瑞。陈宝国黄志忠主演。是对大明朝历史的一次精美概括,片中充盈着官场智慧与人生哲理,对于嘉靖、海瑞、严嵩等历史名人的刻画都堪称深入独到。仔细研究过后,会对如何用人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9.《康熙王朝》

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视率最高,重播次数最多,影响最大。在历史剧中,关于清朝的戏最多,原因很简单——离现在最近,可供演绎的史料、故事最多,观众最感兴趣。而在清宫戏中,关于康熙帝的最多。《康熙大帝》、《康熙秘史》、《少年康熙》、《康熙与小宝》、《康熙微服私访记》……然而,无论是陈建中的康熙、焦晃的康熙、夏雨的康熙,还是张国立的康熙,恐怕都不如陈道明的康熙深入人心,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陈道明塑造的那个形象。确实,陈道明的康熙很成功,从形象到气质都接近历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陈道明的台词功底,为这部戏增添了大量精彩,将一代雄主的文韬武略、气魄胸怀刻画得淋漓尽致。

10.《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述说着一位大清帝王忍辱负重的血泪史,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晚年却因儿子们的夺嫡而不堪其扰,他选择了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这个为了大清帝国而奋斗,最后却暴卒在自己的御案旁大清王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