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用格言来导入语文新课 正文

用格言来导入语文新课

时间:2025-05-07 05:33:17

课文匆匆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

教材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了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匆匆》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老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晰,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紧扣“匆匆”二字,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时光转瞬逝,弹指一挥间”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巧妙的大量叠词、短句的运用,使文章简朴、轻灵,读起来轻巧、婉转,是一篇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学习语言的佳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采用了“以读为本,以说写相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美的感染,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读后辅以“说、写”体会作者反复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易逝的无奈,体会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说写结合,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朱老先生的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读说写结合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匆”

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老先生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丢了。

(板书课题:2.匆匆)

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匆”

1、(生齐读课题。)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4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3、读过课文,你心中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你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板:一去不复返?)

5、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几次?都在什么位置?

6、作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

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匆”

1、作者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燕子……再开的时候”

自由读一读。你能看出什么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

2、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是燕子、扬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3、请看屏幕,我把这一句话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像一首小诗)

4、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美美的读,(读出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

5、读的真美,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对比)。正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无奈、惋惜)(板)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

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多大年龄?(20)

8、你是怎么知道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了。)你很会思考!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24岁不到,就已经对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

9、请大家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我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大海”。)通过这个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日子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微不足道。按常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八千多日”?四个就是90多岁,比较少见了,生活中有几个人能活到90多岁呢?),但是,作者说: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四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有——(四滴水)。而且是针尖上的四滴水。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太少了,同学们,请你思考,你的人生里大约有几滴水,现在用了多少了?(半滴),你感到了什么?(生命太短暂了)。

10、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已的24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的心情怎么样?一想到这些,他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11、其实,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还不仅仅因为这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五自然段,找出还有什么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呢?做上标记(生读第四自然段)。

交流我们的疑问理解。(痕迹,游丝,两个赤裸裸)生解答。

12朱老先生面对匆匆而过的日子,他一问自已?

(在逃去——做些什么呢?)

朱老先生面对匆匆而过的日子,二问自已?(在八千——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过去的日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他三问自已?(我——这呢?)

是呀!到底有没有留下成就呢?他四问自已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

难道像蛛丝一样的成就都没有留下就得离开这世界吗?他五问自已?

(我赤——回去罢?)

愤愤不平呀!他六问自已?

(但不平的——遭啊?)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不想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不想自已走这一遭。)

(作者不甘愿虚度此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谁能告诉大家,朱老先生此生虚度了吗?(一生交流,一生补充)。

这正是朱老先生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时间匆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辛勤劳作的结果呀!

13、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流逝更是难以描写,可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把他流逝的八千多个日子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请你来读第三自然段。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14、作者不是直接说:我们要爱惜时间呀!而是把时间当人来写,它能“跨”,能“飞”,能“闪”,能“溜”呀!简直是个淘气的小精灵,这样当然更生动、形象了。(生读文)

15、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没有用的,时间就是这样,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阴。(生读文)

16、“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轻轻悄悄”“玲玲俐俐”,读起来是那样轻巧婉转,那么无奈惋惜,我们再合作读------(师读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生接读“于是------”)

四、课内拓展,深化“匆匆”

1、那么,告诉我,你们那四千多个日子又是怎么溜走的呢?能不能学着朱老先生先生的写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做一个小朱老先生,好吗?。

2、谁能够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欣赏一下?写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读,再声情并茂地读一遍,好吗?多么形象的比喻,真有几分朱老先生的味道?

3、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溜走了,你们的四千多个日子,张老师的一万四千多个日子,也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了。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因为我们也不想(白白地走这一遭啊)。而去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让自已活得更有价值)。

五、课外延伸,升华“匆匆”

1、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像鲁迅一样事事走在时间的前面,也可以像林清玄一样与时间赛跑。这样,当你回首往事时就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感到羞愧,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感到悔恨。

2、美文推荐《春》、《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

课文匆匆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老先生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来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对比导入  :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老先生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老先生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播放课件2)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老先生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播放课件3):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播放课件4):饭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确乎、涔涔、潸潸、遮挽、罢了、蒸融、何曾。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老先生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老先生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  :朱老先生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播放课件5)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播放课件6):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播放课件7):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播放课件8)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播放课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欣赏阅读:

1、介绍:《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老先生先生的散文风格,他总是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善于进行精确、慎密的观察,然后细腻和深入地描写。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赏:老师把他的《春》给大家欣赏。

六、作业 :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阅读一天,可摘录自己喜欢的,亦可批注,由课代表回收保存。等老师下次回访时,告诉老师,过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附: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经典格言,初步感受格言的一些基本特点。

2、整理、分类课内外积累的格言。

3、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所学的格言。

4、用一句格言为好友写临别赠言

【教学重点】

整理、分类格言,正确运用所学的格言。

【教学难点】

用一句格言为好友写临别赠言。

【课前准备】

1、奥运会录像片断.

2、打印彩色“临别赠言”纸条(32K大小),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欣赏精典格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吗?(8月8日)看来我们同学都是奥运迷,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录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冲金的情景。2004年刘翔成功了!看到刘翔,老师不由地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来了,小学毕业文化素质检测也要来了,现在让我们和刘翔一起加油,好吗?

刘翔——加油!

六()班——加油!(生跟师读一遍,再来一遍)

师:你们懂得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3)。

1、大屏幕出示:更高,更快,更强。

2、师: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它为全世界运动健儿所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师:因为它言简意赅,却给人以启迪,这就是格言的魅力。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格言宝殿,去领略格言的风采。(张贴课题:走进格言宝殿)

3、师:但是,要想进入格言宝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闯关考试,你们有信心吗?

二、第一关:我会找——找出同一类格言

1、从下列的格言中找出同一类格言。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品行)

(2)理想是人生的太阳。(理想)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

(4)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品行)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惜时)

(8)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理想)

惜时:3、7学习:4、6品行:1、5

理想:2、8

①自由读。

②个别发言。

③齐读各类格言。

师:同学们,你们能准确地给这些格言进行了归类,宝殿的第一扇大门已被你们打开,你们行!下面我们来进入第二关考试:背出更多的格言,还有信心吗?

二、第二关:我能背——背出更多的格言

我还知道关于惜时的格言:

我还知道关于学习的格言:

我还知道关于品行的格言:

我还知道关于理想的格言:

我还知道其它的格言:

1、说一说关于四个类别的相关格言。(每类别至少4句)

2、背出其它类别的格言。

师:同学们真行,课外确实积累了不少格言,如果你来不及跟同学交流,课后可以再交流,好吗?可是,光积累很多成语还不够,真正有才华的人会恰当使用它们。老师来看看你们是不是有才华,能不能恰当的运用格言呢?

三、第三关:我会用——恰当运用格言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运用格言来劝谏别人。遇到下面的这些情景,用上哪句格言更恰当呢?

(1)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时,我真想对他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当我在餐厅看到有的同学把大量的剩菜剩饭倒掉时,我会对他们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现在我们中国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王小刚看了许多的课外书,写的文章也很精彩,我要用这句格言来赞美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陈小芳学习成绩不错,可最近她经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老师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在平时的文化素质检测中我们也会遇到关于运用格言的试题。下面,我们来试一试,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呢?

《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名句是:“,。”

常言道:。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经过努力,我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时,我们很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名句:“,。”

师:同学们,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公共场所也用上格言来设计标语,以它来警示和激进人们。现在,你们能用合适的格言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吗?

3、用合适的格言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

(1)图书阅览室:

(2)学校食堂:

(3)体育室:

(4)实验室:

师:再过50多天,我们就要和六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分别了,离别之际,你有没有话要对你的同学、老师说呢?现在,你能用上哪一句格言来送给他们当作临别赠言吗?大家先想一想,然后把它写在课前老师发给的赠言卡上。

四、第四关:我会写——为好友、老师写临别赠言

1、请你用上一句格言为你的好友或老师写一段临别赠言。

2、学生写临别赠言。

3、学生交流临别赠言。(选2名在班内展示——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有了你们的这些真情而富有意义的话语,我再说上大道理的话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此,我只想把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也是老师的

勤奋是知识大门的钥匙,

自信是成功路上的伴侣;

理想是通向光明的目标,

勤奋+自信+理想=成功。

师:大家喜欢这句话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齐读一遍)

名人名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通过此次语文活动课,认真贯彻新课标,执行语文的教学观,拓宽学生的阅读欣赏区域,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写作手法,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二、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学生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老师是表演美、分享美。

三、教学中的环节设计: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常用的名言作为导入语,直接导入新课

(二)展示名言

1、导入:我知道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了许多名言,那么让我们快来展示一下吧:

爱国篇

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真使人大开眼界呀!这都是你们认真观察生活,努力读书的结果。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

(三)讲名人的故事。

1、导入:既然是名人名言,那么在每一条名言的后面肯定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愿意听这些感人的故事吗!请你认真听下面的这两个故事,想一想你从中又知道了那些名言。

2、让我们怀着对这两位名人崇敬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吧!(齐读)

(四)写名言

1、看到一条条名言写得这么好,这么精彩,你想不想自己试着写一写呢?(愿意)今天大家的学习兴趣真高呀!

2、仿写句子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细雨,它能帮助我们洗去心灵的杂质。

(1)指名读句子。

(2)让我们细心的品位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3)仿写句子

书籍好比——————————,——————————————。

书籍如同——————————,——————————————。

3、小结:是的,书籍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老师真是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创作格言并不难,只要选择的内容能够给别人带来一些启迪,再加上一些适当的修辞方法,我想你们也能写出来的。让我们快来写一写吧!

4、创造——我的格言

5、你愿意让大家知道你创作的格言吗?全班进行交流。

(五)用名言

1、听了你们创作的格言,给我的感触很深,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好的名言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这怎么能不让我们喜欢呢!前两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周记题目是《我喜欢的名人名言》。在这篇习作中,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是下面这几位同学表现更是突出,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杰作吧!

2、听了他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是的,老师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都是一番风顺,但是,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挫折,记住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想我们会成功的!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习作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这些名人名言陪伴你一生,愿你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教师语言

A、在课堂上,教师的过渡语、总结语,力争简短、优美,为学生树立了应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B、教师评议时,力争简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奉行的宗旨是:莫让碎嘴、唠叨,破坏课堂气氛,破坏学生情绪,破坏课堂完整性

C、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关爱每一个学生。

名人名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把字句与被字句的比较,知道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2、读背名人名言,养成搜集、运用名人名言的习惯。

3、喜欢阅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的`意思。

4、搜集对联,阅读对联,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5、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把感兴趣的故事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温故知新

1、读句子,比较。

2、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3、总结拓展练习。

二、语海拾贝

1、读名言,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讲解,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作解释。

2、熟读成诵。

3、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言名句。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四、综合性学习搜集对联·话说对联

1、介绍对联。(上联与下联的字数相等,词语相对,内容相关,语言鲜明简练,声调优美和谐。)

2、说说对联经常挂在哪些地方。

3、对联有什么作用呢?

4、把自己搜集的对联进行分类。(如:景色类节庆类)

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挑选几副贴在教室里。

五、习作百花园

1、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既可整理故事,又可自编故事。激励学生自己创编故事。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习作计划。

4、学生自主进行书面表达,鼓励创新。

5、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习作。

6、自我修改完善。

六、自主阅读园地

1、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丰富的内涵,唐朝的汪伦就用妙语与大诗人李白结下了深情。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自己读读《妙语结深情》这篇文章。

2、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勾画汪伦说的话,然后联系第2段的有关语句感受汪伦用语的巧妙。

3、再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可先勾画,再摘抄,最后背诵。